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在武術中,什麼是外家拳?什麼是內家拳?

墨語心言


第一種說法:少林為外家拳,武當為內家拳。第二種說法為內練一口氣的為內家拳,外練筋骨皮的為外家拳。我個人偏向於第二種說法。簡單的說就是外家拳剛猛,講究快,狠,準。力求一擊必殺。一力降十會。拳腳有力,招招狠辣。內家拳打7分防3分。出拳柔中帶剛。以氣代力。從外表看,練外家拳的強壯,練內家拳飄渺。當然國家已經把外家拳和內家拳的拳種基本上分開定義了。以這個為準吧,我不細說了,自己網上找一下











文明理性看傳武


中華傳統武術的外家拳是以外練筋骨皮為主的拳法,代表拳法有(少林五形八法拳,查拳,南拳

,華拳,大小洪拳…)。傳武的內家拳以練精氣神為主,行拳走勢以輕靈舒緩,發力以旋轉,纏絲勁力為主打勁力。代表拳法有(太極,形意,八卦…)。內練一囗氣,外練筋骨皮,是傳武內外二家拳法的分水嶺。從古到今內外二家拳法都以自己的密傳練法各自分門修練,以求得傳武功夫搏擊時勁力和能量的精進。

中華傳統武術的名師大咖對傳武的修練都是內外兼修,這樣才成就了一代武林崇師豪傑的武林傳奇。曾經的形意拳的G大師就是威震武林的傳奇名師。他即有外家拳法的兇狠威猛的拳法功底,又有三體式站樁帶來的內家拳的(氣沉丹田),的強大能量的爆發勁力(吋勁,鑽勁,抖力)。曾經G大師用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形意拳的崩拳,即有外家拳的兇狠威猛的剛勁,又有三體式樁功的(氣沉丹田)的能量聚集爆發力。 G大師一個墊步三丈八,打得敵手地上爬,也是充分利用了傳武內家,外家拳法的精華融為一體,整合二合一的勁力來制敵取勝,這也就是傳武界盛傳的一句行話,內練一口氣(氣沉丹田),外練筋骨皮。(身法步)它詮釋的就是中華傳統武術,內外二家其實是一家二兄弟,他們都是共同內外兼修,剛柔並濟,成就了內外二家共同修練拳法的傳奇,這就是中華傳統武術可以從古練到今,在現代社會,網絡時代繼續被髮揚光大。這就是小天使FB對在武術中什麼是內家拳,外家拳的回答。歡迎點評。





小天使FB


外家拳使用肌肉緊張發力。內家拳放棄肌肉緊張發力,用以心行氣驅動周身整體壓縮旋轉進行能量蓄髮。

肌肉緊張發力不用介紹,這裡只介紹內家拳的以心行氣壓縮旋轉的能量蓄髮。

我們先看一下肌肉緊張發力。肌肉緊張發力的實質就是渾身的每塊肌肉在其與骨骼的連接處之間通過緊張收縮的方式蓄髮彈性勢能,但是渾身卻沒有任何二塊肌肉的排列方向是一致的,這就導致了渾身每塊肌肉蓄髮的能量方向是不一致的,即肌肉緊張發力是無法同時在同一個方向上發出人體的極致能量和力量的。

更有甚者,如果渾身每塊肌肉同時緊張收縮,不但不能蓄髮出巨大的能量,反而會相互影響抵消。

以上就是說,肌肉緊張發力時每塊肌肉可以說是在各自為戰的,無法發出周身整勁。

外家拳與格鬥術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強調放鬆,即只讓腿腰胯部位的大肌肉群發力而儘量避免小肌肉群發力。在這種放鬆的發力發生中,腿腳壓縮生成腳蹬地的下行能量,以獲得地面給予的上行反作用力,然後再用腰胯的旋轉把上行能量發出。

即在肌肉緊張發力中,是利用身體部分肌肉的壓縮旋轉蓄髮能量的。技擊能量的大小主要取決於身體獲得上行能量的大小---------或者說取決於身體生成下行能量的大小。

這時我們就看出了肌肉緊張發力的另一個弊端,即只能用腿部的壓縮生成下行腳蹬地的能量,而整個上半身無法生成下行腳蹬地的能量。

而內家拳的周身整勁,就是要求周身整體--------包括上下半身------都要蓄髮出下行腳蹬地的能量,這樣,用周身整體生成的下行能量肯定要比肌肉緊張發力生成的下行能量巨大,所以內家拳獲得的上行技擊能量就比肌肉緊張發力更加強大---------這就是內家拳被髮明出來的原因。

用周身整體蓄髮下行能量的標誌就是內家拳的外三合。

外三合不是簡單地要求外形動作整齊劃一,走正步、體操、舞蹈都能夠達到外形動作整齊劃一的程度,但是這不是功夫。

外三合要求上半身的手肘肩要與下半身的腳膝胯共同地以統一方式運動,共同生成下行腳蹬地的能量,這個統一的運動方式就是周身整體壓縮旋轉(周身整體壓縮旋轉不在這裡介紹,感興趣的可以看我主頁文章)。這樣,內家拳的外三合就將肌肉緊張發力中每塊肌肉各自為戰的能量蓄髮方式改變為在體內只是上下運行的能量傳簇方式--------此為內家拳的根基:一氣之起落!

