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安史之亂後,唐朝是如何延續百年的?

若予點兒


自公園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後,內有藩鎮不聽號令、頻頻造反,外有吐蕃虎視眈眈、屢犯邊境。可謂是戰火紛飛,實打實的內外憂患。至此,唐朝從盛唐走向了中晚唐,從開元盛世變為了軍閥混戰的局面。

在中晚唐時期,涇原發生兵變、吐蕃侵襲、洛陽、長安相繼被叛軍攻陷,唐中央禁軍羽林、龍武軍全軍覆沒,皇帝不得不逃亡避難,在這種內外交困的局面下,大唐之所以能堅守百年,直到公元907年才走向滅亡,除了一大批守衛京師、抵禦外寇、忠君的功臣名將外,發揮重要作用的就是唐朝的禁軍神策軍,關於神策軍,入唐求法的日本僧人圓仁曾評價說:

“自古君王,頻有臣叛之難,唯置此軍以來,無人敢奪國寶。”

可以說,由於神策軍的存在,關中才得以和平,唐朝才得以堅挺百年。

一、關於神策軍的產生:

《新唐書.兵志》有載:

“初,哥舒翰破吐蕃臨洮西之磨環川,即其地置神策軍,以成如璆為軍使。及安祿山反,如璆以伯玉將兵千人赴難伯玉,與朝恩皆屯於陝。時邊土陷蹙神策故地淪沒,即詔伯玉所部,兵號神策軍,以伯玉為節度使,與陝州節度使郭英乂皆鎮陝。其後伯玉罷。以英乂兼神策軍節度,英乂入為僕射軍,遂統於觀軍容使。代總即位,以射生軍入禁中清難,皆賜名寳應功臣,故射生軍又號寳應軍。廣德元年,代宗避吐蕃幸陝,朝恩舉在陝兵與神策軍迎扈,悉號'神策軍'。天子幸其營。”及京師平,朝恩遂以軍歸禁中,自將之,然尚未與北軍齒也。永泰元年,吐蕃復入寇,朝恩又以神策軍屯苑中,自是寢盛,分為左、右廂,勢居北軍右,遂為天子禁軍。”

由上可見,神策軍本是哥舒翰在公元754年創建的一支抵禦吐蕃的邊防軍,編制在2000人左右,可以說起初只是一隻普通的戍邊軍隊。

直到安史之亂後,神策軍被徵調、赴難中原,勤王討叛,屢敗叛軍於陝州。

之後,衛伯玉、郭英乂先後被徵調入超,魚朝恩成為神策軍統帥。從此以後,神策軍在魚朝恩這位權宦的率領下,迅速成為唐朝皇帝的嫡系禁軍。

公元763年,吐蕃攻佔長安,代宗出奔陝州,魚朝恩率領神策軍護駕有功。待吐蕃退去後,神策軍護送代宗返回長安。自此,神策軍正式成為中央禁軍。

二、關於神策軍的戰鬥力

神策軍是一步一步打出來的,它不僅能征善戰,而且紀律嚴明。所以戰鬥力是其他禁軍所無法相比的,可以說神策軍是關中地區最值得皇帝信賴、也是最能打的一支軍隊。因此在代宗及以後的皇帝中很受重視。

隨著邢君牙、尚可孤、郝廷玉等身經百戰的精銳之師的加入,使得神策軍實力大大提升。而代宗又將興平、武動等地劃入神策軍名下,這使得神策軍有了物資和財賦來源。

在德宗時期,神策軍作為京師禁軍,多次出征,可以說是朝廷打壓藩鎮最直接的力量。

而促使神策軍走向興盛的,是源於許多文臣武將的叛變的奉天之難,而平定此次叛亂的主力就是神策軍。

在叛亂平定後,德宗基於身邊宦官的忠誠,德宗就將自己最信賴的宦官任神策軍統帥。自此宦官對神策軍的掌控成為了一種制度被確立下來,即一個宦官倒下後,會有其他宦官重新領導神策軍。可以說,神策軍與宦官緊密結合在一起,這種榮辱與共、興衰相倚,使它走向了興盛,但同時也促使它走向了滅亡。

