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為這部書,他休妻上吊,死後只用半部殘卷就讓侮辱過他的人被殺了頭

蕭何月下追韓信,這故事自然動人。但劉邦一統天下之後,蕭何就害怕世間豪傑有勝過他者。

為這部書,他休妻上吊,死後只用半部殘卷就讓侮辱過他的人被殺了頭

一日,郡縣推舉人才,永城縣推上來一個窮書生,姓丘。蕭何一看這丘生,無甚貌相,但口氣狂妄,一心睥睨天下的意思,連他蕭何都不看在眼裡,心中先有一股怨氣;再看丘生的文章,一片錦繡,才知道這睥睨之氣,不是無源之水,此時,怒氣轉為恐懼。若劉邦見了丘生,只怕要搶他蕭何的飯碗也。

蕭何斥責郡縣,如何推薦這樣的狂生?且面責丘生,諷刺他人狂、文章狂,一輩子都別想出人頭地。

丘生大怒,甩手返鄉。他心恨蕭何埋沒人才,決心寫作一本律書,為大漢建立法律,功勞要蓋過蕭何。其時天下初定,諸事混亂,正急缺一本律書。

丘生在田野中立了一個小屋,發誓寫完律書之前,絕不入村莊、城市。歷經數個寒暑,律書眼見完成,天地變得不寧起來,風雨不時,鬼夜哭,狼夜叫。這是倉頡造字之後,天地又一次因驚歎而哭泣,因為有了律書,天下從此有序,人間就再不信天地鬼神了。

丘生獨居,日常都是妻子送飯。這一日,妻子沿路走來,忽見桃花三兩枝,一樹桃子,鮮紅可愛。她心疼丈夫修律書,忍不住摘了三顆桃子,送了給丈夫。

丘生一見桃子,大驚失色,問桃子何處得來。妻子說路邊所見。丘生一聽,忍不住淚如雨下,原來,他所修律書上明言:“私取他人財物,男則下監牢,女則休出門。”丘生與妻子原本甚是恩愛,此時無法,只得寫了一封休書,將妻子休出門。妻子跪地哭泣,終於不能挽回夫君心意。

為這部書,他休妻上吊,死後只用半部殘卷就讓侮辱過他的人被殺了頭

此後,便是丘生老母親來送飯了。一日,律書已經寫完,正在最後殺青時候,老母親來送飯了。丘生忙於文字,一時疏忽,頭也不回,叫了聲:“將飯放那處。”話說完,丘生便呆住了,忍不住淚如雨下,原來,他所修律書上明言:“與父母言,不得背身,背身則殺頭。”丘生跪在地上,向母親說明緣故。老母親一聽,五內俱裂。“我兒,你如死去,我一人如何存活世上?”

丘生暗中點點頭,起了身,將完工的律書當中截為兩段,分別封好。“母親,我律書已經修完,此書有上下兩部,我死之後,您將上部進獻朝廷,朝廷必有賞賜,您可安度歲月;下部隨我棺材入土。若我皇索要下部,您就說天下只有蕭何能取這下部書,等蕭何問您下部書在何處,您說在我棺材裡。”

老母親曉得兒子的脾氣,只得含淚答應。

當天夜裡,丘生上吊自殺。

為這部書,他休妻上吊,死後只用半部殘卷就讓侮辱過他的人被殺了頭

老母親將兒子埋葬之後,攜帶上部律書,進獻朝廷。劉邦初得天下,萬事待興,一見這律書,喜從天來,看這律書,一連看了數日,心中歎服不已,可惜天下有如此奇才,卻無緣當面。不過,劉邦到底是聰明人,看這律書,看了幾遍,曉得還有個下半部。於是再問丘生母親。丘母說,確有下半部,但是亡兒明言,世上只有蕭何一人,能取這下半部。

劉邦一聽,急不可耐,連忙叫來蕭何,命他隨丘母一起返回永城,取下部律書。蕭何不明所以,不敢質問,與丘母同行,問起來,才知道劉邦要他取一本律書。於是,到了永城,蕭何開了丘生的棺材,取出下部律書,那下部律書用漆封了口,外用紅布包裹,紅布上寫了幾個字:“唯皇帝開漆封”。蕭何心想,自己又立下大功一件,心裡歡喜不置。

劉邦一見下部律書,果然歡喜,問其行程,對蕭何大加讚賞。然而,待打開漆封,只見下部律書,開頭第一條:“開人棺木者,殺。”

劉邦驚愕,呆呆地看著蕭何,忽然長嘆一口氣。他捨不得蕭何的功勞與勤勉,可惜天下律法,不可兒戲。

於是,蕭何被殺了頭。

丘生終於報了被辱之仇。

(永城地區)

本文作者 莊蝶庵,首發於豆瓣閱讀APP,點擊下方「瞭解更多」閱讀他的志怪小說作品集《只有人會說話》

關注我讀更多好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