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此人是三國第二代中最強人物,武力不輸張郃徐晃,卻為何淪為龍套

在後三國時代,曹彰可以說是魏蜀吳三國中,第二代人物裡面最出色的年輕後輩了,要論武藝的話,曹彰肯定要比關平都要強。曹彰天生神力,臂力過人,無詩文雅趣,曹操曾經勸其讀書,但他立志為將,向曹操表明心跡:

“大丈夫當學衛青,霍去病統領千軍縱橫沙場。蕩平敵寇,同樣建功立業。”於是曹操則讓他揚其所長,苦練兵法武功,後來隨曹操東征西討,勇猛過人,立下戰功無數。那麼曹彰到底有多厲害呢?

此人是三國第二代中最強人物,武力不輸張郃徐晃,卻為何淪為龍套

曹彰

我們先來看小說《三國演義》,漢中之戰曹軍屢次失利,退守陽平關,劉備率兵前來,雙方在陽平關外擺開戰場。曹操命徐晃出馬挑戰,劉備軍中劉封出迎,兩將交鋒。原著中描述說“封敵晃不住,撥馬便走”,雖然沒有說具體回合數,但可以肯定的是,劉封肯定不是徐晃的對手。後來曹操兵退斜谷界口安下營來, 這時候曹彰引軍前來支援,曹操大喜,率兵反擊劉備,此時劉封和孟達向劉備請命去迎戰曹彰,雙方擺開戰場,於是劉封出戰與曹彰交鋒,書中描述“只三合,封大敗而回”

此人是三國第二代中最強人物,武力不輸張郃徐晃,卻為何淪為龍套

劉封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確定,與上次與徐晃交戰相比,劉封這次連曹彰交鋒,敗陣情況是非常狼狽的。也就是說,以劉封為參照,曹彰的武藝絕不低於徐晃。而在三國第二代年輕後輩中,還有誰的武藝能與徐晃相提並論?就在劉封被擊敗後,孟達引軍前來支援,正準備與曹軍交戰,馬超和副將吳蘭率兵從兩翼殺過來,曹軍陷入混亂,紛紛後撤,曹彰在戰場上與吳蘭遭遇,兩人交鋒,書中說“不數合,曹彰一戟刺吳蘭於馬下”。而這個吳蘭的武藝,大概和雷銅差不多,而曹彰能秒殺吳蘭,武藝也絕不在斬殺雷銅的張郃之下。因此可以推斷出,曹彰的武藝是不低於徐晃和張郃的,這在三國的第二代人物當中,絕對是首位。

此人是三國第二代中最強人物,武力不輸張郃徐晃,卻為何淪為龍套

徐晃

再拉看看曹彰的率兵打仗的水平,根據《三國演義》的描述,可以看出曹彰不但武藝高強,勇氣超群,能力格猛獸,而且擅長領兵打仗。曾經率領五萬兵馬討伐烏桓,到了代北以後,曹彰“身先戰陣,直殺至桑乾”,平定了北方。這說明曹彰的領兵水平也是相當不錯的,能獨領一軍,指揮五萬人馬,敢戰且能勝。總的來說,曹彰的能力確實不錯,但曹操卻沒有將他培養為自己的接班人,這是什麼原因呢?

此人是三國第二代中最強人物,武力不輸張郃徐晃,卻為何淪為龍套

張郃

其實,曹彰這個人雖然性情悍猛,上陣廝殺和行軍打仗是一把好手,但他缺少政治頭腦,而要成為曹魏的接班人有政治頭腦才是最重要的,然而曹彰偏偏是個政治上的矮子,所以曹操很早就把他在候選人中排除了。如果說,曹彰真的繼承了曹操的衣缽,很有可能因處事不周,而引起很多禍端。再者,像曹彰這樣暴烈剛強的性格,一旦掌握了生殺大權,他的兄弟們又將面臨何等的危局呢?曹操肯定早就看到了這一點,袁紹和劉表就是前車之鑑。

此人是三國第二代中最強人物,武力不輸張郃徐晃,卻為何淪為龍套

曹操

綜上所述,曹操肯定不能讓曹彰產生奪嫡的念頭,辦法就是讓他在軍中發揮才能,而不允許他輕易地踏入危機四伏的政壇。而且最終曹操選擇了曹丕也是一個十分正確的選擇,曹丕的能力很全面的,文學水平同父親曹操、弟弟曹植並稱三曹,而且政治上成熟穩重,得到大批老臣和謀士的認可支持,所以曹丕當選具有先天優勢。

此人是三國第二代中最強人物,武力不輸張郃徐晃,卻為何淪為龍套

曹丕

因此,曹操最終立了曹丕為接班人,因為曹操知道,打江山不容易,守住江山更難,如果接班人只會打仗或者只會吟詩作賦,很難保住曹氏江山,肯定政治上的水平過硬,才能穩住局面。因此,曹彰就算再能打,也只能是個龍套,而不是主角。

我是文化原始人,喜歡獨立思考,遠離人云亦云,專注歷史領域,探究傳統文化,以上均屬個人觀點,若對您有所啟發,敬請點贊關注。每日分享美文美圖,帶您走進一段不為人知的趣味歷史。

此人是三國第二代中最強人物,武力不輸張郃徐晃,卻為何淪為龍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