三、總結

儘管最後神策軍逐步走向衰落,並最終被正式廢除,曾經不可一世的神策軍被淹沒在歷史長河中,但無論如何,神策軍的存在對於唐朝的延續起著積極的作用。

神策軍在抵禦吐蕃和平定叛亂方面更是立下諸多功勞。可以說,自神策軍鎮守關中以來,關中出現了近百年的和平,這在中晚唐是很難得的。


豫東妹子


安史之亂後,唐朝是如何延續百年的呢?國之堅,本之元。安史之亂莫過於亂,何以了得。

從唐玄宗末年至唐代宗初年(公元75 5年12月16日至公元763年2月17日)的以"安史"為代表的叛唐之謀。史稱安史之亂。即"潘唐"爭權之亂。平亂之後的李唐王朝,雖說萬里蕭條;社會動盪,但還是維持了其統治地位的。就其主要是因為唐王朝有過三次中興。

圖法中興,削弱潘鎮;恢復經濟,減緩衰退。等等一系列舉措是維持並延續其之後的一百多年統治的根本所在。


宇宙之父


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重要轉折點,安氏、史氏亂軍叛亂,嚴重打擊唐王朝皇族權威,削弱中央政府管理能力,打亂地方安定局面,百姓流離失所,經濟一片混亂,周邊少數民族政權疏離或趁機漁利,對唐朝產生極其深遠的負面影響。即便如此,帝位得以順利傳承、皇權穩固,保有東南富庶之區、保障稅賦,承認藩鎮勢力、減少動盪,整肅官場官制、有序施政,合理控馭軍將、減少戰亂,調整財稅制度、運行順暢,鉗制宦官專權、穩定政局,盡力減少民眾負擔、輕徭薄役。中唐晚唐百餘年中,上述諸多因素在交替或共同發揮作用,共同維繫並支持了唐朝的延續與維持。907年,朱溫廢掉唐朝皇帝自立,開啟五代十國時期,又是偶然與必然的結合。唐王朝存續已久的重大問題、隱患,在這個時期、利用這種機緣爆發出來,最終導致王朝傾覆,則是讓人遺憾、令人感慨,資治通鑑,後人需要且應該學習並吸取這些經驗教訓才好—當然這是美好願望,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呢。


仙人乘槎


弱唐者,諸侯也;唐既弱矣,而久不亡者,諸侯維之也。

在這裡,我先引用一下《宋史 尹源傳》中的這句話。安史之亂正是因為諸侯(藩鎮)讓唐朝從原本的盛世局面急速走向了衰落,從此進入了藩鎮割據的局面,也正是因為藩鎮讓唐朝得以延續150多年的時間。

安史之亂

唐朝之初,先後經過李世民、李治、武則天等幾任皇帝的勵精圖治,使得國家走向強盛,突厥、遼東、吐谷渾等地皆被收入囊中,最終奠定了它廣闊的疆域。然而在新擴張的土地中,少數民族佔大多數,時不時就會發生小規模的叛亂。為了鞏固統治,唐玄宗在邊境設立十個節度使,而安史之亂的主角安祿山為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統兵十八萬。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安祿山與史思明合謀反唐,在范陽起兵,僅僅十幾天就佔領了整個河北。當消息傳到長安時,唐玄宗並不相信安祿山會謀反,直到藩鎮軍隊向西進攻長安才如夢初醒。可是這個時候再反擊為時已晚,安祿山早就已經自稱大燕皇帝,長安城岌岌可危。

唐玄宗帶領後宮家眷出逃,入蜀之後太子李亨同陳玄禮發動兵變,逼迫唐玄宗退位,李亨登基為唐肅宗。

一直到上元二年,歷經7年的安史之亂被平定,雖然重新迴歸太平,但皇權卻迅速弱化,各地節度使擁兵自重,形成了藩鎮割據一方的局面。


為什麼唐朝還能延續百年呢?

