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舊文重發:我將怎樣做爺爺

舊文重發:我將怎樣做爺爺

最近一段時間,天天堅持寫點東西。可寫來寫去,都是小時候的一些事。

按說,成年才是事業的開始,真正有意義的事應該發生在成年以後。可小時候的事情寫完了,反而覺得沒什麼可寫了。原因何在?仔細想了想,小時候清閒、自在,沒有任何思想負擔。即使做了些事,也是樂中做,做中樂,沒有任何壓力,值得留戀的東西太多。我想,這也應該是人生學習、工作的正常狀態。

參加了工作,進入了社會,身上也就背起了一個沉重的包袱。我這人沒有什麼心計,就想著如何做好工作,有著很強的事業心。工作三十餘年,我沒遲到、早退過一次。做好工作,那是本分,踏踏實實做好就行了,從未想過做給哪個人看。不論領導還是同事,只要我覺得不對的,就想說上兩句,也不大考慮人前還是人後,也從沒考慮過要著意“處”好哪個人,一切順其自然。我這人就像一隻透明的玻璃瓶,一覽無餘,從未想過掩飾什麼。所以,儘管工作效性很強,卻並不一定有人賞識。也許,很多人內心是認可的,可內心認可並不等於行動上認可,做事不顧及自身利益,敢於仗義執言,實話實說的畢竟很少。我這人又有點任性,總以“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作為座右銘。我行我素,從不依據環境需要去違心地調整自己,在為人處事上,多少年來也少有進步。這正如很多人所公認的:能力,不僅僅是指做事,更多的是指要具有縱橫捭闔、左右逢源的人際關係。所以,我的一生,雖說算不上失敗,但也說不上成功。回過頭來想一想,總覺得不堪回首,沒什麼值得自豪,也沒什麼值得反省。總而言之,過去就讓他過去吧。可偶爾回顧人生,卻總是在想:人,要是總和小時候那樣自由,那樣純潔,那樣悠閒,那樣率真,那該多好啊?儘管,那時候的物質生活是那樣睏乏。

可惜的是,人生是條單行線,永遠沒有回頭的可能。成年人的人際關係也變得越來越複雜,單憑實幹做好工作的幾率越來越小。那麼,就讓孩子的天地保持幾分純淨,幾分悠閒,幾分率真吧!可惜的是,這幾分純淨、悠閒和率真,也慢慢被成人的世故和急功近利所侵佔。孩子尚未出生,就已進入了人生的起跑線。從幼兒園開始,就在過五關、斬六將,爭奪第一的戰火中拼殺。失敗的固然失敗了,成功的呢,總不能事事成功,時時成功吧?所以,大家都是失敗者。能經受失敗的,那就爬起來,抖乾淨身上的征塵,丟下同伴的嘆息繼續前進;經不起失敗的,就可能一蹶不振甚至悲觀厭世。

即使這些孩子們平平安安到了老年,當他們回想童年往事時,還有幾人能像我這樣面露微笑呢?人生,難道就是過關斬將一路拼殺?

我快做爺爺了,“樂中學,學中樂”將是我“如何做爺爺”的唯一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