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5 撐起福建高遠藍天的千古絕唱

撐起福建高遠藍天的千古絕唱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毛澤東在中南海菊香書屋接見這位大洋彼岸的客人時,拿出珍藏的4兩武夷山母株大紅袍茶葉送給他。喝慣了咖啡的尼克松,並不瞭解博大精深的中國茶文化,他或許會想,一個堂堂的大國領袖,為什麼會用這小小的茶葉作為禮物呢?他的迷惑不解立即被陪同在他身旁的周恩來覺察到了,周恩來總理幽默地告訴他,我們的主席可是把半壁江山都送給了你呀!原來,那時珍貴的武夷山母株大紅袍年產量僅有區區8兩,奉送4兩是何等地珍貴,瞭解此事原委,尼克松感激地笑了。

撐起福建高遠藍天的千古絕唱

武夷山大紅袍出產於聲名遠播的福建九曲溪,所有來到武夷山旅遊的人們都會毫無例外地來到這裡,專程拜謁武夷山大紅袍的母株。可別小看這看上去貌不驚人的六棵茶樹,它們相互守望,歷經歲月風霜,已有300多年了。多少古老的傳說在它們身邊發生?又有多少生命的傳奇與它們相伴而生?

撐起福建高遠藍天的千古絕唱

如今,一位鉅商與三位普通農民因為茶而相識,聯手開拓茶文化的故事,同樣耐人尋味,使人感慨不已。這位鉅商就是來自香港的楊孫西先生,他祖籍福建石獅,如今他的事業如日中天,但心裡卻總覺得有一種未了情,這縈繞於心的未了情是什麼呢?其實早在少年時,楊孫西先生就與內地結下了不解之緣。

撐起福建高遠藍天的千古絕唱

走進福建石獅的楊氏祠堂,那些老照片和變了顏色的舊物,就像是一道道記載著家族變遷的歲月年輪,拭去歷史的塵埃,人們會發現,茶與楊氏家族有著不解之緣。從清朝中後期開始,味道清香的福建茶葉,便被山西商人發現,通過馬隊和駱駝隊的運送,一路向北運送到萬里之外的俄羅斯,從此,福建的茶葉便走進了屬於它的歷史舞臺,而福建的茶商也開始發展起來。

正因為如此,楊孫西才格外看重把種茶育茶視為終身事業的陳榮茂和他的兩個朋友,在武夷山,人們幾乎不知道陳榮茂的名字,可是提到他的綽號西瓜,卻又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西瓜的父母是地道的農民,小時候家裡窮,連最基本的溫飽問題都無法解決,生性活潑還有點頑皮的他,少不更事,為了填飽肚子,就經常在村裡摘一些西瓜來充飢,於是,人們就乾脆叫他西瓜,甚至還叫他西瓜皮。

撐起福建高遠藍天的千古絕唱

1991年,陳榮茂和徐秋生、劉安興,一起到當時的國營企業武夷山市巖茶廠拜師學藝,後來,工廠改制,他們三人承包了這個有幾十年歷史的老廠,產品註冊的商標就是大王峰.曦瓜。改革開放以前,武夷山市巖茶廠出廠的茶葉由國家包銷,主要是賣給同樣是國營的廈門茶廠,製成物美價廉的海堤牌茶葉。隨著工廠改制,西瓜他們三人承包了巖茶廠之後,遇到的最大難題就是如何去開闢新的市場。

2001年,他們參加了香港的工展會,當時在武夷山價格低廉的茶葉,在香港居然能賣到200到300元一斤,這讓三個山裡來的小夥子,初步嚐到了走出武夷山、走向世界的甜頭。就在這一年,楊孫西先生破例地連續兩次來到武夷山,並直接找到了西瓜他們,查看了他們的製茶工廠。

撐起福建高遠藍天的千古絕唱

2008年,楊孫西所屬集團正式和西瓜他們的武夷山岩茶廠簽訂了合作協議,並推出了武夷山香江巖茶的品牌,而就在2005年,福建茶葉獲得了七個全國第一,這其中就有蜚聲中外的武夷巖茶,安溪鐵觀音和茉莉花茶等。全新的經營理念加上獨有的優勢,武夷山岩茶廠推出了高、精、尖的特色茶,馳名中外的海西一號也就由此誕生了。此外,他們還大力研製生產了高質量、高品位的商品茶,一時間,“喝好茶,找西瓜”成了武夷山遊客的口頭禪。

為了把事業做大做強,既要保持武夷巖茶傳統生產工藝的優勢,又要將茶業和旅遊相結合,就必須走建立全新的製茶自動生產線的現代化道路。於是,一個佔地百畝,集茶葉生產和旅遊觀光等為一體的新基地建設,已經破土動工。

同是屬於武夷街道的黃柏村,該村的黨支部副書記、村委會主任陳慶華,是一位帶頭致富,並且帶領村民共同發展的共產黨員。早在2000年,他就辦起了綠苑茶廠,他承包的150畝茶山,年產毛茶1萬多斤,年收入達幾十萬元。陳慶華利用自己的經營網絡,幫助村民推銷滯銷的茶葉,在他的帶領下,這個村莊的村民,人均年收入超過了兩萬元。

在武夷山有幸享受這一緣分的,絕不僅僅只有這幾位幸運的茶農,如今,所有的茶農都沐浴在燦爛的陽光下,正編織並享受著屬於他們自己的幸福生活。

撐起福建高遠藍天的千古絕唱

閩東的白茶是深藏在大山之中的瑰寶,它就像位於福鼎白琳村的這片江南最大的單體翠郊古民居一樣,只要走進它的深處,你就會情不自禁地驚歎其無窮的魅力。早在300多年前,一位吳姓的茶商就把傳統的製茶技藝提升到爐火純青的境界,成為富甲一方的人士。細看這座有著160多個房間的煌煌建築,為了防止茶葉串味,不用油漆刷房,每間房屋還有特別的防潮設施。正是因為繼承了源遠流長的製茶傳統工藝,又融入了諸多的現代科學元素,閩東的白茶正迎來了它發展的黃金時代。

林健,原來是一位普通茶農的孩子,林家祖上就是為翠郊古民居主人吳氏種茶製茶的茶農,如今林健承續並發展了翠郊古民居吳氏製茶技藝,為光大福建福鼎源遠流長的白茶文化,貢獻著自己一份力量。

自古以來,中國不僅是產茶大國,而且是世界文化之源、之都,武夷山有1000多家茶企業,而被譽為鐵觀音之鄉的安溪,則有7000多家,一北一南,撐起了福建作為全國最大的茶葉生產和銷售大省的高遠藍天。如果說武夷山的茶葉,是飄逸在搖曳多姿的奇山勝水之間的詩話,那麼安溪的鐵觀音,則是深深植根在這片靈秀山水中的絕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