  • 雖然皇權弱化,但對藩鎮還有一定的控制力。

唐朝末期,雖然藩鎮有很大的自治力,勢力範圍內的經濟、軍事都由自己把持,但唯獨政治方面還是收到朝廷的制約。

從唐中期設立開始,藩鎮節度使都是由朝廷親自任免的,“人事權”在皇帝手中,雖然現在皇權大不如前,但它的影響根深蒂固,只能通過時間慢慢弱化,而150年正是皇權對藩鎮的控制弱化的時間,所以在唐昭宣帝天佑四年,宣武節度使朱溫才廢唐稱帝。

  • 藩鎮之間相互掣肘。

從剛開始的十個節度使,到之後的四十六個藩鎮,數量翻了將近五倍,他們之間都由各自的利益關係,註定不是鐵板一塊。所以在藩鎮實力相當的時期誰都不可能率先推翻老東家(唐朝)的統治,維持唐朝就是維繫自己的利益。

  • 安史之亂後,出了幾位勵精圖治的皇帝也是唐朝能夠延續的原因。

  1. 唐憲宗:平定了四川、淮西、淄川節度使叛亂,使得部分藩鎮有重新依附的趨勢,皇權對藩鎮的控制力加強。
  2. 唐武宗:征討澤潞鎮節度使,內徵藩鎮、外御回鶻,軍事力量得到了加強;與此同時唐朝的稅收也顯著提高,被成為“會昌中興”。
  3. 唐宣宗:他在位的時期,使晚唐的軍事力量重新回到小高峰,吐蕃、安南、塞北都是這時被重新收復的。可惜他患了古代帝王的通病——追求長生,最終因為汞中毒身亡,因為他的功績,後世將他看作比擬李世民的皇帝,稱之為“小太宗”。

也正是因為唐朝後期這幾位皇帝的中興之治,讓唐朝得以延存,不過早已破敗的船僅靠幾張紙糊是難以維持的,最終巨唐還是倒下了,中原大地重新進入了群雄割據的時代。


一介草寇


首先,藩鎮數量繁多,彼此之間形成了相互牽制的關係。

唐中後期,全國多達四十多個藩鎮,藩鎮勢力星羅棋佈的散落在國家地方的各個角落,而中央經過安史之亂的慘痛教訓後,外重內輕的軍事格局被加以重視,雖然皇帝有意削藩但又無力削藩,無奈之下,只好順勢增設藩鎮的數量,以圖實現地方權力的制衡。

藩鎮是唐朝執掌地方軍政大權的重要職務,權力大的驚人,朝廷逆向而為增設藩鎮一舉,表面上是對平亂功臣和投降的叛將加以恩賞,實際上其目的在於分割地方權力,把地方上有限的地盤、經濟、軍力再分配,待到有朝一日中央國庫充盈、兵強馬壯之時,再以武裝把地方權力重新收回到中央。

由此可見,唐廷增設藩鎮不失為一個短期維繫穩定的有效之法,既能夠達到削弱地方權力目的,又能夠實現地方權力之間制衡的效果,有益於延長唐朝的國祚。

其次,藩鎮之間內部不穩,為了個人利益內部傾軋嚴重。

安史之亂後,唐中央依舊得到了地方藩鎮形式上的承認,也相對獲得了一個穩定的政治環境,而此時藩鎮內部之間卻矛盾重重,為了爭權奪利彼此傾軋。

安祿山、史思明起事的失敗,也印證了這些地方藩鎮勢力為了個人地位富貴不惜謀朝篡位,這就給晚唐及五代十國時期篡逆之風的盛行開了一個壞頭。此後藩鎮內部兵變現象屢見不鮮,為了個人利益榮華富貴,殺主篡權者大有人在,而這些篡逆者裡多數人並沒有志在天下的雄心抱負,多是些小富即安的享樂者,更不願意冒著掉腦袋的風險去和朝廷對著幹的,所以僅是藩鎮內部的權力更迭,此也有利於唐朝國祚的延長。

