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台风战机和苏35战机哪个更厉害?

业余自媒体选手


首先,这两种战机并没有直接交手对抗过,两者的实战记录也都不多,性能展示也多出现在航展和军火商的宣传视频中。到底孰强孰弱,真实的性能参数也无从得知。作为爱好者只能从侧面聊聊了,希望有所帮助。

印度苏30MKI演习狂胜英国”台风“



15年的时候出过一次不大不小的新闻,当年7月底,印度空军的苏30MKI应邀前往英国参加”彩虹4“军演,在近距离格斗中苏30MKI取得了12:0的疯狂战绩!英国方面则极力予以否认,认为为了照顾印度的雷达关机保密要求,”台风“在对抗中主动暴露了自己的位置,以便演戏正常进行。一时间众说纷纭,嘴炮不断。苏30MKI其实可以视作最早期版本的苏35前身,苏35在此基础上继续增强了数据链等信息化设备,更换了更大功率的矢量发动机。如果演习结果有效,苏35当然更有把握”吊打“台风,玩笑开过了,接着聊。

实战情况,苏35经验更为丰富



台风战机唯一的实战记录诞生于2011年4月的利比亚战场,在已经彻底夺取了制空权的情况下用宝石路Ⅱ摧毁了一辆坦克...(不用怀疑北约行动中对制空权的掌控能力)。没了,就这么点战果……

苏35的实战记录更是无处可查,但是在叙利亚战场,俄军苏35是实打实的投入了战场,4架苏35甚至出厂后直接奔袭上万公里前往叙利亚,叙利亚战场的上空可不简单,美军、以色列、土耳其多国战机盘旋、电子环境极其复杂,俄军苏25甚至被数次击落,可以说苏35在关键时候的出现,替俄军顶住了压力!

军火市场,苏35小胜,前景光明



台风战机外销的道路一直不顺,美国的阻扰或是最大因素

2011年,日本航空自卫队采购案败给F35……

2012年,印度空军采购案败给“阵风”……

2013年,韩国空军采购案败给F35A……

2013年,阿联酋空军采购案败给“F-16”……

苏35战机虽然目前只有中国采购进口,但作为“侧卫”系列的终极版本,老客户的升级换代需求旺盛,未来军火贸易的潜力可观。


军武动态图


台风是双中推中型战斗机,空重11吨,最大起飞重量23.5吨,使用两台EJ200发动机,军用推力6吨,最大推力9吨;内部油箱容量5吨,在携带3个1000升副油箱情况下,最大作战距离1389公里(750海里);空战推重比1.15,爬升率达到318m/s,翼载荷312公斤/平方米。

苏-35属于双大推重型战斗机,空重17.2吨,最大起飞重量34.5吨,使用两台117S发动机,军用推力8.8吨,最大推力14.5吨,内容油箱容量达到惊人的11.5吨,因而不需要外挂副油箱就可以达到1580公里的作战半径(空战15分钟);空战推重比1.13,其爬升率为280米/秒,翼载荷408公斤/平方米(50%燃料情况下)。

台风战斗机最牛逼的还是EJ200发动机,个人相当流口水,要是歼-31能有这样的神器就完全敢称四代战斗机。该发动机属于第四代航空发动机技术范畴,基础非常好,零部件数量比F404少1/3以上,甚至增推30%使推力达到大推水平的12吨早在2011年就实现过,只不过油耗率和成本等因素考虑,未进行实用化,魔改增推潜力很大。

苏-35使用的117S则是属于典型的三代半魔改型发动机,在AL31发动机基础上利用AL41的部分技术进行魔改,但是其TVC矢量系统结合的相当不错。除了改善机动性能之外,苏-35使用TVC矢量技术与飞控相融合,解决了苏-27平台滚转性能差、超音速配平压力大,机动性能下降等固有缺陷,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终极侧卫”。

值得一提的是苏-35飞控、火控、推力控制的“飞火推一体化”飞控系统非常出色,与TVC矢量控制技术的完美融合,依据KnAAPO资料称,苏-30MKI等机型上的TVC矢量控制系统,机载计算机下达相关控制指令后,发动机动作筒接收后,动作筒完成相对应转动,推力进行相对应调整,总共需要1.5秒左右的反应时间。而苏-35进行一体化飞控之后,机载计算机可以根据飞控系统进行提前判断,推力控制系统可以进行提前准备,两者可以进行无缝对接。这也是苏-35可以进行一系列为所欲为的超机动动作的最重要原因,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一直强调要实现“飞火推一体化”设计。

