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你認為金庸筆下的戰役中哪場最為精彩?

鄭道慶


金庸筆下驚天地泣鬼神,排在第一的戰役是:韋爵爺麗春院獨佔六美。這是一道送分題,不接受反駁。細節咱就不探討了,我都這麼大歲數了......

排在第二位的是:江南七怪雨夜戰黑風雙煞。

如果不開韋小寶的玩笑,這一仗應該是金庸作品裡排在第一的戰役。其實江南七怪的武功比較菜。他們在蒙古教了郭靖十幾年的武功,在這期間,他們自己也沒閒著,自身也提高不少。但即便是這樣,在射鵰裡也只能排個末流。實力不如趙王府裡彭連虎、沙通天、靈智上人這幾個打醬油的。反正群毆也能打過歐陽克。把時間推到十幾年前,故事的開篇,江南七怪的武功更要再降一個臺階。

江南七怪的武功屬於江湖人一腳門裡一腳門外。在嘉興本地,屬於地頭蛇、黑社會的性質。

黑風雙煞的武功要高出江南七怪一截。但兩口子加一起,也就是全真七子的水平。也就是兩個歐陽克的能力。跟黃藥師這些人沒法比。

梅超風、陳玄風也就是三流選手,江南七怪屬於五流。但他們這場對決是相當震撼的。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狠。用兩個字來形容就是:兇險。用成語來形容就是:毛骨悚然。

金庸筆下的戰役有的給人感覺是壯烈,就像蕭峰大戰聚賢莊。有的給人感覺是氣勢磅礴,就像張無忌決戰光明頂。有的給人感覺瀟灑飄逸,就像鳩摩智單挑少林寺。但江南七怪雨夜大戰黑風雙煞給人的感覺就是:恐懼。很嚇人。年紀大的,像我這種70後的空巢老人,小時候看83版射鵰,對這段印象極為深刻。

當然,電視劇能拍出這樣的效果,還是因為有原著的基礎。原著寫的就是如此。

這場戰役沒有客套、沒有過渡,不留餘地、上來就是性命相搏。兇險程度略微能與之相比的是周芷若練成九陰白骨爪,在少林寺腳下的民居里偷襲張無忌和趙敏。那郡主娘娘剛出場的時候多牛啊,先滅少林後滅武當的,讓周芷若兩個起落給嚇哭了。當然,這你得看書,電視劇估計沒這情節。

排在第三位的應該是六大派圍攻明教了。

我為啥不說決戰光明頂呢?因為這段書的好看是從張無忌跟著峨眉派上路,在大漠宿營就已經開始展開。大漠的那種孤寂,滅絕師太望著篝火那種壯烈......然後一直到張無忌被刺傷,奄奄一息的說:殷六叔我時時想念您。這是一大套。


何老師私人訂製


我是小茶,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在我看來,金庸筆下最精彩的戰役一共兩場。

第一場∶少室山大戰

這一場戰鬥本來的主角是蕭峰,蕭峰也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去上少室山,本來蕭峰以一敵三,面對慕容復,遊坦之,丁春秋三人的圍攻,雖暫時不落下風,但久戰必敗,但為了救阿紫,蕭峰無所畏懼。但半路殺出的虛竹改變這種局面,三兄弟少室山結義,分別抗敵,一下子解了蕭峰的圍。蕭峰專挑遊坦之,段譽對抗慕容復,虛戰大戰丁春秋,三人由此名聲大噪。

除此之外,這場大戰中還有蕭遠山,慕容博,掃地僧的身影,這些人物也由此現身,天龍中的高手悉數現身。

第二場∶重陽宮大戰

這一場戰鬥是楊過斷臂之後立威的第一場戰。起初,戰鬥的主角是小龍女,當小龍女收到金輪法王,瀟湘子,尼摩星等人的圍攻而不敵時,楊過從天而降,以一敵眾,在小龍女的幫助下,一一打敗眾人,甚至金輪法王也命喪於此,這場戰鬥,也讓楊過開始跨入一線高手的行列。

