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5 撑起福建高远蓝天的千古绝唱

撑起福建高远蓝天的千古绝唱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毛泽东在中南海菊香书屋接见这位大洋彼岸的客人时,拿出珍藏的4两武夷山母株大红袍茶叶送给他。喝惯了咖啡的尼克松,并不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他或许会想,一个堂堂的大国领袖,为什么会用这小小的茶叶作为礼物呢?他的迷惑不解立即被陪同在他身旁的周恩来觉察到了,周恩来总理幽默地告诉他,我们的主席可是把半壁江山都送给了你呀!原来,那时珍贵的武夷山母株大红袍年产量仅有区区8两,奉送4两是何等地珍贵,了解此事原委,尼克松感激地笑了。

撑起福建高远蓝天的千古绝唱

武夷山大红袍出产于声名远播的福建九曲溪,所有来到武夷山旅游的人们都会毫无例外地来到这里,专程拜谒武夷山大红袍的母株。可别小看这看上去貌不惊人的六棵茶树,它们相互守望,历经岁月风霜,已有300多年了。多少古老的传说在它们身边发生?又有多少生命的传奇与它们相伴而生?

撑起福建高远蓝天的千古绝唱

如今,一位巨商与三位普通农民因为茶而相识,联手开拓茶文化的故事,同样耐人寻味,使人感慨不已。这位巨商就是来自香港的杨孙西先生,他祖籍福建石狮,如今他的事业如日中天,但心里却总觉得有一种未了情,这萦绕于心的未了情是什么呢?其实早在少年时,杨孙西先生就与内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撑起福建高远蓝天的千古绝唱

走进福建石狮的杨氏祠堂,那些老照片和变了颜色的旧物,就像是一道道记载着家族变迁的岁月年轮,拭去历史的尘埃,人们会发现,茶与杨氏家族有着不解之缘。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味道清香的福建茶叶,便被山西商人发现,通过马队和骆驼队的运送,一路向北运送到万里之外的俄罗斯,从此,福建的茶叶便走进了属于它的历史舞台,而福建的茶商也开始发展起来。

正因为如此,杨孙西才格外看重把种茶育茶视为终身事业的陈荣茂和他的两个朋友,在武夷山,人们几乎不知道陈荣茂的名字,可是提到他的绰号西瓜,却又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西瓜的父母是地道的农民,小时候家里穷,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生性活泼还有点顽皮的他,少不更事,为了填饱肚子,就经常在村里摘一些西瓜来充饥,于是,人们就干脆叫他西瓜,甚至还叫他西瓜皮。

撑起福建高远蓝天的千古绝唱

1991年,陈荣茂和徐秋生、刘安兴,一起到当时的国营企业武夷山市岩茶厂拜师学艺,后来,工厂改制,他们三人承包了这个有几十年历史的老厂,产品注册的商标就是大王峰.曦瓜。改革开放以前,武夷山市岩茶厂出厂的茶叶由国家包销,主要是卖给同样是国营的厦门茶厂,制成物美价廉的海堤牌茶叶。随着工厂改制,西瓜他们三人承包了岩茶厂之后,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去开辟新的市场。

2001年,他们参加了香港的工展会,当时在武夷山价格低廉的茶叶,在香港居然能卖到200到300元一斤,这让三个山里来的小伙子,初步尝到了走出武夷山、走向世界的甜头。就在这一年,杨孙西先生破例地连续两次来到武夷山,并直接找到了西瓜他们,查看了他们的制茶工厂。

撑起福建高远蓝天的千古绝唱

2008年,杨孙西所属集团正式和西瓜他们的武夷山岩茶厂签订了合作协议,并推出了武夷山香江岩茶的品牌,而就在2005年,福建茶叶获得了七个全国第一,这其中就有蜚声中外的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和茉莉花茶等。全新的经营理念加上独有的优势,武夷山岩茶厂推出了高、精、尖的特色茶,驰名中外的海西一号也就由此诞生了。此外,他们还大力研制生产了高质量、高品位的商品茶,一时间,“喝好茶,找西瓜”成了武夷山游客的口头禅。

为了把事业做大做强,既要保持武夷岩茶传统生产工艺的优势,又要将茶业和旅游相结合,就必须走建立全新的制茶自动生产线的现代化道路。于是,一个占地百亩,集茶叶生产和旅游观光等为一体的新基地建设,已经破土动工。

同是属于武夷街道的黄柏村,该村的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庆华,是一位带头致富,并且带领村民共同发展的共产党员。早在2000年,他就办起了绿苑茶厂,他承包的150亩茶山,年产毛茶1万多斤,年收入达几十万元。陈庆华利用自己的经营网络,帮助村民推销滞销的茶叶,在他的带领下,这个村庄的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了两万元。

在武夷山有幸享受这一缘分的,绝不仅仅只有这几位幸运的茶农,如今,所有的茶农都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正编织并享受着属于他们自己的幸福生活。

撑起福建高远蓝天的千古绝唱

闽东的白茶是深藏在大山之中的瑰宝,它就像位于福鼎白琳村的这片江南最大的单体翠郊古民居一样,只要走进它的深处,你就会情不自禁地惊叹其无穷的魅力。早在300多年前,一位吴姓的茶商就把传统的制茶技艺提升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成为富甲一方的人士。细看这座有着160多个房间的煌煌建筑,为了防止茶叶串味,不用油漆刷房,每间房屋还有特别的防潮设施。正是因为继承了源远流长的制茶传统工艺,又融入了诸多的现代科学元素,闽东的白茶正迎来了它发展的黄金时代。

林健,原来是一位普通茶农的孩子,林家祖上就是为翠郊古民居主人吴氏种茶制茶的茶农,如今林健承续并发展了翠郊古民居吴氏制茶技艺,为光大福建福鼎源远流长的白茶文化,贡献着自己一份力量。

自古以来,中国不仅是产茶大国,而且是世界文化之源、之都,武夷山有1000多家茶企业,而被誉为铁观音之乡的安溪,则有7000多家,一北一南,撑起了福建作为全国最大的茶叶生产和销售大省的高远蓝天。如果说武夷山的茶叶,是飘逸在摇曳多姿的奇山胜水之间的诗话,那么安溪的铁观音,则是深深植根在这片灵秀山水中的绝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