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任正非:华为5G领先只是暂时的,不赞成技术霸权

任正非:华为5G领先只是暂时的,不赞成技术霸权

任正非接受日本共同社采访纪要

2019年10月16日,华为任老爷子在深圳接受日本共同社采访。

本文来源华为家事。以下是全文采访实录摘要:

初识华为

  • 我第一次见到华为人是2012年在上海,当时我负责上海支部的工作。我参加了华为上研所在上海的发布会,当时完全不了解华为公司,第一次认识到中国有这么大的而且是民营的企业。之后有幸有机会和华为人一直沟通交流。如果没有记错,当时华为总部媒体事务部长是Scott,是一位美国人,当时华为正好开发了手机样机,他很高兴地给我们做介绍。从那个时候开始非常关注华为,一直想有机会采访一下任总。今天看到华为手机在全球都受到欢迎,也实现了采访任总的梦想,今天非常高兴、非常荣幸。请多关照。
  • 任正非:非常高兴你参观了我们的上海研究所。做手机是我们一个偶然的决定,当时把3G卖向世界的时候,没有手机,系统就卖不出去,所以我们就学着做手机。最早的3G手机有多大?日本丰田考斯特,一辆考斯特只能装一个手机,也就是说各个部件加起来装满一辆考斯特,在上海马路上转,来测试我们的基站;然后我们一步步把这部“考斯特手机”做小,做到今天这样的水平,走了十几年漫长的道路。在手机上,早期我们应该是失败多于成功,走过了很多弯弯曲曲的道路,现在开始有点成功,并不等于很成功,所以我们还得努力。

关于中美贸易

任正非:中国有一定的系统集成能力,日本有非常优秀的材料科学以及精密制造工艺,双方结合起来就能形成很好的产品。我一直期望中、日、韩形成一个自由贸易区,三个国家都是工业国家,可以优势互补。中日韩是一个工业性的自由贸易区,缺少农产品,东盟就说“我也加入进来,我能提供农产品,我买你的工业品”,这样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就会和东盟结合起来。欧洲说“你们这么大板块,这么多人口,我们也想进来卖一卖东西”,欧盟也会加入到贸易区里面来。如果中日韩自贸区以及东盟农业自贸区,再加上欧盟的贸易区加入,缺少什么?能源。中东和中亚的国家说“你们这么多人,经济这么发达,我们把石油和天然气给你们运过来”,这样就形成欧亚大板块,一定可以支撑我们摆脱经济衰退的危机。

关于5G

任正非:我不赞成技术霸权争夺战,因为全球化是相互依存的,一个公司独自做出一个产品来一定会落后的。热力学第二定律讲“熵增”,一个封闭系统,不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不打破平衡,就会不断熵增,最后就陷入熵死了。我不赞成走完全自力更生的道路,要通过全球化分工协作,用来自各个公司的最好的零部件整合成最好的产品献给人类。如果每个零部件都要自己做,不可能整合成最好的产品。我们现在用自己的零部件渡过美国断供的危机,可能会活下来,但不能保障我们三五年以后还是最先进的、还是领先的,所以我们必须依托全球化的分工合作,才能做到持续先进。日本有特别优秀的地方,美国有特别优秀的地方,欧洲有特别好的地方,中国有一定的努力,大家加起来,才能成为世界最好的东西。因此,世界一定要坚持全球化道路不动摇。

我现在不担心美国实体清单对华为公司的生存构成威胁,但是对于华为在三至五年后是否还是先进公司,我有一定担忧。所以我们坚决依托全球化,并希望中国科学家像吉野彰先生一样,用38年时间孜孜不倦攻克一点,提供先进要素使得我们能够前进。美国之所以这么伟大,是因为用先进的文化、先进的制度和严格的产权保护,吸引了全世界人才到美国去创新。而且这种创新是上百年、数十年来的积累,一个国家这么庞大的积累,带来的土壤是非常肥沃的。美国说,再过几年会做出比我们更好的设备,这点我完全相信是可能的。我是担心我们公司渡过生存危机之后,所有人以为华为就能继续好下去,这不可能。因此,我坚决支持一定要走全球化的道路,不推动自我封闭。

关于华为接班人

任正非:我们公司在制度性接班机制上已经没有任何问题,接班不是指定哪一个人接班,而是一个制度性的接班。可以把我在股东大会上的讲话稿发给你们,那个稿子已经讲得非常清晰了。

我实际上没有具体操作层面的权力,我拥有的是一个否决权,但我就没有否决过。本来去年底否决权就到期了,我们担心出现突发事件后所有员工一表决,企业就走歪了,所以继续保留了否决权。但不是由我一个人做否决,也不是由我家人来继承,而是从退出历史舞台的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和高级领导中,选举7个人组成一个核心精英团队来拥有否决权,保障公司不要一哄就散。

关于华为员工

任正非:员工数已经增加到19.4万人了,增加了几千人。因为我们要补很多“洞”,还需要更多优秀人才进来,新员工的招聘也是全球性的。

关于华为高管人才

  • 华为公司在全球170多个国家有业务,员工达到19.4万,现在看到华为公司的董事会里目前只有中国人的成员,或者看全球各地当地办事处,当地子公司很大部分高管还是来自于中国,本地高管比较少。关于这方面有没有考虑在董事会或者当地子公司引入更多的本地高管人才,这样是不是能进一步实现华为的公开透明?
  • 任正非:本地的高管人才已经很多了,我们有三万多外籍员工,在基层子公司董事会的外籍员工也很多。在总公司董事会,最主要还是要有资历,如果外籍员工不是从华为基层一层层干上来,那么进入董事会只是一个摆设,没有权力。因为董事会成员全是自己打上来的,不是我任命的,他们自己有“山头”,就占了一个位置。因此,外籍员工也需要像这样打上来,才能占据位置,我们对外籍员工是很开放的。技术FELLOW有2/3是外籍员工。

关于心愿

任正非:还是信任,希望世界更多人能给我们信任。我频繁与媒体会见,其实就是想通过你们传递一种信息,让社会了解我们,去掉我们神秘的面纱。本来我们没有面纱,但是大家故事化以后,把我们蒙上了一层面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