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荊州軍隊的覆滅對於蜀漢巨大的影響

前言

在成都武侯祠中,有個文臣武將廊,以此來紀念“蜀漢二十八臣”,這二十八人是三國蜀漢政權剛建立的時候的核心人物。

蜀漢二十八臣,又分為文武兩列,各十四人。在十四文臣中,傅肜排行第四,僅次於龐統、簡雍和呂凱。

荊州軍隊的覆滅對於蜀漢巨大的影響

武侯祠二十八臣塑像

也許很多人不知道傅肜是誰,下面再給大家介紹。

在這個十四文臣中,卻沒有法正的位置,其實這是蜀漢軍制、政治鬥爭以及中國古代價值觀的綜合體現。

夷陵之戰

傅肜(róng),益陽人,三國蜀漢將領,荊州軍的翹楚。

劉備攻伐江東時,任命傅肜為別都。後來劉備被陸遜擊敗,傅肜率部斷後,捨身救主。

荊州軍隊的覆滅對於蜀漢巨大的影響

火燒連營

具體情況是這樣的。在夷陵之戰的後期,劉備軍遭受火燒連營,連夜逃往夷陵西北馬鞍山,打算命令蜀軍據險而守。

陸遜是什麼人?他早就想到劉備會逃到馬鞍山。因此在火攻之時,就採取“圍師必闕”的方法,使得蜀軍可以逃往自己設計的陷阱。

其實劉備可以選擇孤注一擲,放手一搏,雖然最後的情況可能是劉備陣亡或者被擒,但是必然可以讓吳軍元氣大傷。

然而,劉備身份已經不一樣了,身為蜀漢帝王的他,不願意遭受可能出現的楚囚之辱,因此選擇陸遜留下的西北缺口逃跑。當然這也是以前劉備一貫的做法——打不過就跑。

跑到馬鞍山,陸遜的伏兵出現,蜀軍又死了七八千。

劉備這個時候可以說是氣急敗壞,聲稱自己怎麼能敗給一個黃口小兒、白面書生,要走也要把陸遜宰了再走。

傅肜這個時候不能不勸,用以前齊桓公的典故來勸說劉備先走,自己率領七八百個兄弟斷後。

有了臺階後,劉備這才趁夜逃走。

荊州軍隊的覆滅對於蜀漢巨大的影響

夷陵之戰示意圖

於是傅肜就用這幾百人馬,對抗江東近萬的追兵,實力過於懸殊。他奮力搏殺,累的吐血鬥餘,也沒能衝出重圍。江東方面也很敬佩這樣的將領,就勸說傅肜投降。傅肜不願投降最後戰死。

《三國志·蜀書·鄧宗張楊傳第十五》:時又有義陽傅肜,先主退軍,斷後拒戰,兵人死盡。吳將語肜令降,肜罵曰:“吳狗!何有漢將軍降者?”遂戰死。

傅肜的兒子傅僉繼承了傅肜的忠義,後來也寧死不降曹魏,最後戰死。當然這是後話。

損失

隨著傅肜“何有漢將軍降者”這聲怒吼。消逝的不僅是傅肜,還有劉備這次東征帶來的大部分將領和士兵。

《三國志•蜀書•鄧宗張楊傳第十五》:贊馮休元、張文進休元名習,南郡人。隨先主入蜀。先主東征吳,習為領軍,統諸軍,大敗於猇亭。文進名南,亦自荊州隨先主入蜀,領兵從先主徵吳,與習懼死。

根據張作耀先生給出的數據,這次蜀國的士兵損失不下四萬三千餘人,將領死傷三十二人左右,這還不包括偏將、裨將。

田餘慶先生給出的數據更加具體。根據他的統計,大都督馮習所部,死傷約計七千人,廖淳所部死傷約五千人,輔框所部死傷約四千人,趙融所部死傷約四千人,傅肜所部死傷約三千人,吳班所部死亡不下兩千人,其餘各部共計死傷一萬五千餘人。也就是說,劉備此次徵東,最少損失了四萬人,其中將領五十一人。

荊州軍隊的覆滅對於蜀漢巨大的影響

這次東征的兵源,主要來自於三個地方:襄陽、義陽、南郡,幾乎都是荊州兵。換句話說,劉備原本荊州的王牌軍——荊州軍,除了之前關羽死傷的,在此役中至少死了七八成。也就是說劉備的老底子幾乎打沒了。

荊州軍自籌建以來,表現一直可圈可點,史家稱讚:“雄武壯烈,內戍京畿,外建功勳。”而且最重要的是荊州軍對劉備忠誠無比。

影響

荊州軍大部喪於此役之後,造成了一系列問題。

首先,隨著荊州軍元氣大傷,後期南征或者北伐難以再用單一的荊州軍作為主力,那就只能依靠四類人:其一是板楯蠻,其二是青羌,其三是白彝,最後就是益州軍。

當然最主要還是使用益州軍。史料記載:“二三其賦,五丁抽一。”這個可以說讓益州不堪重負,以至於益州軍團不太樂意。

荊州軍隊的覆滅對於蜀漢巨大的影響

為什麼呢?這裡有三點原因。

其一是新仇舊怨。我們都知道,劉備是以武力奪取的益州。益州軍民原本就是守著這一畝三分地,但是劉備率領著荊州軍來侵略他們,不僅侵略他們,還要帶著他們去侵略別人。從而造成慘重的損失使得益州人怨恨。

其二是長期以來,益州集團所付出的犧牲與他們獲取的政治回報不成正比。我們知道,不管益州集團是虛與委蛇還是真心相助,劉備發動的歷次開疆擴土的戰爭以及後來的南征與北伐,他們都參與了,起碼在表面上參與了,而且也死了不少人。

但是同樣是死了人,政治待遇天差地別。自從法正死後,先是彭羕被殺,後來黃權降魏,最後是李嚴被廢。益州集團完全覺得自己出力不討好。

其三是益州集團太平日子過太久了,不想發動戰爭。蜀漢朝廷中,大部分的益州人都是屬於鴿派,譬如譙周就曾經上書“夫民疲勞,則騷擾之兆生,上慢下暴則瓦解之形起。諺曰‘射幸數跌,不如審發’。”

因此,益州集團與荊州集團一直是貌合神離而對,這也是蜀漢最先亡國的內因。

結語

倘若伐吳之戰沒有進行,荊州軍那四五萬精銳就可以保住,形勢就會大不一樣。雖然北伐不一定可以成功,但是起碼可以保境安民。就算後來鍾會、鄧艾的大軍到來,姜維等人也可以用這些下一代的荊州軍與他們周旋,這樣可以讓蜀漢再延續十年八載都是可能的。

荊州軍隊的覆滅對於蜀漢巨大的影響

最關鍵的是這批荊州軍的精銳還在,諸葛亮就不需要採取“二三其賦,五丁抽一”,也就可以減少社會矛盾。

近代有學者說:“蜀漢之亡,其敗端顯於景耀,而始乎伐吳。”這句話一點也沒說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