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的潼關古城


1936年,潼關古城,位於陝西渭南市潼關縣北,北鄰黃河。《水經注》載:河在關內南流潼激關山,因謂之潼關。東漢末年,曹操為防關西兵亂,於建安元年廢函谷關並築潼關。建安十六年,曹操與馬超、韓遂在潼關大戰,潼關作為軍事重鎮始見於史。

1936年,火車上看到的潼關城北門和遠處的黃河。古潼關地處黃河渡口,雄踞秦、晉、豫三省要衝之地。不僅地勢險要,而且扼守長安至洛陽驛道,自東漢末以來就是東入中原和西進關中的必經之地和關防要隘,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發生在潼關的戰事多如牛毛,最著名的要數唐朝時安祿山攻破潼關,然後直取長安,唐朝自此衰落。

一般認為,潼關古城曾三易其址。東漢末築的潼關,位置大概在今天潼關縣港口鎮楊家莊城北村附近。漢潼關的建築情況,史書缺少記載,由於考古工作尚未完成,所以只能推測大概在今潼關故城以南的山塬上。


東漢築的潼關,在隋朝大業七年時被廢除,在今禁溝口一帶築新關城。武則天時期,隋潼關再次被廢,新址設在緊鄰黃河南岸的地方,也就是今天的潼關縣港口鎮,此後到民國,關城位置一直沒變。據《潼關縣誌》記載,唐潼關城建有關樓,城外開挖壕溝,關城西邊設有關西驛。唐代關城充分利用了潼關的自然地理形勢,關口南依高山,北瀕黃河,形勢極為險要。

宋、金、元三超都曾在唐潼關故址修復和擴建關城,依險設防。明朝時設潼關衛,十分重視潼關的建設和駐防,城池空前擴大。明朝對潼關的貢獻,不僅僅是形制完備的城池和潼關八景,潼關特有的民風民俗也烙下了這個時期的印記。

明朝中期以後,潼關城裡基本沒有普通居民,全都是駐守關城的士兵。這些士兵退役後,就分給他們關城附近的土地,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清朝,由此形成了潼關與別處不同的彪悍民風和特殊的風俗人情。

1936年,潼關城內旅店。清代的潼關古城延續明朝的建制與規模,並在其基礎上進行重修與擴建。清末到解放前,戰略地位險要的潼關經歷了一次次戰火。抗戰期間,日寇隔河炮擊潼關,並派飛機轟炸,國軍以修築工事為由,拆毀大量建築。解放後,對故城進行了部分修復。三門峽水庫修建時,潼關古城屬水庫區,又拆除了一些建築,同時縣城南遷十餘公里,但黃河水從來沒有淹到老古城,現仍後不少人居住。

準備離開潼關前往西安的汽車。

1936年,潼關站,本組照片的拍攝者克勞德.皮肯斯等人的合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