金庸先生的小說中,令我最印象深刻的便是這兩次戰役。




北枳謠


金庸筆下爭鬥場面雖多,我認為最精彩的還是襄陽之戰。別的爭鬥場面都是武林爭霸,襄陽之戰卻是正八經的兩軍對磊。對南宋而言,就是賭國運之戰。漢人各路江湖門派,各路武林人士齊聚襄陽做最後一搏,蒙古大汗也親自出馬。當寫到郭靖頂盔貫甲,騎小紅馬,使雙槍一路衝到蒙哥面前三招擊斃四名蒙古悍將,蒙古兵將在皇帝面前竟然不敢上前爭鋒。象不象當年長坂坡的趙子龍,書中寫到:天空萬里無雲,一輪如血的紅月亮掛在天邊,一絲風也沒有,地上卻是十12萬人在治血撕殺,黃蓉立在城頭神情闇然,想襄陽怕是保不住了。我不由想到了毛主席的《憶秦娥,婁山關》中的馬蹄聲碎,喇叭聲咽,蒼山如海,殘陽如血的大戰慘烈的場面。襄陽之戰中黃藥師用二十八宿大陣衝擊蒙古軍陣救郭襄,蒙古兵用挖坑藏在地下伏擊宋軍,兩邊都顯示了極高的軍事素養。高手和高手過招才精彩。仗打到關鍵時刻楊過和小龍女白衣飄飄如神仙飄進戰場聯手擊斃金輪法王救出小郭襄。楊過一人站在七匹飛馳的馬背上,獨臂高舉一面著火的大旗衝向蒙古皇帝,衣袖一揮,一杆長矛飛出便斃殺一員蒙古將領,一直衝到蒙哥跟前,兩軍十幾萬人竟然都緊張到忘了撕殺。最終飛石擊斃蒙哥,襄陽城下,一戰天下聞名。各位可以腦補楊過縱馬衝鋒的英姿。金庸小說中馬過幾場大軍作戰,其它的都沒有襄陽之戰精彩,激烈。


沒戶口的馬


居士我認為,金庸筆下最精彩的戰役,確實要數張無忌的光明頂之戰了。

評價一場戰鬥是否精彩,不能只看打鬥的過程,更重要的是看戰鬥的背景。如果在戰鬥開始之前,各種矛盾衝突把氣氛推向了一個高潮,形成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勢,那麼接下來的戰鬥就會十分酣暢淋漓。下面居士我為大家分析一下光明頂之戰為何如此精彩:

首先,主角張無忌之間的經歷極為倒黴,跌入了人生的低谷。張無忌自小中了玄冥神掌的寒毒,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後來他當舔狗被女神朱九真欺騙,被朱長齡追殺,最終跌下山崖,摔斷了兩條腿。 摔斷腿的張無忌被峨眉派擒住,非常屈辱,又硬接滅絕師太三掌被打傷。之後張無忌被布袋和尚說不得套進了乾坤一氣袋中,抓到了明教總舵,又被成昆用計關在了明教秘道中,差點從此不見天日。此時的張無忌可算是倒黴到了極點,讀者的情緒也壓抑到了極點,等待著爆發。

而與他倒黴運氣不同的是,此時張無忌的武功已經是登峰造極了。他在崑崙山谷中意外得到了全本九陽真經,內功練至登峰造極之境。在明教秘道之中,張無忌又將乾坤大挪移練至最高的第七層,要知道這是其創始人都沒達到的境界,陽頂天當時罕逢敵手也只練到了第四層。此時的張無忌,正處在人生的最低谷,但是武功卻已超出常人想象,只等著一鳴驚人了。

而且此時的明教也處於最倒黴的時刻。所謂虎落平陽被犬欺,明教往日雖然輝煌,但此時因為內訌,被第六大門派殺上門來。而且成昆從秘道進入,差點成功實施了斬首計劃。在六大門派與明教之間,讀者是偏愛明教的。因為六大門派雖是名門正派,其中卻有很多無恥小人,而且很多人都曾參與逼死張無忌的父母。而明教之中有張無忌義父、外公、舅舅,除此之外還都是一幫響噹噹的男子漢。所以明教在六大門派的圍攻之下節節落敗,也讓讀者心中的怒火不斷積蓄。

