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消失中的“最後一本書”

消失中的“最後一本書” | Zoom

消失中的“最後一本書” | Zoom

“有時我在想,書品如衣品,它和人實在很搭配。看得出來,他會讀喬納森·法蘭森,她讀會保羅·奧斯特,這個人讀村上春樹。”

文 | 胡博 圖 | Reinier Gerritsen

近年來,朋友圈裡興起了一股打卡讀名著、背單詞、練口語之風。睡前翻翻朋友圈,就看到某同學已經堅持學英語第119天了,早上擠公交、地鐵時,某同事已經讀到某書第14章了,還有“和某某(愛豆)讀《XX》的第N天”,這種堅持難能可貴。

人們似乎已經習慣在手機上學習和閱讀了,前幾年大熱的Kindle也漸漸難覓蹤跡。在公共交通上,人們尤其少看到捧書閱讀的場景,它似乎變成了我們通勤時能看到的“最後一本書”了。

當然,這種現象並非一國的現象,篤愛印刷書籍的荷蘭攝影師Reinier Gerritsen(賴尼爾·格里森)遊歷了北京、巴黎、倫敦和紐約後,發現都存在書籍與電子書、平板之間此消彼長的趨勢。在紐約這座快節奏的城市,他鑽進地鐵,只為記錄下人們沉浸於“The Last Book”(即“最後一本書”)的瞬間。

賴尼爾說,一切都時刻在變,但一種美麗的現象也正在消逝,為此他願把它記錄下來。

消失中的“最后一本书” | Zoom消失中的“最后一本书” | Zoom
消失中的“最后一本书” | Zoom消失中的“最后一本书” | Zoom
消失中的“最后一本书” | Zoom

他最早發現“書在消失”是2008年,那時他在紐約搭地鐵時,一節車廂內好歹能看到20本書,多的則有30本,而3年之後,只剩5到8個人看書了。他感嘆書籍銳減之餘,下定決心要記錄下這式微的場景。

為了捕捉人們真實的一面,賴尼爾完全採用偷拍的手法。他發現大多數紐約人還是比較友善的,而這部分原因在於他年過六十。面對那些質疑的人,賴尼爾有備而來,他隨身攜帶著一張小紙條來緩和緊張的氣氛。

“有了這張小紙條,我解釋說書本正在消失並被iPad和Kindle取代。他們讀完小紙條,通常會報以微笑。”他說。

“有時我在想,書品如衣品,它和人實在很搭配。看得出來,他會讀喬納森·法蘭森,她讀會保羅·奧斯特,這個人讀村上春樹。”他對讀《聖經》的人數倒是比較吃驚。

有意思的是,賴尼爾發現很多人讀《Fifty Shades of Grey》(譯名應該都懂的)。“有個讀者用純白的紙做了個封皮,以免讓人發現她在看什麼。但我真不走運,她站在我的身邊,而車廂內人多擁擠,沒有空間讓我拍下這張。”他說。

消失中的“最后一本书” | Zoom消失中的“最后一本书” | Zoom
消失中的“最后一本书” | Zoom消失中的“最后一本书” | Zoom
消失中的“最后一本书” | Zoom

我們讀書,主要是為了學習。看書的人的確變少了,尤其是看印刷書籍者,但並不意味著學習的人變少了。真愛讀書的人何必在意什麼場所,真愛讀書的人又何必在意什麼載體呢?

消失中的“最后一本书” | Zoom
消失中的“最后一本书” | Zoom消失中的“最后一本书” | Zoom
消失中的“最后一本书” | Zoom

來源|南都週刊

END

歡迎朋友圈,如想取得授權請郵件:[email protected]。如果想找到小南,可以在後臺回覆「小南」試試看哦~

消失中的“最后一本书” | Zo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