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做孩子的優點放大鏡,給孩子傳遞成長正能量

豆寶和小朋友一起在繪本館看書學習。

我和她在一個房間,小朋友和他媽媽在另一個房間。

我在忙工作,豆寶在忙塗色。只聽到小朋友喊:豆寶,你過來下。豆寶頭也不抬地說:你等我下,我在畫畫,不要打擾我畫畫。

然後她繼續畫,又畫了有十幾分鍾,然後才把桌面收拾了一下去跟小朋友玩耍。

這短短的一二十分鐘裡,我發現豆寶至少有三個優點:敢於拒絕別人、做事情的時候很專注、做完知道收拾。

並且,我看到她這三個優點,覺得特別好。

懂得拒絕別人也是一種能力,起碼她少有“討好型人格”的特質。而專注、有始有終都是好品質。

可能她所具有的這些特點都是一閃而過,或者是階段性的、不定性的,但我願意看到,並且希望去放大。

做孩子的優點放大鏡,給孩子傳遞成長正能量

我天天愛肯定孩子、讚賞孩子,連小朋友的媽媽都知道我這個特點了。

我們走的時候,豆寶拿了一本繪本,說晚上帶回去看。然後她拿了一本《睡寶寶》,跟我說:就要這本《睡寶寶》吧。

我很驚訝,我問:你怎麼知道這是《睡寶寶》?

我覺得她應該不認識上面的字,可能是聽過。不過還是想肯定她一下。

就在這時,我還沒說肯定的話呢,小朋友的媽媽在一旁說:是不是這也很厲害?

我笑著說:是啊,當然很厲害啊!

這位媽媽可能覺得認識幾個字太小意思了,沒啥值得表揚的。但她知道我對待孩子的模式了,替我說出來我想說的話了,哈哈~

我對豆寶說:這麼厲害,睡寶寶這幾個字你都認識了?

豆寶說:是啊!

然後指著三個字跟我念了一遍,明顯聽著很自信的樣子。

做孩子的優點放大鏡,給孩子傳遞成長正能量

我就是這麼愛做孩子優點的放大鏡。

哪怕一點點好的地方,我只要看到,就提出來給予肯定或讚揚。

因為我知道這樣做很重要啊!

心理學家威廉·傑姆斯說:“人性最深層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別人的欣賞。”

不管是欣賞,還是讚揚,反正給予積極回應就對了。

對於孩子,尤其如此。

前幾天學習時,老師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個知識:

每個人都有著正向的能量和負向的能量,這就像兩顆種子,一顆是消極的種子,一顆是積極的種子。種子會生根、發芽、長大。

如果你經常說正面的正向的話、好聽的話、讚美的話,你是在澆灌自己積極的種子,同時也是在澆灌對方積極的種子。

反之,如果你說負面的話,不但是在澆灌自己消極的種子,同時也在澆灌對方消極的種子。你消極,別人跟著你也是消極的。

在家庭裡呢,就會呈現這樣的情況:

做孩子的優點放大鏡,給孩子傳遞成長正能量

善於放大孩子的優點,能有效促進孩子認識到自己的潛力並不斷地發展各種能力和品格。

遺憾的是,我們常常善於放大孩子的缺點,往往盯著孩子的劣勢不放。

美國成功教育學家拿破崙·希爾曾經說過:“每個孩子都有許多優點,而父母恰恰相反,他們總是盯著孩子的缺點,認為管好孩子的缺點,才能讓孩子更好地成長。其實,這樣做就像蹩腳的工匠,是不可能造出完美瓷器的。”

馮力老師曾打了一個特別形象的比喻:

如果我們在雪上印上一個手印,下一場雪來的時候,這個手印很快被覆蓋。但第二場雪來的時候,你再在這個手印上按一下,第三場雪就沒那麼輕易就覆蓋了。下一場雪你按一下,再按一下,最後,這個手印就很難被覆蓋被消除。

這就像我們的缺點,你說一次,可能還沒大礙,當你說多了,就變成痕跡了,你說得越多,就越難以改正。

盯著孩子的缺點和劣勢看,就容易說多,就容易按手印。

而我們盯著孩子的優點和優勢看的時候,孩子的生命力就能夠蓬勃噴發。

所以,有人說:“成功父母與失敗父母的區別是,前者將孩子對的東西挑出來,把他的優點挑出來,而不明智的父母,一眼就看到孩子的缺點。”

我願意向成功的父母看齊。

做孩子的優點放大鏡,就是給孩子輸送成長正能量,就是為孩子插上高飛的翅膀。

都說中國的爸爸們很少參與育兒,這位爸爸深度參與了。作者豆爸,國家心理諮詢師,美國正面管教註冊家長講師,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歡迎關注頭條號 爸爸很棒,有更多爸爸育兒的文章等你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