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李顯對韋氏立誓道:異時若復得見天日,唯汝所欲,不相禁止

李顯對韋氏立誓道:異時若復得見天日,唯汝所欲,不相禁止

李顯對韋氏立誓道:異時若復得見天日,唯汝所欲,不相禁止

嗣聖元年(公元684年)五月二十三日,從均州(今湖北均縣)通向房州(今湖北房縣)的鄉間大道上,幾輛馬車慢慢地行駛著。第一輛車上坐著一位青年男子,目光呆滯、心事重重,他就是被廢的唐中宗李顯。武則天稱帝后,被廢為廬陵王的李顯幽禁在皇宮中一所冷落的庭院中。後來,又被流放到遙遠的南方。此時正是在流放途中。

說到李顯,也是個挺有意思的男人。在這個世界上,若論起怕老婆來,這位堂堂大唐天子,絕對能居榜首。老婆第一,老婆的話是聖旨,就連最後,也不爭氣地死在了老婆與閨女手裡。當然,這是後話了。先說說當時的廬陵王是如何被廢的。

在李顯之前,兩個哥哥都先後當過太子。可是,一個死了,一個廢了,下面就輪到了他。他父皇李治死後,太子李顯順理成章地當了皇帝。沉浸在幸福中的李顯,顯然忘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母后武則天可不是盞省油的燈。況且,父皇的遺詔裡明確指出:遇大事不能決定時,問天后。也就是說,母后對國家大事有法定的干涉權。他本應謹慎行事,少出差錯。可惜他沒有,結果,龍椅還沒坐熱,就灰溜溜地被他母后給趕了下來。

李顯當上皇帝后,迫不及待地提拔老丈人做官。這本來也不是太大的事。皇后的父親,優待一下也沒什麼,但一定要掌握分寸。李顯以為這江山真是他說了算,想給老丈人多大的官都行,先給豫州刺史,後來又想讓他做宰相。這下,大臣們不幹了,有人說話了,用現代話說就是:“陛下,這事不妥。您那老丈人本來能力不足,現在又無功績,您讓他一步登天,委以重任,真有點兒說不過去。”

慣受欺壓的李顯,龍顏大怒,說了一句自以為特爺們的話:“就算我把天下都讓給韋玄貞(他老丈人),又當如何?你管得著嗎?”然後拂袖而去。

不多時,太后就知道了。很快,強人武則天喚他來到戒備森嚴的朝堂,李顯一看皇太后那張陰沉的臉,就知道壞事了。

迅雷不及掩耳,李顯就從皇帝變成了廬陵王。在房州,李顯天天提心吊膽,時常陷入絕望之中,甚至想到了自殺。韋皇后倒表現得比較堅強,每當李顯情緒不好時,她就勸他說:“福禍相依,總會變化的,為什麼要想到死呢?不用害怕,有我陪著呢。”

在韋皇后的鼓勵下,李顯恢復了活下去的勇氣。一天,他感激地握住韋皇后的手,十分誠懇地立誓道:“異時若復得見天日,唯汝所欲,不相禁止。”他此時說這種話本是發自內心的承諾,不料日後卻成為韋皇后的秘密武器,使得他復位後,竟對猖狂淫亂的韋皇后無能為力。

夫妻二人熬過了十幾年的幽禁歲月之後,終於苦盡甘來。這其間,武則天自立“武周”稱帝。到晚年時,經多方考量權衡,武則天最終決定迎回李顯。聖曆元年(公元698年),李顯又被立為太子。五年之後,武則天臥病之際,張柬之、桓彥範、敬暉、袁恕己、崔玄暉等五位大臣,發動政變,逼武則天讓位。就這樣,中宗在遠離龍椅二十年之後,又重新坐在了那裡,韋皇后自然也恢復了皇后的身份。

中宗第二次即位期間,災害連年、邊患不斷。但對這一切,中宗和韋皇后並不放在心上。韋皇后說:“那十多年的苦可是受夠了,現在要好好過,把從前虧的補回來。”

在韋皇后的慫恿下,中宗即位當年的十一月,他們就一起到洛陽城南門樓觀看了潑寒胡戰。當時天氣嚴寒,北風凜冽,北方胡人裸身揮水,舞蹈自如。中宗和韋皇后身穿輕裘,從早到晚,不知疲倦。

神龍三年(公元707年)二月,中宗與韋皇后又和近臣們一起登上玄武門,觀看宮女聚會飲酒。韋皇后還覺得不開心,又請求中宗命宮女左右分隊,互相毆鬥,以決勝負。

他們還派遣宮女開辦集市,令百官公卿扮做商人前往交易。因買賣不公,大臣和宮女們互相辱罵,言詞卑猥。中宗和韋皇后看了以後卻哈哈大笑。

神龍四年(公元708年)正月,元宵節期間,唐中宗和韋皇后脫去龍鳳袍,換上百姓裝,帶領大臣們夾雜在長安市民中間賞花燈。這一夜,中宗還依照韋皇后意見,放出幾千名宮女看燈,結果一半以上的宮女都跑掉了。

二月,中宗、韋皇后和各位公主又來到金城(今陝西興平),在梨園球場觀看了拔河比賽。

三月,他們遊賞桃花園。

四月,又遊賞櫻桃園,還到了隆慶池。結綵張燈,泛舟戲樂。

唐中宗第二次即位不久,應韋皇后之請,追封韋皇后父親韋玄貞為王。對此,大臣賈虛以不合祖宗之法表示反對說:“異姓不王,古來如此。皇上剛剛復位,就大封后族,會失信於天下的。”原來,按照朝廷規定,只有和皇帝同姓的人才能封王。但是,唐中宗對賈虛的話根本不聽。這時的唐中宗,只記住了以前他許諾過的話:“唯汝所欲,不相禁止。”

中宗復位以後,武則天雖然死了,但朝中武氏的勢力還很大。武則天的侄兒武三思這時被封為德靜郡王,官拜左散騎常時。最初,張柬之、崔玄暐等人殺張易之、張昌宗後,銘州長史薛季昶曾對張柬之等人說:“二張雖除,武三思一夥還在,應乘勢把他們剷除,國家才會安定。”但是,張柬之沒有聽從這個意見。武三思聰明靈巧,善於觀風使舵。他看到張柬之等人處置了張易之,暫時還沒有顧及到他,便通過種種關係,讓自己的兒子武崇訓娶了韋皇后的小女兒安樂公主。

這樣,武三思在朝中的地位就更加鞏固了。頗受武則天器重的上官婉兒,也被唐中宗拜為昭容。唐中宗、韋皇后、武三思以及上官婉兒,居然就搞出了一段曖昧的多角關係。韋皇后和上官婉兒作為中宗的大小老婆,卻與武三思私通;而堂堂一國之君,明明知道老婆的姦情,非但不加制止,還給她們打起了掩護。

武三思經常入宮和韋皇后下棋,中宗就站在一旁觀看。有時,武三思和韋皇后一起坐在龍床上玩遊戲,唐中宗還站在一旁給出“主意”。這些醜事很快傳出宮廷,舉國皆知。武三思一兩天不進宮,韋皇后就讓中宗前去看望。由於武三思和韋皇后勾結,中宗又對韋皇后言聽計從,以至武三思在朝中的勢力比武則天時期還要顯赫得多。

(本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