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泰安为什么这么堵?

飞虎小分队


泰安,新的堵城,原因在于交通理念。

1.道路建设。泰安道路曲折,又有许多断头路,导致有的路段车流量极大,交通压力极大,拥堵严重。东西向,擂鼓石路、岱宗大街东西向都是断头路;泰山大街东头纸龙潭路断头,灵山大街至西头高铁站断头,财源街两头断头,西头本来可以通达火车站,结果是最近十年拆迁不能完成,纸校场街就成了断头路。南北方向,仅有龙潭路和长城路直达高新区。但,龙潭路设计标准过低,通行能力有限。

当然,最近有了桃花源路、万官路等道路建设,泰安的交通有了很大提升。不过,青年路、南关大街、校场街等急需高标准建设,并且向南延伸,一直通达高新区。

2.道路细节规划。最近泰山大街增加了不少“左转弯待转”就是很好的做法。但是,还不够,还要进一步学习先进经验,抓细节,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比如,有些地方设置左转弯借道行驶,就是很好的经验。还有不少丁字路口,直行车辆完全不必停车等待。许多路口本来较宽,完全可以单独设置右转弯车道,甚至设置提前右转弯车道。比如新建的龙潭路和青年路与灵山大街路口,都有比较富裕的绿化带,完全可以设置提前右转弯车道,解决直行车道压力。

3.管理问题。非机动车行驶不规范,依然是影响交通的大问题,其中占用机动车道问题最大。这些,既不安全,又影响机动车通行。

交通问题很复杂,需要综合施治,只要市委市政府重视,相关部门多听意见多做工作,拥堵问题一定能解决。



生活亮亮眼


缓解泰安城区拥堵的几点建议

作为一名普通的泰安市民,看到这篇帖子感触颇多,我住在长城路,但是上班地点在小井附近(本地居民都会了解大体的地理位置情况),以下是我代表个人对解决泰安城区拥堵问题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环山路车辆。一是因环山路地域特点,由东向西大多是靠近泰山一侧,很多路口都是丁字路口。例如从红门路口开始由东向西的车辆限时段增加绿灯的通行时间,以便增加车流量。二是八十八医院东十字路口,建议市政有关部门调整路口设置(建议:可延长路口西侧中间隔离带设置距离,增设待车区或左转等车区域),高峰时段由西向北左拐车辆容易造成直行车辆发生拥堵,被堵车辆被迫变道至右侧直行车道更容易发生刮擦。

二、东岳大街。一是在高峰时段设施公交专用借道区、增加公交优先通行信号和公交车变道区域(附图)


。增强公交车通行速度,可有效缓解市民乘坐公交车率,降低私家车通勤率。二是充分利用仓库路小学西侧已经停用的新汽车站售票大厅前广场,合理划分停车区域和规划学校至停车场学生通道,缓解此路段接送学生车辆路边停靠和电动车停靠导致的拥堵问题。

三是制定相关地方性法律法规,在泰城主城区制定:凡是在有非机动车道的路段,不在非机动车到形式的非机动车辆与机动车发生刮擦,非机动车全责。 三、纵向车道。泰城主城区纵向车道在少于双向四车道的地方尽量设置单行线,在有公交车通行的纵向形式路段可设置公交车双向形式,其他车辆设置为单向形式的方式(可借鉴济南泉城路附近的道路设置方式)。例如:齐鲁银座虎山路可设置公交车双向通行,机动车单行设置,短时间内可能造成更加拥堵,但市民一段时间发现双向通行的公交车更加省时,乘坐公交车更加方便,会有效降低私家车在此路段通行频率和车次。

四、由市政府组织发起倡议。由市政府统一牵头,发起面向全社会的倡议书,落实到各单位每个职工的每个家属。在高峰时段倡议上“山打水,赶早市”的市民延时出门,给上学的孩子留出畅通的求学路,给上班的年轻人让出致富道等合理化倡议,并组织相关部门协调各超市的早市优惠活动延时一小时,减少购买高峰造成的城市公交拥堵。


曹小强说了算


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做有意义的事,大家好,我是纵享自媒体!!