終於,張無忌在最後關頭閃亮登場,以一人之力輪番對戰六大門派,有單挑,有圍攻。張無忌是一個內力極高卻不會什麼招式,更沒有臨敵經驗的人,卻在這次戰鬥中突飛猛進,勢如破竹,終於為明教贏得一線生機。讀者讀到這裡,自然是連呼“痛快”了。

因此,張無忌的光明頂之戰,絕對是金庸筆下最為精彩的戰役。除此之外還有張無忌武當山之戰、蕭峰聚賢莊之戰、少室山之戰也都極為精彩。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我是夢露居士,為你解讀金庸武俠。歡迎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夢露居士


我心目中金庸先生筆下為我們奉獻的五場決戰的饕餮大餐:

TOP5、襄陽城前楊過與金輪法王之間的決戰。

場面最宏大的戰役,想想看,在襄陽城下,火光沖天,在宋兵和蒙古鐵騎的千軍萬馬的注視下,射鵰俠楊過攜小龍女上演王者歸來。而戰鬥過程中,楊過突然悲傷逆流成河,施展了他的大招“黯然銷魂掌”,打敗金輪法王,救出他的小迷妹郭襄,石擊蒙哥,讓宋蒙之間出現大規模戰爭推遲了好多年。這場決戰的意義不是普通意義上江湖人物的好勇鬥狠,而是事關黎民百姓,江山社稷。

TOP4、華山之巔北丐洪七公與西毒歐陽鋒的決戰。

技術含量最高的一場戰鬥,真正的一場發生在兩人之間的華山論劍。雙方既有理論,也有實操。這也名副其實的一次巔峰對決,西毒歐陽鋒逆練九陰真經成功,洪七公正練九陰真經大成,比賽沒有時間限制,中間還有一個公正無私的裁判楊過。這場大戰一直持續了七天七夜,在招數上的比拼已經失去意義後,兩人就是硬剛,結果同歸於盡,但在臨死前雙方一笑泯恩仇,也算是含笑九泉。

TOP3、黑木崖任我行,向問天和令狐沖大戰東方不敗。

有一絲古龍式味道決戰的決戰,即使令狐沖學會了獨孤九劍,掌握了易筋經;即使任我行擁有令人談之色變的“吸星大法”;即使向問天豪氣干雲;但是,面對已經自宮成熟掌握了葵花寶典,如鬼如魅的東方不敗,還是逐漸落了下風,漸露敗象。最後還是用“攻敵之所必救”的策略,任盈盈控制了東方不敗的情人楊蓮亭,亂了其心智,才使任我行有機可乘,殺死了他。這和楚留香戰勝大沙漠中“千手千眼”石觀音的那場戰鬥有異曲同工之妙。

TOP2、喬峰聚賢莊大戰中原武林群雄 。

喬峰戰鬥生涯當中最具高光的時刻之一,為救自己的女人阿朱不惜以身犯險,大有“雖萬千人,吾往矣”的英雄氣概。喝絕交酒,託孤原來的丐幫兄弟白世鏡,用太祖長拳擊敗少林高僧玄難,男兒本色顯露無疑。其中有個細節特別過癮,就是喬峰在逐個和中原群雄喝絕交酒的過程中,有個叫向望海的傢伙頗為無禮,出言不遜,也要和喬峰喝一碗,喬峰道:憑你也配和我喝絕交酒,我和你有什麼交情。言畢把其當胸抓住,直接扔到了門口外面,重重的撞到牆壁上,暈了過去。讀到此處我總會想起李連杰版陳真在《精武英雄》中剛去虹口道場一招制服那個日本武士的情形。

TOP、少室山。

“誰說星宿派武功勝過丐幫降龍十八掌”,喬峰一聲斷喝揭開了這場大戰的序幕。特別是剛開始喬峰連續三招“亢龍有悔”把剛才不可一世的丁春秋逼的狼狽不堪,喬峰說話,出掌,救人一氣呵成,乾淨利落。