然後,北方遊牧民族回紇這支強大外援的幫助。

回紇是唐朝的近鄰國家,因此唐朝和回紇之間的關係比較微妙。唐朝曾和回紇聯盟滅掉薛延陀政權,同時唐朝也是回紇最大的貿易伙伴,無論是在經濟還是軍事方面兩國聯繫都比較密切,所以在唐王朝面對安史之亂的爆發而無力平叛之際,就第一個想到了找友邦回紇借兵協助平亂。

當然回紇幫助唐朝平叛也有著自己的多方利益考慮,不會是無條件的做義務勞動,也提出了許多有損唐王朝主權的條件。但不管怎麼說,回紇兵的勇猛善戰使得安史之亂得以迅速平息,作為唐王朝強援,也大大震懾了其他藩鎮的勢力,使令各路藩鎮的不敢輕易的和唐中央叫板開戰,也有利於唐國祚的延長。

最後,唐朝南方的統治基礎還是比較堅實的。

雖然說唐朝中後期藩鎮格局很散亂,但並不是所有節度使都是擁兵自重不聽中央號令的,相對北方藩鎮,南方藩鎮就順服的多了。源源不斷的給中央輸送給養,缺米派米,缺錢給錢,維持著唐朝中央財政的支出,其他藩鎮並不像河北、中原的藩鎮獨立性那麼強,在唐朝後半段的大部分時期裡,絕大部分藩鎮還是比較聽話的。

南方自然條件優越,農業和商業發展迅速,藩鎮對中央的歸屬感較強,很大程度上是受中央直接控制的,所以唐朝的統治基礎還是比較堅實的,也有助於唐朝國祚的延長。


跪射俑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王朝之一,它與隋朝在我國並稱隋唐。用自己的苦心經理打造了後世為之模仿的三百年分期段,即前一百年盛世,中一百年平世 後一百年衰世。我們現在研究唐朝為什麼在遭受安史之亂那種滅國之亂後不僅奇蹟般的活了下來,還延續了近二百年。

唐朝統治者的仁政理論和惠民思想使得百姓心歸皇室。


隋朝為什麼會滅亡?很多人把隋朝滅亡的原因歸咎為和秦朝一般的暴政。說隋朝皇帝濫用民力,造成了整個天下的分崩離析。

因而唐朝統治者十分重視民生,因為他們知道隋朝是因為什麼而滅亡的,在地方上實行的一直是輕徭薄賦。例如漢朝的那種天下大埔到唐朝變成了稅收中的值十取一,也就是說你一年中谷子一千斤只要給國家交納一百斤就可以了,地方官府無權批次收取賦稅。

這種方式看起來沒什麼,但真正用處其實是很大的,因為古代交通和信息傳遞十分不便,所以皇帝的命令一般最多隻能到達縣裡,而地方上的鄉,裡一級別根本不知道皇帝,他們一生中只有新皇即位和駕崩的消息。所以地方政府利用這種空隙欺騙了許多百姓,從中多次收稅,朝廷的賦稅其實很低,只是說被這些貪汙腐敗的官員給抬高了。

但是唐朝廷採用的這種方式使得地方各級官員難以貪汙,給老百姓帶來了很大的實惠,而老百姓又是最懂得感恩的,他們心裡記得唐朝皇帝的恩情,在後面武則天謀朝篡位的時候大家都心心念念著李唐皇室 很少有人支持武則天。

唐朝先進政治制度的優越性保證了帝國旺盛的生命力。

如果說一個帝國迅速滅亡是有原因的話,那一個帝國綿延長遠也是有原因的。

唐朝的三百年基業就是這樣,它政治方面繼承了隋朝的遺產,獲得了很多教訓。知道哪些可以避免,哪些可以學習,想政治上採用三省六部制使得皇帝權利不容易被架空,而三省長官都是宰相,這也是後世我們看唐朝歷史為什麼一個皇帝手下那麼多宰相的原因了。因為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在集中皇權的時候同時也使得多相制應運而生。