如果两者进行对比的话,台风最大优势实际上是设计理念的优势。台风的设计年代要比苏-27平台晚了十年,它实际上是苏联的米格1.42一个时期。在苏-27的那个年代,空战理念是追求能量的保持,注重高亚音速状态的连续机动能力,所以在苏-27和F-16气动设计上可以看到很多相视之处,都是采用中等展弦比梯形翼,都采用机身大边条和翼身融合技术,低速性能和稳盘性能非常突出。

但是到了80年代,空战理念转而向注重跨音速和瞬时机动性能方面倾斜,注重跨音速区间的战斗,注重瞬盘性能和高攻角性能。那个时期,鸭翼布局开始流行(F-22的ATF计划最初也是全鸭翼布局,但是美国在80年代后期更改指标书,把隐身指标提高100倍之后,转而常规方案)。相比较之前空战,跨音速性能突出在抢占发射阵位上有较大优势,加上瞬盘性能和高攻角优势,在抢占先手攻击上优势明显。这就是现代空战理念,抢占先手攻击,先射为敬,逼对方进行大机动动作进行规避,即使没打中也会损失大量能量,而自己在下一轮交手中建立起能量优势。再加上现代技术发展,热成像导引头的第四代格斗导弹抗干扰能力极强,号称“锁定即死”。欧洲三鸭子,实际上美国的F/A-18E/F和F-35也是体现这种趋势变化

但这是同级别较量,空战还有句话就是重型为王。超音速机动有利于抢占超视距导弹发射阵位,瞬时机动和高攻角性能有利于格斗中先手攻击,构想很美好。但是重型机尺寸优势,其在雷达尺寸和功率的优势,可以一力降十会,进行先锁定、先攻击。台风雷达直径70cm,对比苏-35的一米级雷达看似只有30cm直径差距,但是算面积进行平方的话,就是差一倍。在技术水平相差不大情况下,功率和面积则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虽然最新的台风T.4批次已经按照AESA的Captor-E雷达,但是要知道歼-11B的1493雷达都可以压歼-10C的AESA雷达,而歼-10的雷达尺寸和T/R单元数量丝毫不差台风,这种情况下,苏-35上的雪豹雷达本身功率极其惊人,台风在这方面恐怕凶多吉少。

这种情况下,重型战斗机可以进行早发现目标,进行调整自身飞行姿态,抢占有利发射阵位;早锁定,来几发超视距弹先射为敬,即使没打中,也可以比对方进行大机动规避,先压一压对方能量;等到双方进行狗斗肉搏环节,卧槽,苏-35是个机动性能不亚于任何轻型战斗机的主,即使拼瞬时机动,对方也有TVC矢量这个可以大幅度改善机头指向性能的玩意。所以在我国去年的金头盔比武以及天鹰杯对抗上,歼-10系列在于歼-11B进行的空中对抗中,全军覆没……台风可能不是歼-10,但苏-35也不是歼-11B,空战还是重型为王,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五岳掩赤城


你说的更厉害是指空战对抗谁能打得过谁?还是指多用途能力呢?

如果是指空战,那Su-35还是有很大优势的。

EF-2000(Eurofighter Typhoo),是欧洲战机公司(Eurofighter GmbH)于1979年启动研发的一款双发动机、鸭式布局的中型战机。

EF-2000战斗机

鸭式布局有个明显的好处就是抬头力矩大,增升效果好。所以利于短距起飞,瞬时盘旋能力强。由于鸭翼产生的脱体涡流可以延缓主翼附面层的脱离,所以大迎角机动性显然比常规布局好。大三角翼在超音速下减阻效果也比较好。所以欧洲的台风、阵风、JAS-39、中国的歼-10,歼-20纷纷采用鸭式布局。