接著他一人力敵丁春秋,遊坦之和慕容復三大當今絕世高手,雙方各自施展平生絕學,招招都想置對方於死地,一時風雲激盪,局勢險象環生,哪個稍有不慎便可能粉身碎骨,看的群雄看的也是驚心動魄,蕩氣迴腸。

這些決戰的豪門盛宴固然秀色可餐,但江湖上的那些陰謀詭計,那些冷箭會讓你縱然有通天的本領也會防不勝防,人在江湖飄,誰能不挨刀呢!


田獲三狐


以前,一直認為金庸先生寫的武俠打鬥場面很精彩,時不時提筆也寫那麼一兩段自娛自樂,但自從看了下面這位網友的寫文,我自覺不如,更無法超過,其他就算不得什麼了。轉帖如下:林教頭舉起長矛攥緊了凝一凝,先點心窩,次鑽骨髓,直撥得那扈三娘意亂心迷,輪著雙刀如狂蜂覓蕊,浪蝶尋花,直隨著長矛上下高低亂滾。林教頭初時用矛還恐怕被她雙刀夾住,但遠遠侵掠,使到後來,情生興發,偏弄精神,越逞本事,將一條長矛就如蜻蜓點水,燕子穿簾一般,專在她雙刀邊忽起忽落,乍來乍去,引得雙刀不敢不吞,不能不吐。扈三娘戰了二十餘合,只覺長矛與雙刀針鋒相對,眼也瞬不得一瞬,手也停不得一停,精心照應只僅可支持,哪裡敢一毫怠惰。又殺了幾合,直殺得扈三娘香汗如雨,喘息有聲。林教頭看見光景,知道三娘又樂又苦。樂是樂長矛耍得暢意,苦是苦長矛利害恐傷性命。心內想道:“這婆娘神情已蕩,不趁此時與她一個辣手,更待何時?”復將長矛使圓,直搗入她刀口內一陣亂攪,只攪得他雙刀開時散漫,合處輕鬆,酸一陣,軟一陣,麻一陣,木一陣,不復知是性命相搏,然後照婆娘當頂門攮下來,大叫道:“兀那婆娘!這一矛拚得拚不得?”扈三娘正戰得昏昏沉沉,忽見長矛出其不意戳來,嚇得魂不附體,急用刀死命招架,已被長矛在雙刀背上打了一下,直打得火星亂迸,連虎口都震得生疼,欲要再支持幾合,當不得長矛就似雨點般戳來,哪裡承當得起?只得拖著兩片刀敗下陣來。。。

太值得想象了


老夫愛國


說起金庸筆下讓人熱血沸騰的大戰著實有不少,比如神鵰中的重陽宮大戰,倚天中的光明頂大戰,洪七公跟歐陽鋒大戰等!

今天我說一下我心中的經典大戰!

這第一非尹志平跟小龍女的戰鬥了,那戰鬥真是讓人浮想聯翩啊,就是戲份有點少了,不夠解渴,但是絕對全是最經典的一場戰鬥了!

下來就是韋小寶大戰七個老婆那場戲了,那絕對是所有人夢寐以求的場景!

還有就是天龍八部裡的少室山大戰了,三兄弟大戰丁春秋,遊坦之,慕容復,雖然這場戰鬥跟前兩場沒法比,但是也是經典中的經典了!




查理舒服斯基


金庸先生武俠小說中,精彩絕倫的武林大會戰不少,拋開一些不重要的中短篇不論,單幾部重要長篇中,給我們印象深刻的,就有《射鵰英雄傳》中的牛家村全真七子鬥黃藥師,嘉興煙雨樓大戰;《神鵰俠侶》中的英雄大會,重陽宮楊過獨臂重劍力克金輪法王,襄陽擂臺之戰,營救郭襄,擊斃金輪法王之戰;《倚天屠龍記》中的六大派光明頂之戰,保衛武當山擊敗阿大阿二阿三之役,還有屠龍大會+破金剛伏魔圈的決戰;《天龍八部》中的蕭峰大戰聚賢莊;燕雲十八騎少林寺前的大戰,《笑傲江湖》中的向問天大戰眾雄,任我行等少林寺三戰,黑木崖和東方不敗的決戰等等,這些都是十分精彩的。

