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推動“中國之制”成為國有企業發展的利器

推動“中國之制”成為國有企業發展的利器

蘇楊興 資料圖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明確了“時間表”和“路線圖”,開創了“中國之治”的新境界。國有企業在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的同時,更應該堅持以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為導向,將“中國之制”融入現代化企業管理中,豐富和完善“中國之治”的內涵。

一、堅持黨的領導,強化政治責任

國有企業既有經濟屬性,又有政治屬性。國有企業的本質屬性決定了堅持黨的領導是重大的政治原則。作為國有企業的黨員幹部,在引領企業發展的同時,更應著力把黨的領導與企業改革發展深度融合,旗幟鮮明、毫不含糊地保證黨的領導在國有企業全面落實,充分發揮國有企業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

新形勢下,隨著物質水平的快速提升,信息傳播的迅猛發展,國有企業面臨著更多的複雜問題和艱鉅挑戰,這就迫切需要我們國有企業的黨員幹部要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提升政治站位,堅定正確的政治立場,始終在思想上、行動上與黨中央的方針政策保持高度一致,與上級黨組織的決策部署保持高度一致。國有企業要牢牢把握意識形態主動權,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強化輿情管控,引導黨員幹部自覺抵制網絡等不良言論,禁止傳播和發表不當不實的言論。

二、狠抓制度執行,提升工作效能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強化制度執行力,加強制度執行的監督,切實把我國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由此可見,發揮“中國之治”成效的根本在於“中國之制”。

我們應著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強教育,築牢防線。強化黨規黨紀教育和企業規章制度的宣貫,推動黨員幹部領會制度精神、熟知制度內容,增強制度意識,真正受警醒、明底線、知敬畏,增強遵章守紀的自覺性。二是主動作為,提升效能。新形勢下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就是要守住自己的“責任田”,勇於擔當,敢於作為。要堅持“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主動對標,加強制度執行力,注重溝通協調,做好崗位工作的把關審核。三是強化監督,嚴肅問責。對“多做多錯、不做不錯”的思想要堅決予以抵制,對制度執行不力、責任缺失,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黨員幹部要嚴肅問責處理和通報。

三、注重評估分析,推進風險防控

黨的十九大把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作為“三大攻堅戰”的首要戰役,防範化解重大風險逐漸成為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攻堅戰的重要一環。這對國有企業的良性平穩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別是近年來國有企業處於深化改革時期,面臨著債務風險、金融業務、經營風險、法律風險和安全環保風險等各種風險。

因此,在國企改革“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同時,應不斷加強風險管控力度、圈定風險管控邊界、提高企業風險管理能力、強化國企職工風險意識。一是將風險管理納入企業戰略,從組織架構和管控方式出發,著手進行風險管理。二是建立風控相關的組織體系,完善風險控制領導小組和部門,完善項目決策前的風險評估分析機制,並將風控納入企業監督體系中,有效整合企業內部資源,高效管控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各類風險。三是定期開展風險管理論證,開展信息收集、風險識別、評估論證,制定防範方案。四是完善管理制度,實行分級管理,對應管控權限,將企業風險化整為零。五是建立企業內部管控體系,從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溝通和內部監督等角度出發,開展企業日常內部監督和審計監察優化運行機制,形成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良好局面。

國有企業在做大做強、深化改革的同時,只有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有效嵌入到現代化企業治理結構中,才能突出“中國之制”的優勢,並將優勢轉化為有利於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有利於增強國有企業競爭力、有利於提升經濟效益的有效利器,不斷激發國有企業內在活力,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

(作者:蘇楊興 中共福建省委黨校、福建行政學院第57期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員,福建省機電(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發展規劃部總經理)

相關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