11.27 做孩子的优点放大镜,给孩子传递成长正能量

豆宝和小朋友一起在绘本馆看书学习。

我和她在一个房间,小朋友和他妈妈在另一个房间。

我在忙工作,豆宝在忙涂色。只听到小朋友喊:豆宝,你过来下。豆宝头也不抬地说:你等我下,我在画画,不要打扰我画画。

然后她继续画,又画了有十几分钟,然后才把桌面收拾了一下去跟小朋友玩耍。

这短短的一二十分钟里,我发现豆宝至少有三个优点:敢于拒绝别人、做事情的时候很专注、做完知道收拾。

并且,我看到她这三个优点,觉得特别好。

懂得拒绝别人也是一种能力,起码她少有“讨好型人格”的特质。而专注、有始有终都是好品质。

可能她所具有的这些特点都是一闪而过,或者是阶段性的、不定性的,但我愿意看到,并且希望去放大。

做孩子的优点放大镜,给孩子传递成长正能量

我天天爱肯定孩子、赞赏孩子,连小朋友的妈妈都知道我这个特点了。

我们走的时候,豆宝拿了一本绘本,说晚上带回去看。然后她拿了一本《睡宝宝》,跟我说:就要这本《睡宝宝》吧。

我很惊讶,我问:你怎么知道这是《睡宝宝》?

我觉得她应该不认识上面的字,可能是听过。不过还是想肯定她一下。

就在这时,我还没说肯定的话呢,小朋友的妈妈在一旁说:是不是这也很厉害?

我笑着说:是啊,当然很厉害啊!

这位妈妈可能觉得认识几个字太小意思了,没啥值得表扬的。但她知道我对待孩子的模式了,替我说出来我想说的话了,哈哈~

我对豆宝说:这么厉害,睡宝宝这几个字你都认识了?

豆宝说:是啊!

然后指着三个字跟我念了一遍,明显听着很自信的样子。

做孩子的优点放大镜,给孩子传递成长正能量

我就是这么爱做孩子优点的放大镜。

哪怕一点点好的地方,我只要看到,就提出来给予肯定或赞扬。

因为我知道这样做很重要啊!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说:“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

不管是欣赏,还是赞扬,反正给予积极回应就对了。

对于孩子,尤其如此。

前几天学习时,老师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知识:

每个人都有着正向的能量和负向的能量,这就像两颗种子,一颗是消极的种子,一颗是积极的种子。种子会生根、发芽、长大。

如果你经常说正面的正向的话、好听的话、赞美的话,你是在浇灌自己积极的种子,同时也是在浇灌对方积极的种子。

反之,如果你说负面的话,不但是在浇灌自己消极的种子,同时也在浇灌对方消极的种子。你消极,别人跟着你也是消极的。

在家庭里呢,就会呈现这样的情况:

做孩子的优点放大镜,给孩子传递成长正能量

善于放大孩子的优点,能有效促进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并不断地发展各种能力和品格。

遗憾的是,我们常常善于放大孩子的缺点,往往盯着孩子的劣势不放。

美国成功教育学家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每个孩子都有许多优点,而父母恰恰相反,他们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认为管好孩子的缺点,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其实,这样做就像蹩脚的工匠,是不可能造出完美瓷器的。”

冯力老师曾打了一个特别形象的比喻:

如果我们在雪上印上一个手印,下一场雪来的时候,这个手印很快被覆盖。但第二场雪来的时候,你再在这个手印上按一下,第三场雪就没那么轻易就覆盖了。下一场雪你按一下,再按一下,最后,这个手印就很难被覆盖被消除。

这就像我们的缺点,你说一次,可能还没大碍,当你说多了,就变成痕迹了,你说得越多,就越难以改正。

盯着孩子的缺点和劣势看,就容易说多,就容易按手印。

而我们盯着孩子的优点和优势看的时候,孩子的生命力就能够蓬勃喷发。

所以,有人说:“成功父母与失败父母的区别是,前者将孩子对的东西挑出来,把他的优点挑出来,而不明智的父母,一眼就看到孩子的缺点。”

我愿意向成功的父母看齐。

做孩子的优点放大镜,就是给孩子输送成长正能量,就是为孩子插上高飞的翅膀。

都说中国的爸爸们很少参与育儿,这位爸爸深度参与了。作者豆爸,国家心理咨询师,美国正面管教注册家长讲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欢迎关注头条号 爸爸很棒,有更多爸爸育儿的文章等你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