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抗戰基石:44年的天府之源灌縣古城


眾人皆知,抗戰時期,川軍參戰人數之多、犧牲之慘烈,居全國之首。而四川是抗戰的大基地,四川是抗戰的大熔爐,四川人民在全國抗戰8年時間裡,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據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不完全統計,僅四川民眾前兩次獻金總額就達6至7億元。這筆鉅款,都是四川人民的血汗錢,多用來購買了戰場急需的飛機、大炮、槍支等武器,狠狠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都江堰,1944年。攝影資料:亨利·阿加德·華萊士】

隨著黃河、長江、珠江等流域產糧區的相繼淪陷,四川省承載了國民政府主要的糧食負擔。廣大農民積極響應:山道上,田壟間,時常可以看到肩挑背扛、絡繹不絕的送糧農民。遇到收成不好的年份,有些地區的農民餓著肚子,甚至餓得奄奄一息,靠吃“觀音土”充飢,也要想盡辦法,不拖欠半粒“公糧”。從1941年到抗戰勝利的4年間,四川共徵收稻穀總量約佔全國總量的1/3。

全省人民還擔負起了“大後方”的建設重任。四川是日軍戰略轟炸的首要省份,但大轟炸並沒有摧垮四川人民的意志,反而增加了他們的反抗精神和凝聚力。雖然轟炸頻仍,但工廠不停工,工人們加班加點為前線趕製被服和武器彈藥。藏匿山中的工廠更是夜以繼日地不停運轉,每到夜晚,廠房車間燈火通明,機器轟隆,這一景象構成了“中國工業史上的壯麗詩篇”。


為打通抗戰交通線,四川200多萬民工擔起了川陝、成渝等公路的修建和空軍基地的趕修任務。他們吃糠咽菜,衣衫襤褸,風雨無阻,硬是憑著一雙雙長滿老繭的手和簡單原始的工具,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交通史上的奇蹟。

而創造這一系列戰爭奇蹟的基礎,正是兩千多年古人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蜀水考》說:“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流江是檢江的另一種稱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檢江,它們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內江分流的柏條河和走馬河。《括地誌》說:“都江即成都江”。從宋代開始,把整個都江堰水利系統的工程概括起來,叫都江堰。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於秦昭王末年 ,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兩千多年來一直髮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圖為岷江上的安瀾索橋,又名“安瀾橋”、“夫妻橋”。全長240多公尺,飛架岷江南北,橫跨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古代四川西部與阿壩之間的商業要道。


二王廟是祭祀李冰和二郎神的廟宇。原為李冰專祠,於漢末因水患而移建於此。唐末五代,二郎神信仰逐漸蓋過李冰,使其成為二郎神祖廟。清乾隆時之《灌縣誌》中稱“二郎廟”,後遂稱之曰“二王廟”。廟內有李冰和二郎的塑像,石壁上嵌有李冰以及後人關於治水的格言,被稱為治水三字經。

二王廟的山門金碧輝煌且設計別具風格。一般山門都是在正面,二王廟卻建成東西雙側門。東山門門額上題寫著“澤護兩渠”四個大字。西山門門額上題寫著“金堤重鎮”四個大字。兩幅門額十分貼切地描繪了都江堰渠首和二王廟的地理位置的重要。

都江堰市舊稱灌縣,是成都市代管之縣級市,位於成都平原西北部。被譽為“天府之源”。1950年1月19日灌縣人民政府成立。1988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灌縣改為都江堰市。都江堰是國際旅遊名城,古老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有“青城天下幽”之稱的青城山,是中國道教發祥地。圖為魁星閣,俗稱“紅塔子”。“魁星閣”總是修建在文廟的旁邊,它在科舉時代是士子門“奪魁”的象徵,很富時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