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克己复礼”是什么意思?

子夏故坛




“克己复礼”是孔子学说的一个重要概念,出自《论语·颜渊》一章:“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对于“克己复礼”,传统和众认的解释是要约束和克制自己的私欲,从而使各自的言行合乎礼的规范。这种解释看似顺理成章,无可非议,实则大错特错,歪曲经典。这种解释之所以被公认,大概是受了朱熹解释的影响,因为朱熹在传统文化领域地位很高,所以他的解释几乎没有人质疑过。



朱熹解克己复礼,其言曰:“克是克去己私。己私既克,天理自复,譬如尘垢既去,则镜自明;瓦砾既扫,则室自清。”又曰:“克己复礼,间不容发,无私便是仁。”又曰:“天理人欲,相为消长,克得人欲,乃能复礼。”又曰:“敬如治田灌溉,克己如去恶草。”朱熹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所以在解释“克己复礼”时把“复礼”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只有约束和克制人欲,才能达到复礼的目的。



孔子的意思真是这样的吗?儒家思想真象朱熹理学那样主张禁欲吗?答案是否定的。人欲生而有之,本身就是天理,灭人欲就是灭天理,所以“存天理、灭人欲”本身就是伪命题。朱熹自己就因“引诱尼姑二人以为宠妾”、“家妇不夫而孕”(儿媳在丈夫死後却又怀孕)等事被弹劾。这两条无风不起浪的作风问题是对朱熹及其以“存天理、灭人欲”为纲领的理学最大的打击!朱熹硬把理学的内容塞进儒家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篡改和污染,实为儒中之贼,并不配享孔庙。儒家思想并不主张禁欲,而是主张中庸之道,在承认人欲正当性基础上,把人欲规范在礼的范围内。“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食色,性也”,这都是儒家思想。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子曰:“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微子篇》)子曰:“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从孔子的这些言论中可窥一斑,哪里有禁欲的影子?分明只是强调欲而有道罢了。

私欲是天然的,也是合理的,私欲只可规范,而不是禁止。那么把“克己”解释为约束、克制自己就是错误的。“克”的本义是能够、可以的意思。“己”是自己的意思,在这里表示自主、自觉、主动的意味。“克己复礼”就是能够主动、自觉地恢复周礼的意思。为了更好地理解这句话,我们可以把它放回原处,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理解。



“克己复礼”是颜回向孔子问仁时,孔子提出来的概念。孔子是大教育家,擅长因才施教,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孔子就有不同的答案。同样是问仁,樊迟问仁,孔子给的答案是“爱人”;仲弓问仁,孔子的答案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问仁,孔子回答说“子欲立而立人,子欲达而达人”;而颜回问仁时,孔子的答案则是“克己复礼”。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孔子根据不同学生所达到的道德修养程度而针对性地给出的答案。

樊迟是个年青的小学生,道德修养尚浅,说得太深奥了根本听不懂,所以让他知道仁就是爱人就行了,“爱人”是仁的最低标准和最直接的表述,很好理解。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深得孔子真传,道德修养水平是诸弟子中最高的,故给出“克己复礼为仁”的答案。“克己复礼”当是仁的最高境界。“爱人”是仁的最低标准,有许多爱的方式和内容并不合礼,比如母亲溺爱孩子,那只是一种妇人之仁,并不是真正的仁爱。在“爱人”的基础上,努力使自己的言行都合乎礼的规范,这样,仁的境界就大大提高了。而仁的最高境界就体现在自觉性上,不但能使“爱”合乎礼的规范,还能不靠条款强制而自觉主动地达到。这就是思想已经从必然王国进入了自由王国,孔子所谓“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篇》)颜回本身就很贫穷,而且安贫乐道,所以孔子在颜回问仁时,大可不必强调克制欲望,因为颜回已经做得够好了。让颜回节欲,莫非连凉水也不让喝,岂不太可笑了?孔子只是强调“复礼”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因为这是最难的,这才是对最得意弟子应该说的最高水平的话。“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听听这句话,“天下归仁焉”,这是多高的境界,岂是简单的“爱人”境界所能达!孔子又补充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就更说明白了,为仁的最高境界就在于由己,难道能是由别人(强制)吗?孔子说得这么明白,为什么几千年来就没有人能正确理解呢?可见,尊古而不泥古,尊贤而不盲从于贤,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才是治学的正确方法。