作为一个在泰安生活了近20年的本地人,见证了泰安的道路建设以及城市的发展,看着它一步步的成长。但是记得从2017年把看到高德地图发布的堵城排名中出现了泰安的身影,一开始是感到惊讶,慢慢的回想一下,泰安确实越来越堵,2018年春节假期期间,泰安又成为排名第四的堵城。



泰安城市拥堵的原因



1、汽车保有量的上升:整个国家经济发展了,泰安也同样如此,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手里的钱也到了,自己清楚的记得10年前,姥姥家的小区就10几辆车,10年后的今天,小区把绿化带硬化了停车都不够。10年前亲戚朋友家有车的就几个,出门都需要借车开,10年后的今天亲戚朋友家不仅人人有车,有的还有好几辆。

2、城市道路的建设:从高德地图可以看出来,泰安的城市道路主干道太少,东西的以东岳大街、泰山大街、岱宗大街、环山路、外环路为主,南北的乎没有穿城而过的主干道,剩下的都是双车道或者四车道的路,不足以满足当前泰安的车流,且很多道路都不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的,进而加剧了拥堵。


3、住宅区商业区过于集中:泰安市还属于三线城市,居住以及生活还相对集中,不存在卫星城或转移职能的说法,人们不管上下班,还是日常生活都扎堆往市中心去,其他地方满足不了大家的需求,这也导致了中心拥堵现象。

4、部分道路红绿灯和车道设置不合理:以南外环(泮河大街)为例,行驶在泮河大街上的目前只有一条公交线路,而且泮河大街的车流量非常大,但是依然设置了占用公交车道拍照的探头,没有按照实际情况去合理的运用资源。


解决城市拥堵的办法

如果要切实解决城市拥堵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市民市政齐发力,市民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养成良好的行车习惯,有关部门也要抓紧时间利用科学合理的手段来改善城市面貌,打通城市动脉,让泰城不再拥堵!!

谢谢大家,欢迎批评指正!


宸阿宸看汽车


泰安缺横贯东西的快速路,道路设计不合理,环山路人行道完全可以改为电动车道和自行车道路南的绿地改为绿道穿插在林间,市民即可以行走在林间休闲又能提升城市品质,有时候不一定非得按图纸设计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东岳大街可以考虑上云轨,灵山大街可开拓性很广,路两边没有高层建筑,设计成快速路设计上非机动车道专用道,南关铁路桥洞卡壳的地方建设高架路疏通南关与南湖大街拥堵的路况,此处是泰安的南大门,应该高标准规划为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阻碍泰城自南湖大街往南的铁路附近几个桥洞充分发挥他的功能,让这些毛细血管流通起来,举个例子旧镇的铁路洞子实际上是从青年路快速进入畔河大街的重要通道。


不动如山6699


泰安的堵车有很多方面因素

1.首先从城市地理位置分析,泰安市主城区呈三角形,人口也多分布于靠近泰山的城市北侧,南部区域人口相对较少,堵车状况较少。堵车主要分布在老城,人口密度大相对较多的区域。泰安老城区呈东西走向,东部人口密集,西部高铁新区相对堵车程度比东部老城区万好很多。确切的说泰安城市拥堵路段集中于东部老城区。

2.其次,泰城新城区道路规划比较合理,道路宽,双向六车道和八车道的道路数量更多,加之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少。与此相反的是,老城区道路像东岳大街,灵山大街这类东西向交通干道都是双向六车道,新修建的擂鼓石大街也是双向六车道。南北向的道路也多以四车道为主,例如青年路,虎山路,花园路,唐訾路,佛光路等。东西向道路跨服长,红绿灯数量多,进一步加剧了市区道路的拥堵。

3.这些年泰安曾经万规划建设高架桥,BRT快速公交系统。规划泮河大街,龙潭路,长城路等建设为高架桥式道路,也曾经规划了就好市区内的BRT,但奈何到现在仍未有落实,所以城区堵车状况一时半会难以消除。

4.泰城老城区教育,医疗资源过度集中,进一步加剧了早晚高峰的堵车状况。解决市区道路拥挤,目前来看扩充城区道路宽度,解决断头路都治标不治本,唯有疏解城市资源,人口向外围扩散才是关键。