但不管怎么说,EF-2000的设计代表的是1970年代末的水平,与后面不断优化成为Su-27完全体的Su-35比,还是有差距的。Su-35装上了矢量发动机后,瞬时盘旋能力和超音速阻力配平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得到改善,所以EF-2000鸭式布局带来的瞬时盘旋优势也没了。虽然航展上各种过失速表演并没有什么实战价值,但背后所要表达其实是这款战机出色的大迎角失速性能和亚音速机动性。

再说说雷达。目前大多数的EF-2000配备的还是老旧的Captor雷达,采用的还是机械扫描的多普勒脉冲体制,与Su-35的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还是有不小差距,不论是雷达体制上还是发射功率上,因此战场的制信息权都会被压制。所以这种配置的EF-2000对上苏-35基本没有获胜可能。

Captor雷达

雪豹-E雷达

不过如果EF-2000配上最新的Captor-E有源相控阵雷达和“流星”远程空空导弹的话,EF-2000对上Su-35倒是完全有翻盘的机会。凭借Captor-E更远的探测距离,和流星超远的射程和超大的不可逃逸区,完全有机会在远距离把Su-35干掉。

Captor-E采用机械旋转+AESA的体制,将雷达的覆盖角度从通常的机头120°提高至180°。相比于雪豹PESA,数字波束形成的Captor在增益和多波束能力更强,因此可以获得更远的探测距离和更强的目标处理能力。

Captor-E雷达

PESA和AESA的差别。由于PESA发射机发出的电磁波要经过移相网络和移相器,而数字波束形成的AESA是直接在各个TR上进行功率发射,因此内部插入损耗上PESA比AESA大得多,即便同等发射功率也是AESA探测距离更远。

流星空空导弹。这是世界上第一款采用冲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空空导弹。由于采用冲压体制,使固体燃料不用自带氧化剂因此能量密度更高,利用超音速下压缩后的空气中的氧做氧化剂,从而大大延长点火时间和动力段飞行距离,使不可逃逸区大大增加。该弹弹径只有178mm,长3.7m,但却拥有200km以上的最大射程和100km的不可逃逸区。这个优势对比Su-35的R-77不是一点半点了。


宣仔


苏-35胜出一层楼,台风是一种双发中型战斗机,苏-35是双发重型战斗机。一般来说,在没有代差的情况下,重型战斗机为王。迄今为止台风战机与苏-35没有过直接交手,但在2015年,台风战斗机曾经与印度空军的苏-30MKI有过一次较量,印度空军赴英国参加彩虹-4演习,在模拟交战中,印度的苏-30MKI对台风取得12:0的疯狂战绩。尽管这个战绩存在很多疑点,但可以从一个角度窥探苏-35和台风的差别。

“台风”战斗机是继欧洲“狂风”之后又一次欧洲国家携手打造的先进战斗机。在应用大量先进科技的情况下,“台风”战斗机可已经成为了最优秀的四代半中型战斗机。“狂风”战斗机的空重被严格限制在11吨级别,但是却使用了两台军推89千牛的EJ200发动机。凭借优秀的发动机和鸭翼设计,台风战斗机的推重比达到了接近1.2的水平,战斗载荷下翼载荷仅有350千克/平方米。

相比之下,俄罗斯的苏-35战斗机虽然使用了两台在AL-31F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117S涡扇发动机,使用TVC矢量技术与飞控相融合,最大推力86千牛,加力推力142千牛,设计使用寿命4000小时。但是最大起飞重量从苏-27的16.7吨增加到18.8吨。 并且加固结构增加了重量,较重的机体设计使得其推重比只达到了1.1左右,战斗载荷下翼载荷接近370千克/平方米,虽然有利于高速截击,却不适合低速缠斗。台风战斗机在不使用矢量发动机的情况下就具有优异的超机动性能,得益于良好的机身设计,不但维持高速优异操纵性、也具有很好的缠斗能力,特别是高速高过载缠斗。相比于同样都是号称第四代++的苏-35战斗机,欧洲“台风”在动力和机动性上占有不小优势。

在航电设备方面,欧洲“台风”拥有大优势。俄罗斯的航电设备则低人一等,苏-35的雷达由苏-27全套重量高达980千克的N001型雷达,升级为雪豹型相控阵雷达系统,俄方宣称探测距离可达到350公里,能同时处理40批目标,但该雷达是一种无源相控阵雷达,技术水平并不高,只是依靠强大的功率孔径得以实现看似不俗的纸面性能。