附:

朱熹(1130.9.15—1200.4.23)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的理学思想(以“存天理、灭人欲”为纲领)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被称为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以上为网上传统评价,实则有待商榷)


子夏故坛


记得“文革”期间,还批判过孔子的“克己复礼”,当时,由于小,不知这个词的意思,今天就和大家探讨一下“克己复礼”的含义。

克己复礼的本义:就是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

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一章:“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一次孔子的弟子颜回请教孔子,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说:要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如果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了,但这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

颜回又问:那麽具体应该如何去做呢?孔子答: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颜回听了之后向孔子说:我虽不够聪明,仍决心按照先生的话去做。

从上述这段话来看,孔子的“克己复礼”是为了达到仁的理想境界的办法。

但千百年来,人们对于“克己复礼”的真正含义有着不同的理解于山解释。特别是对“克”字的理解,这个字有“克制”的意思,也有“战胜”的意思。所以宋代学者朱熹认为:“克己”的真正含义就是战胜自我的私欲。

而对“礼”的理解也不同,认为指的不仅是具体的礼仪,也泛指天理。“复礼”就是要回归遵循天理,这样解释,一下子把“克己复礼”的内涵扩展了。

朱熹还认为“仁”就是人们内心想达到的完美道德境界,其实也就是天理。一个人能战胜自己的私欲而回归于天理,他自然就达到了仁的理想境界。

但也有学者认为,从《论语》记载内容来看,孔子所讲的“克己复礼”就是说的是一种具体的学习和修养方法。“礼”,指的是当时社会生活中各种礼仪,孔子所强调的,就是让人按礼仪规范去待人接物,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做。就必须“克己”,意约束自己,克服自己身上的不良习性,真正做到“战胜自我”,才能达到完美的道德境界。


D东哥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我如果来理解是会把四个字拆分成两个词来理解是,“克己”是克制约束自己,“复礼”是实践礼的要求;合起来就是: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

但是这样理解好像也有问题,你想想,其一是欲望一定必须克制吗?这是分情况的;其二是欲望若是随人性而来,则人性岂非具有恶的成分?这些问题是无法回避的。因为是客观无法回避的。

所以这和“无规矩,不成方圆”一样,我觉得是要辩证灵活的看待这个词,视情况而定,你们觉得呢?


橙子趣说人文


“克己复礼”是出自《论语·颜渊第十二》:“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


这段话的意思是,颜渊向孔子请教仁的含义是什么。孔子回答说:“克制自己,令自己的言行思想符合礼的要求,这就是仁。一旦做到了克己复礼,那么天下的人就都会称你是仁人。实践仁德,全靠自己,难道还能凭借别人吗?”

我们知道,仁,是孔子道德思想的核心理念。在不同的时候,孔子对于“仁”的内涵有着不同的阐发,而在这次对颜渊的回答中说的是“克己复礼为仁”,回答得干脆而肯定,可见,孔子是将“克己复礼”视作“仁”的基本要求的。


常言道,私欲是天然的,也是合理的,私欲只可规范,而不是禁止。那么把“克己”解释为约束、克制自己就是错误的。“克”的本义是能够、可以的意思。“己”是自己的意思,在这里表示自主、自觉、主动的意味。“克己复礼”就是能够主动、自觉地恢复周礼的意思。为了更好地理解这句话,我们可以把它放回原处,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理解。

之所以说“克己复礼为仁”,是因为孔子强调礼治,在其思想中是有着一套严整的礼法规约的,而履行这种礼法,使自己的言行适宜自己的身份、符合礼法的约定,这对于人际的和谐与社会的稳定是至关重要的。


这个道理说起来很简单,但是每个人要做到都克制私欲,遵守公德就比较难了。就比如排队,每个人的心里可能都要站到前面去,但是不行,你必须要遵守秩序,克服自己内心自私的想法,在那里排队,这样秩序就不会乱。


因此,“克己复礼”,是儒家思想中对于自我人生修养的一项基本要求。人必须战胜自己的欲望,然后才能作为礼,人人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天下无双女超人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克己复礼”这四个字,是孔子说的。

孔子的思想核心就是一个字——仁。

有一天,孔子的好学生颜回问孔老师:什么是“仁”呢?

