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史話】溝通西域的要塞——金城關

金城關位於今蘭州市城關區白塔山西邊山腳下。在古代,金城關是金城(蘭州)通往甘州、涼州、肅州的咽喉要道,也是溝通中原與西域的要塞,有詩曰:“倚巖百丈峙雄關,西域咽喉在此聞。”

【史話】溝通西域的要塞——金城關
  • 昔日金城關

金城關以漢置金城郡、縣得名。闞駰《十三州記》載:“金城郡有金城關。”金城關位於黃河鐵橋北端西行1公里處,南臨大河,北依崇嶺。山與河之間,寬不及百米,其道路之狹,僅能允許一輛馬車通過,有“一大當關,萬夫莫開”之險要。

【史話】溝通西域的要塞——金城關
  • 金城關新貌

據《元和郡縣誌》記載,金城關為北周武帝(561年一578年)時開設的金城津,在隋以前這裡只是一個一般的渡口,隋文帝開皇十八年(598年)改津為關。據《讀史方輿紀要》載:“金城關州北二里,當黃河西北山要隘處。”及至唐初將金城郡治遷到五泉縣以後,金城關才逐漸成為“控扼衝要,道通西域”的一個要津。唐玄宗天寶年間(742年一756年),邊寒詩人岑參在赴北庭安西節度使幕府時經過蘭州,曾親臨金城關,寫下了《題金城臨河驛樓》一詩:“古戍依重險,高樓接五涼。山根盤驛道,河水浸城牆。”篇名中的“臨河驛樓”就是金城關的關樓。《讀史方輿紀要》雲:“控河為險,隔閡羌戎”,“河西雄郡,金城為最”。由此可見當時金城關的雄險。昔日若在南岸雷壇河上弓形握橋下向北眺望,則金城關箭樓,行人過關的東西門洞與金山寺依山建造的危樓懸閣,歷歷可見。黃河晝夜東流,而河中沙灘與握橋聯成一條線,南北首尾相呼應,甚為壯觀。

【史話】溝通西域的要塞——金城關
  • 金城關新貌

北宋後期,駐守蘭州的宋軍在修補舊城、廣築新城的同時,於宋哲宗紹聖四年( 1097年)重新修築了金城關,加大了蘭州的城防能力。

由於自然傾圮,或者戰爭毀損,歷代當政者曾對金城關進行過多次修茸。僅明代就重建過三次。一次重建是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地址在鎮遠浮橋北側,關城依白塔山而建,東西長二百丈,並各置城門一座,門上建有戍樓。後因年久失修,城垣頹圮,戍樓傾壞,明正統十年(1445年)又進行了第二次重建,次年完工。明代進士黃諫在《金城關記》裡記述了當時重修金城關的情況:“拓其城郭,甃以磚石,而戍樓睥睨以次而成。其外又廣其地為甕城,城內正北築臺高丈餘,上建真武殿,供奉北方之神真武大帝......”儼然是個小城堡。嗣後百年風雨侵襲,金城關門大半崩壞,僅剩樹根椽梁斜覆其上。明朝兵備僉事張棟於神宗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進行第三次重建,所用石料就地取材,木料用稅收置辦,構築磚石城、戍臺。張棟在《重修金城關記》中描述了這次重修後的雄姿:“洪波西來,層巒北峙,居然天塹,獨金城關路才一線,西達四郡。”“甃臺構基,直接河流,門上為注孔防火,山城為炮眼防攻,上為樓三楹,擬下石矢可百步,人不能進。”關內防衛設施如此嚴密,足見金城關在軍事上的緊要。從唐初到清末的一千兩百多年間,許多中外旅行家、使臣、僧侶、商賈及西域的一些國王都曾經光顧過金城關。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民族英雄林則徐被清廷充軍伊犁,途經蘭州時,也是從鎮遠浮橋渡過黃河,通過金城關前往新疆。

【史話】溝通西域的要塞——金城關
  • 金城關新貌

清末,新疆建省蘭州由邊疆變為腹地,金城關也逐漸失去了它的軍事價值,到辛亥革命時,金城關就已全部坍塌,僅存一些遺蹟。民國27年(1938年),拓修甘(肅)新(疆)公路時金城關被拆除。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拓寬了金城路,鋪上瀝青路面,運輸日益變得通暢。當年作為要津的一個黃河古渡和長期作為軍事要塞的金城關現已成為歷史的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