而早期版本的台风战斗机使用的是ECR-90雷达,扫描距离达到了150公里,识别距离为80公里,基本上将平板缝隙阵的潜力压榨到了极限。台风T3批次已经装备“捕手-E”有源相控阵雷达和高速数据网络,采用1500个主动收发模块,具备SAR合成孔径雷达能力,其扫描能力和抗干扰能力超过苏-35的雪豹型无源电扫描阵列一个时代。

台风战斗机在研发初期的作战目标,就强调要全面压倒当时的苏式战斗机,包括苏-27,米格-29系列等等。等到俄罗斯拿出了苏-35战机以后,台风才找到了对手。这两款战斗机总体水平相当,但考虑到苏-35是重型战斗机,最大航程3600公里,苏-35的总体作战能力还是要比台风高一点点,这也是为啥空军特别痴迷双发重型战斗机的原因之一。


科罗廖夫


这样对比当然是没有可比性,武器不是用来比的,而是实战对抗出来的。EF-2000台风战机和苏35,两款战机摆这里你能知道谁更强?有数据也不能推出谁更强。

苏-35重量大,翼载更强,而空战一个关键指标是瞬时机动性能,有鸭翼的台风战机在近战时是很恐怖的,有可能胜过苏-35。

但也不能说苏-35就一定是弱势,高手过招是招招致命,谁第一个漏出破绽,谁就会被击落,尤其是在两者差距非常小的情况下。EF-2000在近战格斗指向上优于苏35,但苏35在持续机动和翼载性能上优于EF-2000,即便这样也不能判断孰优孰劣。

空战态势瞬息万变,任何一个细节都会导致被击落,相反如果没有抓住机会,就算你驾驶的是F-22也不一定能击落对手。

海湾战争中米格-25差点干掉F-15就是一个案例,这还是二代直接威胁三代机,如果是EF-2000和苏-35这样同级别的战机对抗,那考验的是飞行员和整个空防体系。


深空电报


综合来说,自然是苏35更强。一个是重型战斗机,一个是中型战斗机。

一、从雷达来说:

苏35使用“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雷达尺寸大,探测距离和性能相当可观。

对RCS 3平方米目标探测距离350-400公里,可同时跟踪30个目标,并打击其中的8个。

而台风现役型号还在使用ECR-90脉冲多普勒机扫雷达,3平方米目标探测距离120-150公里,雷达性能比苏SU35差。

虽然一直说要换装有源相控阵雷达,但欧洲的效率实在太差,不知何时才能全面换装。

二、航电系统:

台风是衍射平视显示器(HUD)+3个多功能显示器(MFD),苏35是反射式平显+多功能显示器,略差一些。

但苏35有光电探测系统(IRST),机头两侧、座舱后面还有光学孔径系统(EODAS),综合态势感知能力强于台风。

三、发动机:

台风有两个EJ-200中推,双发加推力1800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21吨,推比1:1。

苏35有两个117S大推,双发加推力2912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35吨,推比1:1.2,还带三维矢量喷管,具备超机动性,据说可以实现超音速巡航。在发动机上苏35占优。

四、机载武器:

苏35载弹量9吨,能发射Kh-29反舰导弹、KH-59巡航导弹、KH-31反辐射导弹与KAB-500、KAB-1500等制导炸弹。

还有射程400公里的KS-172超远程空空导弹以及R-27增程、R-73、R-77等。

台风载弹量7.5吨,能携带AIM-120、流星中程空空导弹,AIM-9响尾蛇、IRIS-T近程空空导弹等。还有ALARM反辐射导弹、企鹅空地导弹、鱼叉反舰导弹等。

武器上来说,苏35做为重型战斗机,显然更有优势。

五、航程和速度:

苏35航程4000公里,作战半径1580公里,台风航程2900公里,作战半径1380公里。苏35最快时速2.35马赫,台风最快时速2马赫,苏35完胜。

综合来看,台风是为了拦截苏联的战略轰炸机,强调高空截击性能,苏35是多用途战斗机,攻守更全面,苏35比台风更强大。


和风漫谈


台风战斗机和苏35战斗机真有可比性。因为它们都是空优战斗机,以抢制空权为第一任务,其次才是多用途。

最早看到台风还叫EFA战斗机,当时定位四代战斗机,和法国阵风,瑞典鹰狮,都叫四代,除隐身之外的最强战斗机,任务就是防止苏联进攻,后来自己降到三代半,因为前面有F22。随着时代发展,三代战斗机都在提升,都成了三代半,侧卫也不例外,出来了苏35,三代战斗机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台风是中型机,是为欧洲而生。侧卫是重型机,是为进攻欧洲而生。从外形来看,还是苏35漂亮,弧线优美,丽质天成,很多人包括我,因为喜欢侧卫的外形而喜欢战斗机。侧卫高高大大,仰视天空,俯瞰大地,雄鹰展翅恨天低。台风看起来有些堆砌,飞机如其名,好像台风刮来的。尤其是进气道,方方正正,而且在吊在身下,看着不协调。因为是空优战斗机,鸭翼和主翼离得比较远,好像挡住了下方的视线,看着有点儿堵。虽然样子感觉不好看,在没有歼10的年代,我们还是很羡慕的。

再说动力,台风动力强于苏35。台风动力来自于罗罗公司,A200推重比达到9,苏35只到8,来自土星公司。从材料和工艺上,A200也领先。机体寿命,A200到了8000到1万,而AL31或者AL41,据说到了4000小时,如果飞机全程用下来,成本是比较高的。因为单价台风大约在9000万美元左右,苏35在7000美元左右,不过因为飞机而异,三哥老是摔机不算。至于机动,灵活性当然是苏35,因为有矢量喷管支撑。而A200因为动力足,据说台风能够超音速巡航,只是不知道多长时间,如果算起来。当今世界能够超音速巡航的只有F22和台风了,和可能的歼20小超音速巡航。

至于导弹和电子系统应该台风更强,因为都和电子技术有很大的关系,欧洲和美国是相通的。而俄罗斯就比较落后了,不过台风的相控阵雷达虽然是主动的,但开始机械扫描雷达。而苏35的雷达是无源相控阵,水平都差不多吧。

现在战斗都是系统作战,战斗机是个节点,都不是单打独斗,不能单独说谁厉害。这个符合水桶定律。战斗系统需要全面发展,如果有短板,必须努力赶上。而这还只是兵器系统,小到人机共享,大到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是综合国力的体现,国力强才会大发展!但是还必须有答案,判断哪种飞机更强!我当然要判断,近距格斗苏35厉害,逃跑或追赶台风厉害,中距格斗半斤八两,苏35看得远,台风看得清,综合能力苏35更强!因为咱们装备有35。更因为中国和欧洲不是对手,而是朋友。中国对手只有美国,希望美国也不是我们的对手,因为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


大志远思想空间


台风和阵风,鹰狮并称欧洲三雄,是欧洲航空工业的顶峰之作;而苏35作为俄罗斯现役最先进的战机,号称性能仅次于苏57。二者皆是三代机中的佼佼者,要是在同一片空域撞见,哪个更强?
图:欧洲台风战机

小兵觉得,苏35战斗力比台风更强一些。
图:俄罗斯苏35战机

不妨比较一下台风和苏35二者的基本性能数据。空重:11000KGvs17500KG;最大起飞重量:23500KGvs34000KG;外挂:11个外挂点,最大挂载7.5吨vs12个外挂点,最大挂载8吨;发动机:2 台EJ-200加力涡扇发动机vs2台117S矢力发动机;最大推力:2*60千牛vs2*145千牛;最大飞行速度:2马赫vs2.2马赫;航程:2900KMvs4000KM;机载雷达:脉冲多普勒雷达(后期换CAESAR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vs Irbis—E(雪豹)型相控阵雷达系统。
图:雪豹 -E型无源相控阵雷达系统

图:117S矢力发动机


从这些基本数据中可以看出,苏35在载弹量,航程,发动机推力,机载雷达以及最大飞行速度等关键指标上都领先于台风,所以苏35的战力应该是要胜过台风的。
图:苏-35机舱内部图

当然,台风作为欧洲优秀战机,也有它的优势所在。比如,台风的航电系统是要优于苏35的。电子技术本身是俄罗斯的短板,苏35虽然采用了玻璃化座舱,配备两块大型显示屏,但质量不如欧洲的同类产品。
图:苏35展示优异机动性能