这一下可问到了孔子的心里。

孔子就不厌其烦给学生解惑:“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孔子的大意就是:管住自己,遵从礼制,就是“仁”了。如果哪一天真的做到这样,那就是仁人了,仁是关乎自己的事情,不是别人的评价。具体怎么做到“克己复礼”呢,孔子给出的解释就是:不要瞎看,不要瞎听,不要瞎说,不要瞎折腾。

那这么是“不瞎”呢?

就是按照“礼”的规定。

由此可知,“礼”是孔子思想和行动中的一个准绳。

面对春秋战国的乱世,诸侯不朝,八佾舞于庭,君不君,臣不臣,可以说是到了一个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当是的思想家们,是怎么寻求出路呢?

孔子的做法比较有代表性,就是克己复礼,恢复以前的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按照之前的一套规矩办事。

那与之对应的,法家提出的措施是什么呢?

变法——祖宗不足法,时代变了,局势变了,手段就要变。法家还是比较实事求是的。

与此同时,老子的办法是: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就是无为的思想,不回到过去,也不变动,只是维持现状,节约点,仁慈点,凑合过吧。

综上:对比当是的主要思想流派,就知道,孔子的克己复礼,其实是一种保守的应对变局的办法。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

历史宝藏


克己复礼出自《论语颜渊第十二》: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翻译就是,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己,遵守礼的规定,就是仁。一旦能做到约束自己,遵守礼的规定,天下人就会用仁来称赞他。修仁全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



“克己复礼”如何“克己”,复什么“礼”?

“仁”是儒家的核心内容,“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修行途径,历代大儒对此都有详尽的注释,最有影响力当属朱熹。

朱熹注释,克:“胜也”,克制的意思。己:“身之私欲也”,体现了“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复:“反也”,恢复的意思。礼:即周礼。“礼者,天理之节文也”。他认为礼是天理之自然,礼治秩序有着天理的依据,是天理的必然要求。

《礼记·明堂位》记载:“周朝初年,“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诸侯朝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礼乐是周公制定的一套遍及政治、教育、信仰等各领域的规章制度。

周礼分礼和乐两个部分。礼的部分主要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形成等级制度。乐的部分主要是基于礼的等级制度,运用音乐进行缓解社会矛盾。前者是所有制度的基础和前提,后者是制度运行的形式和保障。

周礼的内容包括饮食、起居、祭祀、丧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目的是以周人的标准来规范各族和各代礼乐内容,并通过制度的形式推行到各个不同等级的统治阶级中去。

社会发展到春秋时期,周室衰微,诸候群雄纷,大国纷纷发动兼并和争霸的战争,社会动荡不安,秩序一片混乱,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

孔子提出“克己复礼”的主张,期望各国君主通过实施仁政,恢复正常的秩序。他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主张,却没有一个国君采纳。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说五》记载了这么一件事:

敌人渡河一半,不打;等敌人快过完河,还是不打;敌人已经过完河,尚未列好队,仍然不打。世上有这样傻的将领吗?

春秋时期的宋襄公就做过这样的傻事,难道他不懂兵贵神速,打敌人措手不及必能取胜的道理?不是,他是春秋五霸之一,是一位有才智的君主。

他这样做不是傻,是遵守周礼。即使打不过,也要光明正大地打,不能趁人不备,损害仁义。可想而知,最后是“宋人大败,公伤股,三日而死。”



儒家仁政主张与德治思想的发展

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状,孔子在反思周礼的基础上,从礼乐规范中探寻和揭示内在精神实质,以及它对于社会、政治和人生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进而形成高于具体礼乐规范的“仁”的思想体系。

“仁”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达109次之多,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孟子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把仁同义联系起来 ,把仁义看作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

其孟子的“仁”,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仁爱之心;其“义”,指正路,“义,人之正路也”。 这些思想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上,就是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 对朋友为信,对国家为忠 对别人友爱。

到了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

儒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其他学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的统治体系。

除了“仁”,儒家还提出了“德”。孔子最早倡导 “以德治国”, 他在 《论语·为政篇》里多次提到了关于“德”这个核心思想。

孔子认为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官员,只有自己先提高品德,才能通过言传身教,教化民众,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

德治思想对中华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今天,以德治国仍然是我国倡导的重要内容,道德建设不仅能净化社会不良风气,也能提升法治水准,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END.