這一氣之起落形成的能量蓄髮,就是周身整勁。一氣之起落是由以心行氣壓縮旋轉生成的周身整體統一的能量蓄髮,將每塊肌肉各自為戰的能量流統一歸聚成為一種上下相隨的整體能量蓄髮,因此能夠蓄髮出比肌肉緊張發力更加強大的能量和力量。

因為周身整體壓縮旋轉是一個周身整體的動作,不像肌肉緊張發力那樣“有稜有角”,所以從外形動作來看是松的-----------內家拳就是在外表松沉的狀態下蓄髮出巨大的技擊力量的。這就是武禹襄先生說的“外表極鬆柔,內裡極剛強”。

而不明白內家拳原理的,就不懂怎麼用松沉生成巨大能量,就幻想用鬆懈去技擊。大家切記,外表的松沉是一種巨大的能量蓄髮的功夫結果,而不是習練過程。將松當作習練過程的,練出來的就必定是花架子!

用上半身生成下行能量,大家唯一能夠感覺到的方式就是坐著打鞦韆,這時上半身會通過壓縮旋轉的方式去儘量生成下行能量來使鞦韆運動。但是這種方式顯然是不能應用到實戰的。

內家拳是利用人體心肝脾肺腎這五臟的五行能量來控制周身整體壓縮旋轉的。不要懷疑五臟的能量,五臟能夠運行並且實現生理機能,都是依靠能量來完成的,這個能量在肌肉緊張發力中不能感覺到,而內家拳就是要習練出這個內裡的五行能量---------這就是內家拳強調返璞歸真的原因-------而這種用心腎交合水火相濟的五行能量控制周身整體壓縮旋轉的能量蓄髮方式就叫以心行氣、以氣運身。這就是太極拳的內功。

以心行氣習練到一定程度,能量在經絡中傳簇,就會形成一根能量筋,人體好像木偶一樣在這根能量筋的驅動下運動,這個過程就叫易筋換力;能量筋中的能量會內斂入骨,外漲入皮毛之下,此為漲筋騰膜,抽筋拔骨,就是易髓。

心肝脾肺腎的五行能量中最主要的就是心腎交合水火相濟的能量,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心力。心力習練強大後,能夠實現心肝脾肺腎相抱,是為中定,而外部的周身整體壓縮旋轉是為收身,這就是楊露蟬先生說的內中定外收身。

最後用陳長興先生的話結尾:人體內有五臟六腑,外有筋骨皮毛,合一而為太極!

對內家拳感興趣的可以看我發的小視頻,裡面以內家拳論為依據系統介紹了內家拳的起源、演變、發展以及習練方法。


傳統太極拳形意拳


拳本無內外之分,這在民國時期武術大師孫祿堂先生的著作中已有定論。作為世所公認的精通三大內家拳的武術大家孫老先生為什麼說拳無內外之分,請仔細閱讀孫老先生的著作。

那麼倒底有沒有內家拳?答案是肯定的,有。那麼哪一家的拳術叫內家拳?答案是松溪派內家拳。

真正的有明文記載的“內家拳”一名,首見於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黃宗羲撰寫的《南雷文案 王徵南墓誌銘》中記載:“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搏於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謂內家者,以靜制動,犯者應手即僕,故別少林為外家,興起於宋之張三峰。”黃宗羲之子黃百家曾師從王徵南學習內家拳,黃百家在《學箕初稿 王徵南先生傳》中記載了:“張三峰既精於少林,復從而翻之,是名內家。”並且詳細記載了內家拳的拳理拳法。清史稿中也有王徵南的記載。

內家拳是一個拳種,他有完整的理論及習練體系,並有自己的傳承譜系。這些都可以從以上文獻中看到。後人把內家拳無限擴大,把一些從傳承上與內家拳傳承譜系無關的也納入內家拳的範疇。中華武術博大精深,本無內外之分。孤陽不長,孤陰不生,拋開外家談內家和拋開內家談外家都是不可取的。


扁舟一葉水平流


內家強調軟慢柔圓,外家則相反。其實不應這麼說,青少年多練肌肉、強體魄,過渡到老年時再以軟慢柔圓為主。其實比武打擂不是絕大多數人追求的目標(他們也都明白),強身健體、終身平安才是大福大貴。


1589798


筋骨催動擊打為主為外,氣血催動周身六合為內。


揚州心意


什麼是外家拳?什麼是內家拳?,

古人把拳法拳理與功法功理一致或基本一致,強調內功鍛鍊和內勁運用為主的拳種稱為內家拳;內家拳的主要代表有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等。內家拳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用陰陽原理(即現代聽說的辯證法方法論)來編排拳法、功法,使拳、功、理三合一。外家拳是以練肌肉力量或力量與內功兩者兼修的拳種,如少林拳、洪拳、長拳等大部分拳種,拳法與功法結合的不緊密。內家拳是在外家拳的基礎是發展而來的。

內家拳與外家拳在拳法、拳理、拳風上都有顯著不同。外家拳的拳法以走直線為主,內家拳拳法則是走圓走弧。外家拳是外力或外力與內勁結合運用,講究的是剛猛迅速,"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內家拳是純粹的內勁的運用,不求外力,講究的是以靜制動、剛柔相濟。內家拳為什麼不要求快?這與內功達到一定層次容易自傷即武學中的走火入魔有關,“慢養氣,快傷身"。這裡不便論述。(想了解更多內容,可看拙作《太極拳內功的物理和生理原理》,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網購或掌閱科技電子書,網址icon太極拳內功的物理和生理原理-戴景烈-運動體育 )。


江邊垂釣301


以拳入道,明白德道理法的真實意思的人練的拳當屬內家拳。健康,高壽,善說理是其表現。一代武術名家呂紫劍練的八卦掌應屬內家拳。


小太極猴劉永明


注重內養.內壯養氣的功夫,或重用筋骨力的拳術為內家功夫,即便你練的是太極.形意八卦所謂內家拳你沒有養氣的功夫出不了丹田勁一筋骨力也只能是外家拳了。外家拳用的是笨力,肌肉力,不注重養氣的功夫為外家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