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6 抗聯軍長兩次入伍:就是死,也要護住東北最後一寸土地

我個人能力不足,貢獻不夠。將來的學習過程中,一定努力學好理論,提高水平,日後回國,必將繼續堅持解放事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報答對我的信任”。

這是一份寫在日記薄上的筆記。他的主人陳榮久,是赴蘇聯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的一名軍事幹部。這位出身東北,一心為解放白山黑水而奮鬥的戰士,在與侵華日軍的戰鬥中,用自己的生命履行了諾言。

抗聯軍長兩次入伍:就是死,也要護住東北最後一寸土地

陳榮久(1904-1937)烈士

陳榮久,1903年生於吉林寧安的一個農民家庭。由於家境貧寒,少時陳榮久僅僅唸了兩三年的私塾就輟學了。此後,陳榮久跟隨父母,到各個地主家中打短工。24歲那年,實在幹不下去了,為了能混口飯吃,他加入了奉軍張學良部。1929年,中東路事件爆發。而標榜為“全國數一數二”的奉軍,在面對枕戈待旦的蘇軍時,卻敗了個底朝天。對東北軍倍感失望的陳榮久,果斷選擇退伍回家,繼續自己的農民生活。

1931年,日軍對東三省開始逐步採取蠶食、吞併的策略。陳榮久響應保家國、護故土的號召,又一次入伍加入東北軍。但“九一八”事變發生時,張學良卻下令兵力佔優的東北軍不抵抗。從此,富饒的東三省落入日本人之手。

日本人在佔據東三省後,不但四處屠戮無辜百姓、徵糧征夫,還煞有其事地建起“偽滿國”,扶植溥儀當“兒皇”,妄圖以此奴役東北人。在他們的宣傳中,“東北將會在日本人的幫助下成為亞洲之最”“滿洲乃極樂之土”。然而在陳榮久的眼中,這些空洞的口號完全是廢話、爛話。在軍中,他痛批當局“不抵抗”,將大好河山拱手相讓;私底下,他團結士兵,號召大家不做亡國奴,“就是死,也要護住東北的最後一寸土地”。

抗聯軍長兩次入伍:就是死,也要護住東北最後一寸土地

【日軍用“安居樂業”“王道樂土”這類的詞彙來迷惑東北大眾,印製各種宣傳品。而在深懷救國理想的陳榮久看來,日本這麼做是白費力氣】

在日軍的不斷鼓動下,依然有人動搖了。陳榮久所在連隊的連長,一心想為日本人賣命。陳榮久當即召集一心抗日的士兵發動起義,把這個賣國賊五花大綁地捆起來。為了能更好地打擊日軍,他率部投奔了抗日救國軍。

經過一番整編,陳榮久成為了新編第5連連長。在他的領導下,5連多次主動出擊,襲日寇、除漢奸,燒物資,連一向驕傲自滿的關東軍都頭痛不已。在此期間,5連的規模不斷擴大,人數也越來越多。官兵士氣越發高昂,懷著家仇國恨,每個戰士都決心將日軍逐出東三省!

抗聯軍長兩次入伍:就是死,也要護住東北最後一寸土地

穿梭於林海雪原間的東北抗日聯軍,抗日救國軍是其中一部

抗日聯軍內部,也存在種種矛盾。有的指揮官刻意製造鬥爭、自相殘殺,試圖以此來“立山頭,做大王”。陳榮久面對誘惑、規勸甚至是威脅時,從未有絲毫懼怕。相反,哪個指揮員敢與他提及“投日”,只會迎來一頓痛罵和堅決拒絕。

1933年2月,陳榮久率部開赴寧安。參加李延祿創辦的抗日救國遊擊軍,擔任該軍副官一職。在多次指揮、戰鬥中,陳榮久表現出無懼生死、一馬當先的無畏精神,深得官兵信賴。當年5月,根據上級指示,他與抗日救國軍轉至密山一帶活動。陳榮久在此地多次重創日軍,而密山當地的百姓也將這位身材高大、壯實的東北漢子稱之為“魁梧將軍”。

1934年,陳榮久加入我黨。他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4軍軍政委期間,多次尋找機會與日偽軍作戰,不但讓“日軍精銳”的關東軍多次顏面掃地,還收繳了一大批武器,充實了自身力量。

抗聯軍長兩次入伍:就是死,也要護住東北最後一寸土地

抗聯軍長兩次入伍:就是死,也要護住東北最後一寸土地

惡劣的生存環境,難以為繼的補給,日偽軍的封鎖,一系列的困難始終沒有壓倒東北抗日聯軍的將士

鑑於陳榮久的優異表現,上級決定派他到蘇聯學習。1936年秋,學成歸來的陳榮久回國,被派到虎林、饒河一帶組織敵後工作。在他的努力下,以東北人民革命軍第4軍第2師為骨幹的東北抗日聯軍第7軍,終於在1936年11月誕生了。成立後,陳榮久兼任該軍第1師師長職務。

面對如火如荼的東北抗日形勢,日軍終於坐不住了。1937年春,日寇抽調數千日偽軍,組成數個“討伐隊”,深入虎饒游擊區。為凍死抗聯將士,他們將虎饒游擊區80%的房屋付之一炬;為困死、餓死抗聯將士,他們將百姓驅趕至用鐵絲網圍成的“人圈”,大肆搜捕、屠殺抗聯將士親屬。

但僅有700多人的抗聯第7軍,並無畏懼。為突破敵人封鎖,粉碎其“討伐”,陳榮久果斷將部隊化整為零、分路截擊敵人。1937年3月,陳將軍親率150人在饒河縣小南河天津班一帶活動。然而,原本打算拔掉敵人據點的打算,卻因叛徒的出賣而泡湯。

3月6日下午1時,日軍根據所獲情報,由饒河縣日本參事官大穗久雄帶頭,指揮300餘名日偽軍展開“討伐戰”。在佔據有利地形後,陳榮久果斷下令,“先打鬼子後殺偽軍!”一聲令下後,無數顆子彈如暴雨般傾瀉而下,十多名日本兵當場變成了抗聯戰士的槍下鬼。大穗久雄不甘心,他揮舞著戰刀,一次又一次地驅趕著士兵發起衝鋒。但在抗聯戰士步、機槍交叉火力的打擊下,日偽軍一次又一次地敗下陣來。就連狂妄的大穗久雄,也因負傷一度無法指揮戰鬥。戰鬥持續了3個多小時,敵人的潰敗就在眼前。

抗聯軍長兩次入伍:就是死,也要護住東北最後一寸土地

就在敵人功虧一簣之際,饒河縣偽軍警察大隊隊長、漢奸範福堂帶150多人,從抗聯陣地的後方包抄了上來,戰局頓時逆轉。原本洩氣的日偽軍,頓時又瘋狂地發起了反撲。兩方的夾擊,使得抗聯戰士損失慘重。直至下午6時,我軍才以巨大的犧牲跳出了敵人的重重封鎖。

敵眾我寡之下,身為指揮員的陳榮久並沒有選擇逃跑。相反,他奮不顧身地堅持在山崗上指揮部隊。在中彈犧牲的最後一刻,他還拿著手槍,向著來犯的敵人射出一連串的子彈。

最終,33歲的陳將軍倒在了地上。而在他的四周,還有數十名仰面朝天的敵人。

抗聯軍長兩次入伍:就是死,也要護住東北最後一寸土地

陳將軍犧牲地

抗聯軍長兩次入伍:就是死,也要護住東北最後一寸土地

饒河縣為陳軍長設立的紀念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