我是博书君,更多精彩内容,关注我的账号:博书。看完文章,记得点赞和关注~


博书


克,从中剔除+长包的人。故,“克”字造字本义是:去除脓包,才能往好的方向发展。我们看,攻克、克服、相克、克勤克俭等等,都是“针对对方的毛病,去除之,才能往好的方向发展”的意思。

己,道路曲折,但遇到困难知道拐弯。绝大多数人的天生共性正是如此:任性发展,遇到麻烦,没辙了,才会拐弯。故,“己”引申为“自己”。十天干中,“甲”排第一,是最匹配,所以是最好;“癸”排第十位,是最不匹配,所以是最差;“己”排第六位,正处于中间位置,不好不坏,所以正是绝大多数人的客观状态。

因此,“克己”指的是:明知道自己不适合,与需求不匹配,就千万不能勉强较劲的由着性子走弯路。

现代社会,交朋友,找对象,找工作,都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决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兴趣、愿望做决策,一定要学会根据客观匹配的原则做决策。这才是“克己”的本义,也是聪明人的必然选择。

复,从两端趋向于中间范围走+尹。尹:遵照执行;故,“复”字的造字本义是:不管走任何道路,最终都要落到中间。中间,即符合客观需求。所以,复,强调的是殊路同归,归于符合客观需求。

礼,老慢讲过无数遍,造字本义是:符合天理的种种规范、规则。即,当前环境下,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最有利的公共规则、规矩,谁怎么做,谁就容易过得好。

所以,“复礼”指的是:当前环境下,既然如此做的人都过得比较好,那么,你还走什么弯路,不如也学着人家这么做。

因此,“克己复礼”的本义是:人要走得顺、过的好,就要消除自己任性走弯路的臭毛病(克己);怎么消除呢?当前大环境下,大家普遍怎么做最好,最符合大环境的需求,你也要学着怎么做(复礼),如此,必然少走很多弯路,人才能一辈子顺顺利利。

过去是几千年的农业社会,特征是绝大多数人祖祖辈辈固定在一块土地上生存,所以,克己复礼转化为礼法规矩森严,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好事,都容易少走弯路过得好。

当今是工作社会,绝大多数人都靠自己直接面对社会讨生活,所以,克己复礼应该转化为:做适合自己的事情,过适合自己的日子,如此,才能帮助绝大多数人少走弯路,过得好一些。


老慢


一提到“克己复礼”,必然会想到孔子。孔子姓孔名丘,公元前 551 年生于鲁国,位于中国东部的现在的山东省。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宋国贵族是商朝王室的后代。在孔子出生以前,他的家由于政治纠纷已经失去贵族地位,迁到鲁国。孔子自幼在鲁国受到周礼的熏陶,使他对周礼融会贯通。

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周礼名存实亡。春秋以来,大国称霸取代周天子的宗主地位,像齐桓公、晋文公等霸主,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说礼乐征伐已不自天子出。孟子形容那时的状况说:“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仅《春秋》记载,国君被弑者就有三十六人。西周是孔子的理想国,之所以是理想之国就是因为有周礼。孔子认为,礼仪乱了就是秩序乱了,秩序乱了当然天下就乱了。这就是孔子大声疾呼恢复周礼的原因。

“克己复礼”就是约束自己而返归于西周之礼,语出《论语·颜渊》。

原文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意思是:颜渊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己返归于周礼就是仁。一旦所有的人都约束自己而返归于周礼,全天下就尽归于仁了。对仁的追求完全取决于自己,难道还要靠别人吗?”颜渊说:“那么具体应当如何去做呢?”孔子说:“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颜渊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但我会遵照您的教导去做。”

朱子解克己复礼,其言曰:“克是克去己私。己私既克,天理自复。譬如尘垢既去,则镜自明;瓦砾既扫,则室自清。”


雪魄流光


关键点在礼!那么孔子的礼是什么呢?