就此而論,《倚天屠龍記》中的六大派光明頂之戰,其實算不上太過精彩,因為當時張無忌武功初成,雖然擊敗了崆峒派、華山派和峨眉派、少林派等眾,但卻傷在了周芷若的劍下,所以這只是書中的一個過渡橋段,沒有酣暢淋漓的感覺,還不如屠獅大會+破掉金剛伏魔圈更有力度。

細校之下,還是覺得《天龍八部》中的少林寺之戰最為精彩,此前的大戰聚賢莊,雖然也豪情縱橫,但出場的多是些小角色,份量不夠。而少林寺之戰,天龍全書中的重要角色,紛紛登場。

此戰由鳩摩智獨闖少林,施展七十二絕技意欲壓服全場但被虛竹阻止為前奏,然後諸派江湖人物絡繹而至,先是段正淳和其手下的範驊、華赫艮、巴天石、朱丹臣一干人前來,又有慕容復率鄧百川、公冶乾、包不同、風波惡、王語嫣盡數來到,四大惡人也齊來聚首,星宿派丁春秋率千餘名弟子挑戰,遊坦之也率丐幫傾巢出動,少林寺結起從來沒用過的五百羅漢大陣,丁春秋制服遊坦之後,讓身負易筋經內力的遊坦之,挑戰玄慈,然後蕭峰又率燕雲十八騎呼嘯而來,從丁春秋手上救出阿紫,然後嚮慕容復、丁春秋和遊坦之挑戰,段譽虛竹也加入戰團,制服了星宿老怪、遊坦之,擊敗慕容復,這時候三十六洞洞主、七十二島島主一群人也前來助戰,又有慕容博、蕭遠山等現身,頂級高人掃地僧出場作為此戰的尾聲,彷彿是一曲宏大的樂章,有前奏,有高潮,有尾聲。這一戰,幾乎囊括了全書中的所有重要人物,這一戰,真是打得天昏地暗,星月無光,是最為酣暢淋漓的一戰,讀罷猶如痛飲一壺醇酒一般,真個叫痛快至極!!


江湖夜雨


不是。在金庸大師的武俠世界裡,有過很多精彩的大戰。張無忌光明頂一戰確實很精彩,但還到最精彩地步。起碼,有三戰的精彩程度就超過了那一次。

第一場,張無忌與周芷若聯手,在少林寺大戰少林三老,破金剛佛魔圈。張無忌,明教教主,身懷九陽神功,練成了七層的乾坤大挪移,又得張三丰指點學習過太極拳劍,更是在機緣巧合下發現並練成了陰陽聖火令上詭異的武功。論武功,在《倚天屠龍記》裡,除了張三丰,他就是最厲害的。周芷若,峨眉派掌門,練過九陰真經,以九陰白骨爪在少林屠獅大會技壓群雄,比起張無忌,他也不差多少,少林三老,三個都是絕頂高手,又幾十年苦修,練習陣法金剛佛魔圈,心意想通,三人宛如一體。張無忌聯手周芷若破金剛佛魔圈,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太極拳,陰陽聖功,九陰白骨爪,少林絕技,這些絕世功一一施展出來,幾乎打的兩敗俱傷,差點玉石俱焚。


《天龍八部》裡少林寺一戰,喬峰先從丁春秋手中救回阿紫,再以三招降龍十八掌逼退丁春秋,遊坦之,慕容復,後來丁春秋三人再次攻來,喬峰三兄弟出手,虛竹對丁春秋,段譽對慕容復,喬峰對遊坦之。三對三,丁春秋是逍遙派叛徒,虛竹是逍遙派掌門,正要清理門戶,於是兩個人盡展逍遙派武功,天山折梅手,天山六陽掌,化功大法,這些逍遙派的武功盡情施展,打的是難解難分。段譽對慕容復,段譽使用六脈神劍,以無形劍氣遠距離攻擊,打的慕容復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喬峰對遊坦之,遊坦之修成易筋經,內功無比深厚,可惜對敵經驗不足,在面對喬峰的降龍十八掌,很快便招架不住了。這一戰,對決的人都是絕頂高手,所施展的武功又是最頂尖的武學,在《天龍八部》中當以此戰為最。