闲橙大杂烩


说一下个人观点,拥堵是多方面造成的,首要一点,城市道路规划不合理,机非混行,公交乱窜,人行道设置不合理,红绿灯信号管理缺乏科学。

太多的道路本身坑洼不平,单向三车道其中有一条是公交车道,没有非机动车道,公交车进站就停在公交车道,挡住了后面的公交和非机动车辆,后面的公交一般上下客结束都会从左侧超车,这样又占用一条机动车道,别住了后面的私家车。 以灵山大街五马路段最为明显,其次是人行道,虎山路到通天街一个红绿灯最多也就一公里的距离人行道四五条,而且都没有设置红绿灯,行人肆意穿梭,车根本不敢走。 还有一点就是信号灯设置不科学,这个信号灯变绿灯后跑到下个路口又是红灯,如此反复!为什么不学习一下三四线城市在主要道路上多设置几段绿波带,提高通行效率!


超级无敌大逗号


由于历史遗留的原因,造成泰城道路拥堵不通顺。由其是东西方向信号灯多达30个之多,断头路还多;南北方向虽灯少但路窄弯曲不合理造成不畅。纵观一界一界领导來去频繁,深心顾少。只盼有一界为泰解忧之好领导心系至根来造一方乐路(泰安是旅游城市、泰山是世界双遣产)给游客带来顺通之便,更提高泰安市的知名度。城市道路规划离不开设计师。就泰城現状,如果再不合理规划,势必导致其声誉的下降和疼心。建议集中規整居住区(原有的领导提议不建高层住宅楼,为比不可,只要设计合理还给泰城出彩)、打通断头路(要下决心)给直通路和减少信号灯打下好基础、车辆分流合理匹配(需要调研,拿出方案,切实可行)等等诸多办法。真正把泰城之路顺通于脚下,成功之时也是留名于世,民也不忘也。


东岳钓叟


缺一条东西向的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挑一条将小路口处道路中间隔离禁止左转;窄路将大路口拓宽,将右转车道提前分离;左转和直行分时放行;重新规划公交车路线,做到合理快捷,充分利用专用道;过街天桥前后100米路中间设置栏杆;所有过铁路车道前后100米全封闭,做成快速道;大路口多设转盘,中间可以做雕塑,提升城市形象;医院等车流人流大的地方停车位太少,鼓励职工公交通行,让出车位给流动人员,可计时收费。


四十养生


城市规划设计严重落后不科学,老城区应该多拆少建,扩大绿地公园,加宽主要道路,特别是龙潭路,灵山大街,拆迁老医学院泰山疗养院和市委老干部接待处,扩建天地广场,拆除天庭园,扩建火车站广场绿化面积,文化路以北政府机关、银行和学校应该向外迁建,能有效减轻交通压力


咱们老百姓心里话


城市规划是主要原因,不是老百姓可以谈的,说几个小因素:

1.花巨资打造的过街天桥,基本闲置,上下班高峰,天桥上空无一人,天桥下马路上人满为患。这与城市管理有关——既然修了天桥,就需要把该堵的路口堵上,让行人走天桥。几个天桥都在中小学附近,建议交管部门和学校对学生及家长加强教育和引导,让他们主动走天桥过街,减轻路面压力。

2.城市管理要“与时俱进”“随机应变”。举例说明:当初,二路车终点站是88医院,因为那里就是路的终点,公交车停靠路边并不影响交通。但环山路修通后,终点站并没有及时做出调整,在没有宽阔场地的情况下,公交车依然在路边停靠较长时间,占用一条车道,有时候一停就是好几辆,不堵才怪。这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3.大部分道路没有公交专用道,上下班高峰,私家车堵,公交车也堵,乘客不能保证准点乘坐,耽误上班、上学,没办法,只能放弃公共交通,而选择开车、摩托车、电动车,完成路面交通压力大。

4.泰城电动车大军队伍极其庞大,且“无法无天”,交警基本对其处于“放任”状态,未对其采取什么有效的管理。多次在拥堵时看到交警就在路口,违章电动车就在交警眼皮底下,可他们就是不管。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也是造成拥堵的又一个原因。

打字太麻烦,累了,不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