春秋时代“礼”泛指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现在主要是,法律法规以及道德规范。

礼的作用是什么呢,怎么施行呢?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也就是说礼,是以和谐为主,但凡是讲和谐,或为私谐而和谐,不受礼的约束也是不行的。

再看“克"字,《说文解字》有“克制”,“克服”之意。克己也就是,克服自己的妄念,欲望,邪恶的观念。保持平静的心态,才能抵制社会上各种各样诱惑,回复到心灵的净化。

克己是内心修养的提高,是立身。

克己之后就能返回到“礼”的境界。

今天的经济社会,尤其是领导岗位的公职人员,如果能按照“克己复礼”这个思想,来对待自我,我想社会上腐败分子将大大地减少,社会,才会真正地越来越和谐!



牛朴块


对于“克已复礼”这句话我比较赞同钱穆先生的解释。

以朱熹为代表的宋儒对于这句话的注释是“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宋明理学一直坚持认为的“存天理、来人欲”的宗旨也正是由此而来的。

而钱穆先生对于朱熹的注释并不认同,他认为首先“克”更多的应该是“约束、抑制”的意思。“克已”则是约束已身的意思,并不仅仅狭隘的只是战胜自己的私意的意思。钱穆先生认为“下文‘为仁由己’,同一己字,皆指身,不得谓上一己字特指私欲”。对于这种看法钱穆先生举了人与人相处“仁者相人偶”的例子,认为“若立心行事,专以己身为主,不顾及相偶之对方,此乃一切不仁之本源,故仁道必以能约束己身为先。”

对于“复”字,朱熹注释“复,反也”,复,是反的意思。如“汤武反之”之反。礼在外,反之己身而践之。故克己复礼,即犹云“约我以礼”。而钱穆先生则认为此处的“复”应如“言可复也”之“复”,说的主要是践行的意思。

对于“礼”,朱熹认为礼为“天理之节文”,也就是天理的规范和标志;而钱穆先生则认为礼应该是“仁道之节文”, “无仁即礼不兴,无礼则仁道亦不见,故仁道必以复礼为重”。钱穆先生认为宋儒以“胜私欲全天理”解释“克已复礼”,大义相通,但多半并非《论语》原文之本义。

钱穆先生指出孔子所强调的就是“礼之内心即仁”。另外,克己复礼即是约己归仁。“归仁”偏重于内心的修养。“复礼”则多体现在处事之表象,并有工夫可循,最后从表象再反映出其意义。如果能约束自己的视、听、言、动能一一符合礼的要求,以礼来规范视、听、言、动也正是修养内心的过程。以此循环往复,不断修行,天下之大,凡所接触,全与己心痛痒相关,血脉相通,而“天下归仁”之境界,即于此而达。岂只在社会现行礼俗之细节处规行矩步,而便谓之“约礼”?

中华文明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随着时代的更迭,自身也在不断的适应和完善,其中虽然少不了历代文化大咖的推动,但与我们这个民族对待文化的态度是离不开的,传承、融合总是大于打倒、摒弃,我们的孩子还在诵读着两千年前哲人们对人生思考的诗文,这是多么难得事。

现在一提儒学,总是有人习惯性的喊打喊杀,好象不喊打喊杀就无以体现其思想的进步,特别是对于宋明理学对于人性的压迫。其实从历史的角度看待问题,每一件事物的兴盛都有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和背景。朱熹理学的兴盛与南宋偏安一隅、佛教兴起等关系密切,到了明朝理学的弊病开始为人诟病,王阳明的心学有了发展的空间。清朝的腐朽与西方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对比,促成了二十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保守与革新发生了激励的碰撞。


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全民素质提升问题一样存在,“克已”无论在任何情况都是教育的目标,而“复礼”中的“礼”可以是传统文化中以仁智礼义信为内含的外在表现,也可以是新文化所提倡的守初心、尽职尽责的优良表现。“克已复礼”的精神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摒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任何时候都不落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