《笑傲江湖》裡,在黑木崖一戰,東方不敗以一第四,對決令狐沖,任我行,向問天,上官雲,令狐沖身懷獨孤九劍,武功超過武當掌門,任我行身懷吸星大法,武功比起少林方證大師來也若不了多少,向問天武功駁雜,但是武當派沖虛道長也沒有十足的把握能贏他,上官雲上日月神教的高手,武功也是一流。他們四個聯手,安照道理來說橫掃天下都沒什麼問題,可是遇上了修煉葵花寶典大成的東方不敗居然不敵。東方不敗以葵花寶典的武功,以一敵四,居然大戰上風,打得他們狼狽不堪。很快的,他們每個人中針,不多久,上官雲被刺瞎雙眼,失去了戰鬥力,四對一,變成了三對一,令狐沖他們壓力大增,情形越來越危險,任盈盈看苗頭不對,圍魏救趙,跑去折磨楊蓮亭,這樣引東方不敗分神來救,東方不敗拼死點島向問天,攻擊任盈盈,可惜這樣後背面對任我行,令狐沖,兩個人都是絕頂高手,這樣的機會怎麼能錯過,東方不敗不敗救人不成 ,自己卻遭了毒手。這一戰,是金庸大師筆下最經典的以寡敵眾還佔據上風的一戰,而且 就是人多的一方也不是庸才,都是武林中數一數二的高手。這一戰,應該算是金庸大師筆下最精彩的一戰了。



在金庸大師的筆下,這三次大戰才是最精彩的,無論是對戰雙方的修為,還是所用武功,都遠遠超過光明頂一戰。


非洲雄獅H


都閃開,我要來回答這個問題。


金庸作為當代武俠小說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其文學功底是非常深厚的,在他的武俠世界裡,還摻雜著諸如為國為民的俠義之情、可歌可泣的男歡女愛和悲歡離合的人生百態。可惜金庸老先生已經永遠的離開了我們。


金庸的文字功底是非常厲害的,他的小說保管你看上後津津有味, 欲罷不能。這一點比起梁羽生來要強上一線,梁羽生的文化底蘊雖然也很深厚,但是寫起小說來顯得後勁不足,不如金庸是寫故事的高手,草蛇灰線,伏延千里,高潮不斷。


金庸的小說一開始是在《明報》上連載的,報紙上如果連載小說的話,還是武俠小說,這就要求吸引讀者的注意力,而金庸在這一點做的就特別好,其文字功底個人認為無人能出其右,能在一開始就抓住讀者的心絃。比如:

颼的一聲,一枝羽箭從東邊山坳後射了出來,嗚嗚聲響,劃過長空,穿入一頭飛雁頸中。大雁帶著羽箭在空中打了幾個斤斗,落在雪地。西首數十丈外,四騎馬踏著皚皚白雪,奔馳正急。馬上乘客聽得箭聲,不約而同的一齊勒馬。

這是《雪山飛狐》開場的描寫,幾乎一句費話沒有,上來就把讀者吸引過來,這種白描的手法可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長年的文學積累,比起現在網上的小白文強了不知多少倍。