兵者诡道也


“台风”战斗机与苏-35战斗机,这两款欧洲与俄罗斯的顶尖四代战斗机,有着相似的吨位和体型,但这两款战斗机不管是设计设计还是武器装备的规格上完全不同,比较起来比较困难,但如果非要拿二者进行比较的话(单单武器武装部性能)方面来看,还是俄罗斯的苏-35战斗机更为出色。

那么我们就使用国际上通用衡量战斗机性能标准,从空中机动性,机载雷达设备或航电系统,和挂载的空战武器系统这三个方面来大概的比较一下。首先,空中机动性,俄制苏-35面世的时间比较晚,该机最终定型的时间要在21世纪了初期了,所以得益于该机的后发技术优势,该款战斗机在空中机动方面,下足了功夫,虽然仍然采用翼身融合的常规气动布局,但由于采用了推重比达到了将近9等级的AL-31F发动机改型版本和矢量喷管的组合,也赋予了苏-35战斗机无与伦比的空中机动能力。

而“台风”战斗机出现的要早一些,加之欧洲航空发动机水平并不比俄罗斯好多少,所以使得“台风”战斗机装配的RB199-122加力涡扇发动机并不领先俄罗斯,其发动机的推重比也只有8这一等级,在其空中机动上处于下风。

其次就是机载的雷达和航电系统,"台风战斗机主要机载设备是由GEC-马可尼公司的研发生产的ECRECR-90脉冲多普勒雷达,与苏-35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其科技含量不在其一个等量上,苏-35机载雷达实力完全碾压,但虽然“台风”战斗机的机载雷达不行,但凭借其欧洲航空电子的先进程度,航电系统上也是可以进行一定的弥补的。

最后就是机载的空战武器系统了,“台风”与苏-35战斗机能挂载的空空武器类型上基本相同,且武器性能上也基本相同,只是其“台风”挂载的空空导弹的相关性能相较于苏-35战斗机能挂载的上还有一定的超出。但综合比较下来,还是苏-35战斗机较为出色。


航空君


苏联解体后,美国一支独大。美国战斗机继续冷战的余温,以隐身技术为核心,以超视距作战为主导,也注重机动性。

西欧和俄罗斯在空战理念上略有不同。俄罗斯继续苏-27的第三代战斗机理念,重视机动性。在航电技术落后西方的情况下,也是无奈之举。发挥自己在气动、动力方面的优势理所当然。

欧洲战斗机台风在设计之初目标就是为了抗衡苏-27。但是还要兼顾多用途性。

瑞典萨博的鹰狮采用鸭式布局是因为资金少,本身对于鸭式布局比较熟悉,满足瑞典对于短距起落的要求。

法国达索的阵风采用鸭式布局,是为了克服无尾三角翼的缺陷,提高机动性。特别是在自己的发动机稍微落后的情况下。凸显了幻影2000的急就章。幻影2000之前想研制一款可变翼战斗机,类似狂风的截击机,但是放弃了。

英国在80年代开始发展未来战斗机的时候,注重敏捷性。英国宇航的创新性比较好,台风战斗机主要基于英国EAP技术验证机。既要满足超视距作战能力,也要有近距离格斗能力。既要有超音速机动性,也要有高升力机翼(低翼载)和高推重比。

德国(当时是西德)和意大利属于北约前线国家,对克制苏联战斗机有迫切需求。1987年的巴伦支海事件和1989年苏-27亮相巴黎航展,眼镜蛇机动技惊四座。台风计划受到的主要限制就是缺钱。德国因为统一花费太大,差点退出该项目。

欧洲台风战斗机对机动性要求比较高,在航电技术上领先俄罗斯。各方面性能比较均衡,没有短板。而且性能也在逐步提高,升级潜力大。如果采用推力矢量发动机和相控阵雷达,性能将会进一步提高。

苏-35在提高性能上没有多少余地可供选择。只能是更换矢量发动机,增加推力。换装相控阵雷达,提高多用途性能。空战性能的提高主要还是在机动性上。苏-35已经基本上达到苏-27在非隐身战斗机的极限。能采用的办法都用上了。

如果台风和苏-35进行空战,台风不会输给苏-3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