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4 4000万字的《二十四史》浓缩成26句话,句句蕴含人生大智慧!


读史明智,鉴往知来!在中国五千年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古人发生了太多的事迹和故事,读史才得见古知今,明人心人性,让我们用更审慎的态度,以一种睿智和豁达之心,看待人生得失与成败。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由不同的历史学家和学者撰写的,又被各朝代列入正史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从第一部《史记》记述的黄帝起,至最后一部《明史》的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前后历时四千多年,总计四千多万字。

这么多历史巨著,全部读完可是个大工程。在此小编和大家分享其中最有哲理的30条名句,句句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快来看看,您最喜欢哪一句?

4000万字的《二十四史》浓缩成26句话,句句蕴含人生大智慧!

《二十四史》精选26句

4000万字的《二十四史》浓缩成26句话,句句蕴含人生大智慧!


义感君子,利动小人。——《晋书·符登传》

君子懂得的是义,而小人懂得的是利。对待君子应以义感化,对待小人则应该处处晓以厉害,以利来诱惑,以害来制约。

太刚则折,至察无徒。《晋书·周岂页》

过于刚直就会折断,极其明察就没有门徒。做人太清楚就没有从属,凡事不可太过。

为国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质后文。《宋书·江夷传》

治理国家的道理是给民以食物不如给民以信义,做人也得先讲诚信再谈其他。


4000万字的《二十四史》浓缩成26句话,句句蕴含人生大智慧!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不要小看任何一个人。

浊其源而望其流,曲其形而欲其直,不可得也。《后汉书·刘般传》

希望从浑浊的源头流出清澈的泉水,希望扭曲的形体有笔直的影子,这都是不可能的。凡事应该从源头抓起。


4000万字的《二十四史》浓缩成26句话,句句蕴含人生大智慧!


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后汉书·杨震传》

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所以人千万莫行恶,举头三尺有神明。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站在深潭边,希望得到里面的鱼,还不如回家去结网。空想无益,不如实际行动。

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应该像面临着深渊和在薄冰上行走一样提心吊胆,害怕得发抖,一天比一天更加谨慎。做事不要心存侥幸,小心驶得万年船。


4000万字的《二十四史》浓缩成26句话,句句蕴含人生大智慧!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人生在世,名利二字。当权时不要被名利冲昏头脑,隐退时也不要感叹世态炎凉,要学会优雅谢幕。

顺德者昌,逆德者亡。《汉书·高帝纪上》

顺应道德的人才会昌盛,不遵从道德的人必然灭亡。积累德行,人生的路也会越走越宽。

农,天下之大本,民所恃以生也。《汉书·文帝纪》

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是百姓赖以生存的衣食来源。农民劳作不易,这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在温饱线上挣扎,不要浪费粮食。


4000万字的《二十四史》浓缩成26句话,句句蕴含人生大智慧!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汉书·成帝纪》

有了过错,而不悔改,这才叫过错。人都会犯错,改了才会进步。

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汉书·食货志》

在寒冷的天气,人们不会去等待狐裘或丝绵做的轻暖的冬衣;人在饥饿的时候,不会去等待甜美的食物;人在饥寒交迫之时,也就不会考虑到廉耻之心了。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项籍传》

先出击就能制服敌人,随后应战只会被控制。


4000万字的《二十四史》浓缩成26句话,句句蕴含人生大智慧!


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三国志·魏书二十八·钟会传》

明智的人在危险还没形成时就能预见到,智慧的人在灾祸还未发生时就会有所觉察。人要学会居安思危。

患人知进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三国志·魏书二十七·王昶传》

担心的是人们知道前进却不知道后退,知道索取却不知道满足,所以才会有受困窘侮辱的过错,才会有产生悔恨的过失。做人要知进退,懂得知足常乐。

书籍之事,患人不好,好之无伤也。《三国志·吴书三·三嗣主传》

对于读书这件事,担心的是人们不喜欢它,喜欢它是没有什么伤害的。开卷有益,闲暇时常读书对人没有坏处。


4000万字的《二十四史》浓缩成26句话,句句蕴含人生大智慧!


成败相因,理不常泰。《南史·宋本纪》

成与败互为因果,世事不会永远太平安宁。

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南史·徐勉传》

把清清白白做人的品质留给后代子孙,不也是很厚重的一笔财富吗?

负薪救火,扬汤止沸,以暴易暴,与乱同道,莫可测也,后嗣何观!《旧唐书·魏征传》

背着木柴去救火,扬起沸水来止沸,用残暴来代替残暴,与原来的混乱同出一辙,其后果之严重是很难测的,这样下去,继前朝而为君的,给后代还有什么可显示的呢?


4000万字的《二十四史》浓缩成26句话,句句蕴含人生大智慧!


居官当廉正自守,毋黩货以丧身败家。《元史·刘斌传》

当官的人应该廉洁公正,坚持自己的操守,不要因为贪财而丧身败家。

成远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顾细谨。《明史·汤和传》

有长远打算的人不应为眼前的一点怨言而担忧,做大事的人不必顾及一些细微琐事。人眼光要放长远。


4000万字的《二十四史》浓缩成26句话,句句蕴含人生大智慧!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传》

用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服和帽子;以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兴衰和更替;以人作镜子,可以明白得失。


4000万字的《二十四史》浓缩成26句话,句句蕴含人生大智慧!


居高而必危,每处满而防溢。《北史·后妃列传》

居高位一定要有危险意识,东西满了就要防止它溢出来。

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后汉书·王符传》

聪明人舍弃短处,发挥长处,以此来取得成功。

君子立身,虽云百行,唯诚与孝,最为其首。《隋书·文帝纪》

君子在社会上立足成名,尽管需要修养的品行有很多方面,但只有诚和孝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