金庸描寫武功戰役的功力也是非常高明的,他懂得如何抓住讀者的心,而且敢於挑戰前人,比如前有武松打虎。

那大蟲咆哮,撲將來。武松又只一跳,卻退了十步遠。那大蟲卻好把兩隻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兩隻手就勢把大蟲頂花皮地揪住,一按按將下來。那隻大蟲急要掙紥,早沒了氣力。被武松盡氣力納定,那裡肯放半點兒鬆寬。武松把只腳望大蟲面門上、眼睛裡只顧亂踢。那大蟲咆哮起來,把身底下扒起兩堆黃泥,做了一個土坑。武松把那大蟲嘴直按下黃泥坑裡去。武松把左手緊緊地揪住頂花皮,偷出右手來,提起鐵錘般大小拳頭,盡平生之力,只顧打。打得五七十拳,那大蟲眼裡、口裡、鼻子裡、耳朵裡,都迸出鮮血來。那武松盡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藝,半歇兒把大蟲打做一堆,卻似倘著一個錦布袋。


有《水滸》的金玉在前,金庸不甘落後,寫了一段喬峰打虎,敢於挑戰經典,而且寫的也是相當有水準的。

蕭峰對準頭老虎額腦門便是一掌,砰的一聲響,那頭猛虎翻身摔了個斛鬥,吼聲如雷,又向蕭峰撲來。蕭峰適才這一掌使了七成力,縱是武高強之士,受在身上也非腦漿迸裂不可,但猛虎頭堅骨粗,這一記裂石開碑的掌力打在頭上,居然只不過摔了個斛,又即撲上。蕭峰一聲斷喝,雙掌齊出,拍一聲悶響,霹在猛虎的肚腹之上。虎腹是柔軟之處,這一招“排雲雙掌”正是蕭峰的得意功夫,那大蟲登時五臟碎裂,在地下翻滾一會,倒在雪中死了。

(幾版電視劇幾乎都沒有把這段拍出來,很可惜)


答主認為書中最為厲害的是《越女劍》阿青攻入吳王皇宮,一個人可抵千軍萬馬;最為壯烈的是《天龍八部》裡聚賢莊一戰;最為驚險的是《笑傲江湖》中令狐沖、任我行大戰東方不敗;最為精彩的當然是張無忌光明頂一役。下面咱們一一道來。


越女劍 阿青

《越女劍》是金庸最後一部短篇小說,非常短,但是非常精彩,寫少女阿青劍術當世無雙,越國的士兵僅憑捕捉阿青劍術的一絲一毫的影子便無敵於天下,而阿青的劍術只是從一隻白毛猿猴身上學來的。

驀地裡宮門外響起了一陣吆喝聲,跟著嗆啷郎、嗆啷朗響聲不絕,那是兵刃落地之聲。這聲音從宮門外直響進來,便如一條極長的長蛇,飛快的游來,長廊上也響起了兵刃落地的聲音。一千名甲士和一千名劍士阻擋不了阿青。

這哪裡是人間的劍術,這明明是仙劍。


天龍八部 聚賢莊一戰

蕭峰明知聚賢莊聚集群雄是商量如何對付自己,卻因為小丫頭阿朱的性命而勇闖龍潭,單單這份氣魄就可稱的上是大英雄。喝下絕情酒,從此無牽掛。

喬峰藝成以來,雖然身經百戰,從未一敗,但同時與這許多高手對敵,卻也是生平未遇之險。這時他酒意已有十分,內力鼓盪,酒意更漸漸湧將上來,雙掌飛舞,逼得眾高手無法近身。

酒喝的越多,氣勢越猛

喬峰眼見旁人退開,驀地心念一動,呼的一拳打出,一招“衝陣斬將”,也正是“太祖長拳”中的招數。這一招姿工既瀟灑大方已極,勁力更是剛中有柔,柔中有剛,武林高手畢生所盼望達到的拳術完美之境,竟在這一招中青露無遺。

能化腐朽為神奇,化平凡為不凡

喬峰殺人之後,更是出手如狂,單刀飛舞,右手忽拳忽掌,左手鋼刀橫砍直劈,威勢直不可當,但見白牆上點點滴滴的濺滿了鮮血,大廳中倒下了不少屍骸,有 的身首異處,有的膛破肢斷。這時他已顧不得對丐幫舊人留情,更無餘暇分辨對手面目,紅了眼睛,逢人便殺。奚長老竟也死於他的刀下。