其次就是唐朝的科舉制度了,這種制度其實是隋朝創造的,但是人們卻因為唐朝將它發揚光大而記住了這個制度,科舉制度打破了以往的身份地位決定前途的現狀。它給了底層人民一個上升的空間,使得階級流動充滿了活力,百姓不在世世代代都是百姓,只要讀書厲害也可以成為豪門 ,這種制度因為優越與先進性一直流傳千年,直到清末才廢除。

正是因為唐朝領先世界的這些創造性發明使得它能夠經受滅國性打擊,在後世人心中成為中國文化的代表元素。


無根樹花正孤


安史之亂進行了七年之久,對唐王朝實是一大重創。

不過,安史之亂的平定,還要歸功於赤膽忠心的大將郭子儀。如果說,郭子儀是力挽狂瀾的人物。

然而,動亂雖然平定了,但後遺症非常明顯,就是北方几個雄鎮的勢力做大了,成了藩鎮割據這種尾大不掉的局勢。

唐德宗是第一個想要改變這種局面的皇帝,但他有力無心,反而一度被叛軍逼出長安,皇帝的威嚴受到極大挑戰。同時,在他在位期間,宦官的勢力進一步攀升,成為更加嚴重的政治問題,可謂是中央政府的跗骨之蛆。

德宗死後,他的兒子順宗上臺,推行了有名的一次變法---永貞革新。但是,革新很快在宦官和藩鎮以及太子的聯合壓制下失敗了。

宦官們很高興,以為擠掉了王叔文等人就太平了,殊不知新皇帝唐憲宗可不是省油的燈。他在位期間,一舉滅掉了割據淮西的節度使吳元濟,使得中央政府的威嚴一度攀升。

但是,好景不長,憲宗迷信道教方術,吃丹藥吃壞了身子,脾氣變得很暴躁,令宦官們惶惶不安,就被宦官用毒藥暗害了。唐憲宗成了唐朝第一個被宦官暗殺的皇帝。

憲宗死後,在宦官的扶持下,穆宗、敬宗相繼登位,但都無所作為,敬宗更是玩樂無度,宦官們受不了,就把他也暗害了。

敬宗死後,文宗登位,他有心消滅宦官勢力,但不幸發生了甘露事變,宦官在事變中為報復殺了一大堆朝臣,勢力幾乎達到了頂點,朝臣的威嚴反而要靠一些藩鎮撐腰。

文宗死後,武宗上臺,執行抑佛政策,收回了大批寺田,中央財政有所改善。

武宗之後,又是另外個也是最後一個有作為的皇帝上臺了,他就是宣宗。宣宗雖然靠宦官勢力上臺,但是一朝坐上皇位,特他就不在韜光養晦,很有尺度地抑制宦官勢力,並跟吐蕃打了一場勝仗,形勢終於有所緩和。

然而,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宣宗死後,唐朝正式走向了滅亡之路。

繼任的懿宗毫無作為,而下任的僖宗更是出現了聲勢浩大的黃巢起義,直接把唐朝的根底掏空了。

唐朝的滅亡,成了時間問題。

最後,末代君主哀弟被朱溫所害,唐朝滅亡。



詩文一刻


安史之亂可以說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從此大唐再也不復此前強盛。更關鍵的是,中央對地方的掌控力大幅削弱,政令很難在地方上徹底上實施,藩鎮對中央陽奉陰違。但是這場戰亂並沒有讓唐王朝陷入滅亡的絕地,這有三點原因。


一是安史之亂並不是全國範圍性的叛亂,大唐還有足夠的能力去鎮壓安史之亂。

二是大唐已經享國100多年,唐朝的統治已經深入人心,不是一場叛亂就能簡單瓦解的。

三是大唐的精英分子和世族並沒有對大唐失望,他們更厭惡胡人當政,大家都還認可李唐江山。


當然王朝很難逃回三百年的輪迴,安史之亂之後的百年正是唐朝終結的倒計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更如何曾強盛無比的唐朝呢?所以,安史之亂後,唐朝能延續百年有其必然性,其他的王朝也是此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