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面對各型先進導彈的威脅,為什麼美國仍然優先發展和部署航空母艦

面對各型先進導彈的威脅,為什麼美國仍然優先發展和部署航空母艦

西奧多·羅斯福號航空母艦,羅素號驅逐艦和邦克山巡洋艦在東太平洋進行例行行動

作者介紹:海軍少將羅伊·凱利(Roy Kelley)是一位美國航母的指揮官,指揮著美國海軍航空兵大西洋艦隊(Naval Air Force Atlantic)。在位於弗吉尼亞州諾福克的大西洋艦隊總部,他負責東海岸航空母艦及艦載機人員的配備、訓練和裝備。

此前,許多權威的美國海軍專家會面,討論了航空母艦作為國家安全擔保力量的作用。我很榮幸參加了萊剋星頓研究所(編著:Lexington Institute,萊剋星頓是美國馬薩諸塞州的小鎮,因美國獨立戰爭在此打響而著名。萊剋星頓研究所是美國最有名的軍事研究機構之一)在五角大樓舉辦的首屆航母戰鬥群論壇。

我不是五角大樓的官員,也不是海軍造船廠的工程師。我在海濱地區工作,確保我們的航空母艦、飛機以及它們的操作者擁有航行所需的工具、訓練和物資,以支持國防和海上安全。

我和我的同事們每天都為航空母艦及其支援艦、飛行中隊和工作人員的價值所震撼,是它們構成了美國獨特的、在全球受到尊敬的航空母艦戰鬥群。

今天,我從這次暢所欲言、充滿活力的論壇中得出結論,我有信心航空母艦將繼續為我們的海軍組織作戰提供進攻和防禦力量。

面對各型先進導彈的威脅,為什麼美國仍然優先發展和部署航空母艦

也許有人會說,航空母艦的運營成本太高了。但我們在看到成本的同時,也要將收益考慮進去。

航空母艦擁有其他裝備無可替代的優勢。在目前,沒有任何其他武器系統、現有或正在設計中的較小裝備系統能像一艘全尺寸核動力航空母艦及其艦載機那樣靈活和致命。航母部署時具有響應能力、耐力、多維能力、固有的戰場意識以及指揮和控制能力,而美國在大國競爭中必須具備這種能力。

艦隊和戰鬥指揮官對部署航母戰鬥小組的要求毫不含糊且毫不動搖。 這一點,我在2015年指揮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的航母戰鬥小組時有著切身的體會。而今天,我得到了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航母戰鬥小組及美國中央司令部的認可。 我深刻地意識到,美國需要使用航空母艦。

一個航母戰鬥群,僅憑它的存在,就能使事態朝著有利於國家的方向發展。當需要威懾和中止殘酷的戰爭時,只要啟用海軍航母及其空軍部隊,就能控制海洋。同時,從海上進行信號干預,操控整個電磁波譜和網絡空間。

除了航母,沒有其他海軍力量的戰場具有與之相稱的作戰能力範圍和深度。

航母年復一年地保持著影響力,因為它們是靈活的、且有效載荷部署的適應性平臺。艦載機也在不斷改進,比如不久前首次試飛的MQ-25"黃貂魚"(Stingray)無人加油機。這些飛機攜帶的武器更為先進,使航母戰鬥群在現實的和潛在的威脅中佔據主導地位。

面對各型先進導彈的威脅,為什麼美國仍然優先發展和部署航空母艦

MQ-25"黃貂魚"(Stingray)艦載無人加油機

美國在航母上的巨大投資至少能讓美國受益半個世紀,這是其他主要戰艦的兩倍。美國第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企業號"已經為美國服務了51年;美國海軍尼米茲級的10艘航母正按計劃,達到或超過其計劃的50年服役壽命。尼米茲級的首艦已經服役超過44年,目前仍在服役。

面對各型先進導彈的威脅,為什麼美國仍然優先發展和部署航空母艦

海軍海軍大西洋司令部司令,羅伊·凱利(Rear Adm. Roy J. Kelley)少將

新型核動力傑拉德 · R · 福特級航空母艦(USS Gerald R. Ford)代表了全球最先進的航母設計理念。 像引入任何重大技術創新一樣,航母的設計也要克服成本,進度和性能方面的挑戰。 海軍和造船廠正在克服這些挑戰,並且當該級別的主力艦加入部署輪換時,艦隊將獲得更豐富的作戰經驗。

一些人注意到,我們的對手已經改進了他們的反艦武器。這不是什麼新鮮事,也不代表我們的航母毫無防禦能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的航空母艦面臨魚雷和俯衝轟炸機的威脅。在冷戰期間,對手部署了反艦、超音速、裝有核彈頭的導彈。如今,我們面臨著超高音速和彈道導彈的挑戰。

經歷了歷史的考驗,美國海軍已經發展壯大,並將繼續發展先進的武器裝備和戰術,以保持領先的地位。今天,航母的運輸艦已經具備可移動、可防禦的作戰性能,並且十分耐用。

如果未來發生戰爭,航空母艦將是海上作戰區域中最具生存能力的機場——也許是唯一倖存的機場。

面對各型先進導彈的威脅,為什麼美國仍然優先發展和部署航空母艦

我很自豪能成為一名航母飛行員和一名航母水手。同時,我也是一個批判性的思辨者,從多個角度思考過我們國家所需要的海軍。最後我得出結論,海軍需要航空母艦和它們的戰鬥群。

當我們的國家面臨海上危機時,總統們都會問一個著名的問題:"我們的航空母艦在哪裡?"我相信,未來幾十年的總統們將繼續提出這個問題,而答案必須是:"有人駕駛、有人訓練、有人裝備、有人準備。"

編譯/吳夕源

【DAILY MEDIA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