這一戰是蕭峰頂峰之戰,比其父蕭遠山當年大戰帶頭大哥的驚險程度也不逞多讓,另人記憶深刻。

(血戰聚賢莊)


笑傲江湖 大戰東方不敗

任我行脫困後,與令狐沖、向問天、任盈盈一起,黑木崖總壇大戰東方不敗,欲奪回教主之位。而練成吸星大法的任我行四人聯手竟也打不過練成“葵花寶典”的東方不敗。如果不是偷襲楊蓮亭,這一戰就要全軍覆沒。


卻原來東方不敗出手之快,實在不可思議,在這電光石火的一剎那間,他已用針在令狐沖臉上刺了一下,跟著縮回手臂,用針擋開了令狐沖這一劍。幸虧令狐沖這一劍刺得也是極快,又是攻敵之所不得不救,而東方不敗大怒之下攻敵,不免略有心浮氣粗,這一針才刺得偏了,沒刺中他的人中要穴。東方不敗手中這枚繡花針長不逾寸,幾乎是風吹得起,落水不沉,竟能撥得令狐沖的長劍直蕩了開去,武功之高,當真不可思議。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任我行微一猶豫,說道:“不錯,你武功比我高,我很是佩服。”東方不敗道:“令狐沖,你劍法極高,但若單打獨鬥,也打不過我。”令狐沖道:“正是。其實我們便是四人聯手,也打你不過,只不過你顧著那姓楊的,這才分心受傷。閣下武功極高,不愧稱得‘天下第一’四字,在下十分欽佩。”

這一戰看的人膽戰心驚,驚險十分,差一點我們的令狐大俠就掛了。

(永遠的青霞,永遠的東方不敗)


倚天屠龍記 六大派圍攻光明頂

少林、武當、峨嵋等中原六大門派因為中了成昆的奸計,圍攻遠在西域的明教總壇光明頂,差點讓明教全軍覆沒、斬草除根。要不是張無忌練成了乾坤大挪移,力排眾議,明教就不復存在了。而這一戰是最精彩的,首先這一戰中門派眾多,人物眾多,武功層出不窮,從中原到西域,從正派到魔教,看得人眼花繚亂,大呼過癮。而且我認為金庸才是寫爽文的鼻祖,張無忌從頭到底扮豬吃虎,讓人止不住從心底為他打CALL。

張無忌最後說到“那也不必”時,陡然間身形拔起,在空中急速盤旋,連轉四個圈子,愈轉愈高,又是一個轉折,輕輕巧巧的落在數丈之外。眾人只瞧得神眩目馳,若非今日親眼目睹,決不信世間竟能有這般輕功。青翼蝠王韋一笑自負輕功舉世莫及,這時也不禁駭然歎服。張無忌身子落地,空性也已搶到他的身前,卻不乘虛追擊,大聲道:“咱們這就比了嗎?”張無忌道:“好,大師請發招。”空性道:“你還是不住倒退麼?”張無忌微微笑道:“晚輩若再倒退半步,便算輸了。”

看看什麼叫做狂,什麼叫做裝13,張無忌也是鼻祖

原來便在此時,張無忌迫使班淑嫻劍招轉向,刺中了矮老者的肩後。頃刻之間,華山二老先後中劍受傷,旁觀眾人轟然大亂。只見張無忌梅枝輕拂、手掌斜引,以高老者的刀去攻班淑嫻左脅,以何太沖之劍去削矮老者背心。再斗數合,驀地裡何太沖夫婦雙劍相交,挺刀互格,高矮二老者兵器碰撞,揮刀砍殺。到這時候人人都已看出,乃是張無忌從中牽引,攪亂了四人兵刃的方向,至於他使的是甚麼法子,卻無一能解。只有楊逍曾學過一些乾坤大挪移的初步功夫,依稀瞧了些眉目出來,但也決計不信這少年竟能學會了這門神功。

大戰崑崙、華山四人,還遊刃有餘

而且擊敗玄冥二老那段看得人真是解氣


好啦,這是我認為精彩的四大戰役,小夥伴有沒有同感呢,關注我點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