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摩尔多瓦这个国家的经济怎么样?

用户2398492423508


摩尔多瓦面积3.38万平方公里,人口近355万 。2017年实现GDP81亿美元,预期寿命71.6岁。

1991年8月27日,摩尔多瓦脱离苏联宣告独立。根据该国1994年宪法,摩尔多瓦为中立国,不允许外国军队驻扎。

从地缘政治看,它夹在罗马尼亚与乌克兰之间,与俄罗斯没有共同边界,却有一个当地居民90%以上支持加入俄罗斯的“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俄常年驻军2000人......俄罗斯与罗马尼亚是争夺该国影响权的主要国家。

从历史和现实看,摩尔多瓦经济和商业离不开俄罗斯,文化传统倾向罗马尼亚(但居民多信东正教,罗马尼亚为天主教),逐渐将融入欧洲作为各项政策的重中之重,现实却迫使它只能在俄与西方之间找平衡。

独立27年多来,东、西两面的“秋波”仍未使弱不禁风的摩尔多瓦起“化学反应”,其经济一直以农业生产为主,葡萄种植和酿酒是主导产业,财政严重依赖葡酒出口和百万境外打工者侨汇,酒类的3/4销往俄罗斯,年侨汇额16亿美元(2013)。2001年摩尔多瓦加入WTO,争取加入欧盟则任重道远。

该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及短板如下:

1、土地肥沃,农业基础好。它曾是前苏联的粮仓、葡萄酒园。因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地平原之一的乌克兰平原,肥沃的黑钙土约占国土面积3/4,适合小麦、玉米、向日葵、烟草等农作物的种植;

2、成本因素,教育基础好。劳动力成本仅有乌克兰的一半,罗马尼亚的近40%。国民普遍接受义务教育,基础稳固。

3、东西两翼的欧盟和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对摩有相应的免税政策、投资便利和其他优惠。

4、2007年,距离黑海134公里的朱朱列什蒂国家自由港正式通航,摩尔多瓦结束没有出海口的历史

不足:

它一直属欧洲最穷国之一,地缘政治下的不稳定性,国内亲俄与亲西方势力的博弈,法律的不健全等都是经济发展的制约。


ruixuezhaofeng


摩尔多瓦是个东欧小国,面积3.4万平方公里。这个国家由于面积狭小,300多万人口,经济水平一般。由于国土面积狭小,资源相对匮乏,海岸被乌克兰挡住,所以,摩尔多瓦缺少海洋经济的支撑,再加上其国内几乎没有具有价值,并且可开发的商业资源。



摩尔多瓦可以称的上有价值的东西恐怕只有硅藻土和黏土。所以摩尔多瓦国内工业并不是很强。工业主要是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冶金、纺织工业为主,不过其工业和服务业 产值相对较低。摩尔多瓦工业和服务业虽然不强,但是农业生产总值却占到了国家一半左右。


摩尔多瓦农业经济吸纳着摩尔多瓦最多的就业人口。对老百姓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摩尔多瓦之所以农业优势较强,原因还是要归功于摩尔多瓦肥沃的黑土地。摩尔多瓦属于多瑙河流域,海拔不高,有很多丘陵河谷,也有不少山区。这样的地理条件使得摩尔多瓦肥沃黑土地面积占全国三分之一左右。

所以,农业发展条件优越,适合种植有葡萄、薰衣草、玫瑰、烟草、甜菜、葵花等。2018年摩尔多瓦国内生产总值是113亿美元。人其中均国内生产总值是3218美元,大概相当于我们国内一个地级城市的经济规模。比斯里兰卡要低。世界排名在126位。算不上富裕国家,在欧洲也属于比较贫困的国家。


怪叔叔是个逗比


提起摩尔多瓦,这个地处东欧内陆的小国可能大多数人听都没听过。摩尔多瓦应该算是前苏东地区,最没存在感的国家了,直到如今,摩尔多瓦的经济依旧以农业为主,虽然这里的工业与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但发展程度仍旧相当之低。

直到2018年,整个摩尔多瓦的经济总量也才113亿美元,在国内也就是一座中等地级市的规模,而人均GDP也才3000美元出头的样子,甚至还没印尼、斯里兰卡高。不仅仅是在向来以发达富有著称的欧洲属于低端水平,就是在中东欧地区,摩尔多瓦也算不上富裕。


总面积3.38万平方公里的摩尔多瓦,是个夹在乌克兰与罗马尼亚这两个东欧比较大的国家之间的一个小国,人口大概355万。摩尔多瓦这个内陆国身份相当憋屈,毕竟从地图上可以很明显看出摩尔多瓦距离海洋非常近,尤其距离德涅斯特溺谷更是只有几百米而已。可就算摩尔多瓦能够轻易看到大海,依旧是可望而不可即,摩尔多瓦的海岸被乌克兰堵得死死的,而没有海洋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摩尔多瓦经济。

摩尔多瓦同样属于欧洲著名的多瑙河流域,整体轮廓就像个倒挂的葡萄串,全境虽说平均海拔并不算高,但分布着大量的丘陵与河谷,也有不少的山区。肥沃的平原大概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而丘陵坡地还有陡峭山地大概占了摩尔多瓦总面积的六成。虽说地形多变,不过摩尔多瓦的土地属于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东欧黑土地带的延伸区域,其土地高度肥沃,农业发展条件相当优越。


整个摩尔多瓦,超过80%地方都被开辟为了农耕区域,早在苏联时代就是著名的葡萄、向日葵、糖、烟草等产地。当年斯大林最钟爱的葡萄酒就来自于格鲁吉亚与摩尔多瓦,而这里也是苏联最大的葡萄酒、烟草产地,水果与甜菜的产量位居15成员第三位,摩尔多瓦出产的香草与各种精油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直到今天,农业仍旧是摩尔多瓦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乎着最多的就业人口,也对民众生活与其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性。

工业领域,摩尔多瓦的工业主要以食品加工工业最为著名,毕竟摩尔多瓦是个高度重视农业的国家。而其他工业领域,虽然摩尔多瓦的机械制造、冶金、纺织等也有一定的规模,但原料、能源甚至是技术都严重依赖于境外,主要承担的是代工角色,摩尔多瓦本身的工业能力非常有限。今天的摩尔多瓦,最出名的出口产品仍旧是葡萄酒与香草精油,至于工业产品几乎是一片空白。


当年苏联时期,地方小人口少而且位于对阵前沿的摩尔多瓦并不受重视,所以工农业等领域发展非常缓慢,高度依赖于外部输血。苏解之后摩尔多瓦的经济受到严重冲击,跻身欧洲最贫穷落后国度行列。摩尔多瓦每年收入中有23%来自于侨汇,经济主要以农业、食品加工产业为主,这样的经济结构都明显呈现出非富裕国家的特征。

不过,从侧面来看摩尔多瓦的经济发展潜力还是非常巨大的,这里拥有诸多的投资优势。摩尔多瓦与欧盟、中欧各国以及土耳其等都签定有自贸协定,摩尔多瓦的商品可以自由进入欧洲与独联体各国。摩尔多瓦民众受教育程度不低,劳动力素质较高而用工成本在欧洲相当低,并且摩尔多瓦对于投资者有大量优惠,税率也处于全世界最低水平。多年来,摩尔多瓦经济年增速都保持在4%以上,非常平稳,如果有能力的话,摩尔多瓦的确算欧洲一块不错的投资地。


澹奕




说起摩尔多瓦这个国家,如果对世界地理和历史不太熟悉的人,对这个国家基本上是没有印象的,因为它真的是一个很不起眼的的国家,与我国的交集也不多。但是你可能不知道,摩尔多尔还是苏联的15个加盟共和国之一,不过摩尔多瓦在苏联体系内也不是太起眼,我们耳熟能详的苏联加盟国有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等。

具体说摩尔多瓦是一个位于东南部欧洲的内陆国,与罗马尼亚和乌克兰接壤,首都名叫基希纳乌,国土面积3.38万平方公里,人口355万人。从基本的数据可以看出,摩尔多瓦是一个典型的欧洲小国。



在近代历史上,摩尔多瓦曾经被沙俄吞并,但在19 18年1月宣布独立,并在当年的3月份与罗马尼亚合并。然而苏联并没有因此放过它,毕竟苏联是继承沙子的地盘,在1940年苏联再次出兵占领摩尔多瓦,强迫其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那时的摩尔多瓦的名称为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直到1991年5月才改成现在的名称,并在1991年8月27日脱离苏联独立。


摩尔多瓦不仅是一个欧洲小国,还是欧洲最穷的国家之一,甚至可以说就是欧洲最穷的国家,和邻国乌克兰有一拼。别看摩尔多瓦曾经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但摩尔多曾没有一个像样的工业,因为它的位置不重要,当年的苏联也没有对它过于重视。现在的摩尔多瓦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他的工业化和资本没有像其他国家那样成熟,国内地区局势还不稳定。

在在欧洲国家中,摩尔多瓦的经济属于垫底的角色。2018年摩尔多瓦的GDP总量为113亿美元,人均GDP为3189美元。在全世界所有的国家中也是中下层水平。



不过摩尔多尔也在努力改变目前的经济现状,早在2009年就确立了融入欧洲的大方向,拥抱大欧洲市场,以改变自己在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劣势。2013年以11月份,摩尔多瓦与欧盟签署了包含广泛的自由贸易协定内的合约,在2014年6月份正式签署联系国协定,为摩尔多瓦彻底融入欧洲奠定了基础。


大正看世界


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个欧洲最穷的国家——摩尔多瓦。摩尔多瓦是东欧一个内陆国家,西邻罗马尼亚,东临乌克兰。


摩尔多瓦面积有3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350万,在苏联解体以后,摩尔多瓦独立,但是这个国家的经济一直处于泥潭当中。 尽管近年来贫困人口急剧减少,但摩尔多瓦仍然是欧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需要进行结构改革以促进可持续增长。根据欧洲和中亚(ECA)区域贫困线每日5美元(购买力平价),2011年55%的人口贫困。

因此,摩尔多瓦也是欧洲国家里,旅游人数最少的,每年仅有11000名游客。不过,这里的风景还算优美,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净土。 移民是摩尔多瓦的大众现象,对该国的人口结构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据摩尔多瓦情报和安全局估计,60万至100万摩尔多瓦公民(几乎占人口的25%)在国外工作。而且国家GDP中有24%的收入是来自海外汇款。


移民现象的产生,也跟摩尔多瓦本身人口结构有直接的关系。目前摩尔多瓦男女比例为1:1.1左右,女多男少。


但是摩尔多瓦女性的社会地位却令人堪忧,工作歧视、针对女性犯罪的情况非常普遍,尤其是很多针对妇女和儿童的拐骗行为尤为严重。 不过,摩尔多瓦也是欧洲盛产美女的国家,摩尔多瓦的女孩的美是很多特点的。
她们富有表现力,真诚和开放。 摩尔多瓦的城镇化比率不到,很多人生活在乡村,所以摩尔多瓦的女星更加接近大自然,体现出的一种田园和自然的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