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4 新年祈福消灾

消灾指的应当是说,希望能够消除可能发生的灾祸或者是灾难。但是假如说平常烦恼染污很重,所造作的身口意业都与烦恼相应,这样的情况之下,假如说饮酒,因为饮酒容易让人放逸,因为饮酒它会让这个意识失去理智的;因为意识失去理智而放逸,就有可能与眷属以外的第三者发生邪淫,假如事情发生以后又覆藏、妄语,就有可能造成家庭的破裂。另外一种情况是说,饮酒以后又是过失伤人或杀人,譬如说现在的这个酒驾车祸,就有可能因为这样子,而让这个无辜者丧失生命,那这样的情况之下,就难逃牢狱之灾。那这样的这个灾难灾祸,要怎么消除呢?其实这个酒色所造成的灾难,是可以避免消除的,它的方法就是说受三归五戒。

受三归五戒的前提,就是要信受敬重真实的佛法僧三宝,要知道说佛法僧三宝是清净,它是解脱的,它是不贪染世间的。那因为能够依止于真正的正法中的三宝来归依,同时也来受持五戒,受持五戒就是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如果说对这个五戒,了解这个内容以后,觉得说那我来受持,认真的受持五戒,可以得到二十五位善神的守护;这二十五位善神都是属于四天王天的善神,他们就会来护念持五戒者,所以人间持五戒者,四天王天的善神都乐意来守护。如果受到这个善神守护的话,就能够远离邪恶鬼神的干扰,这是其中一点应该说是利益。另外,持五戒也是有大功德的,因为有这样功德,当然就可以消灾。

那持五戒有什么样的功德呢?就像经中所说的,我们举经中一段经文来为大家说明。经中佛这么说:

【善男子!一切施中,施无怖畏最为第一。是故我说五大施者,即是五戒。如是五戒,能令众生离五怖畏。是五种施易可修行,自在无碍,不失财物,然得无量无边福德。离是五施,不能获得须陀洹果,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优婆塞戒经》卷六)

我们来先看这一段经文,这段经文佛说,一切的布施里面,无畏施是第一;因此佛说,这个五种最大的布施就是五戒。这五戒指的就是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那这五戒持了这五戒,能令众生远离五种怖畏,所以这五戒就是五种无畏施。离哪五种怖畏呢?第一个、如果是持不杀戒的话,就能够让众生远离命根毁损、命根损坏的怖畏。因为像众生——一些畜生,如果说我们不吃这个众生肉,那就不会杀害众生,那么它们就可以远离被杀、命根被损坏的这个怖畏。第二种是不盗,如果持不盗戒的话,那么就可以让众生远离他的资财被损坏的这个怖畏。第三种说不邪淫,如果能够持这个不邪淫的戒,就能够让眷属远离被侵害的这种怖畏,眷属感觉到说被侵害,就是眷属去犯邪淫。第四种就是不妄语,不妄语可以让众生远离被欺骗的这种怖畏。第五种饮酒,如果没有饮酒,就不会失去理智,就不会去造作杀、盗、淫、妄的这种怖畏。所以说,能够持五戒,那等于相当于对众生作这个五种无畏施,让众生远离这五种怖畏。

佛说这五种布施很容易修行,可以自在无碍的修行,为什么?因为不必失去任何财物,对自己其实没有任何的这个障碍,很容易就可以修了,可是却可以得到无量无边的福德;除了受到善神守护以外,因为持五戒的结果,让自己可以朝著解脱,朝著清净解脱的佛法中前进。那离开了这五种布施,假如说不受五戒的话,是不可能获得这个解脱道初果的须陀洹果。也就是说,想要修学解脱道的根本,第一个就是一定要先持五戒,一定要对众生持这五种无畏施的;乃至于说,如果没有这五种无畏施,也就是说不持这五戒的话,你想要证得佛菩提道的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果,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其实这五戒为什么说有无量无边的福德,因为它有功德,所以才会有无量无边的福德。这是前面一段经文。

那第二段经文,佛又继续这么讲说:

“善男子!若受戒已,当知是人为诸天人恭敬守护,得大名称。虽遭恶对,心无愁恼;众生亲附,乐来依止。”(《菩萨优婆塞戒经》卷六)

也就是说受了五戒以后,那么这样的人,会受天人恭敬守护,就是我们说的,会有二十五善神来守护——你能持一戒就有五位善神守护,你能够持五戒,就有二十五位善神守护。因为你持了五戒能够让人恭敬,会得到大名称。而且虽然别人对你恶言相向,心里也不会愁恼;因为你自己知道这五种,持这五戒是有功德的,是有福德的。那么众生乐于来亲近依附。那这样的情况之下,三归又持五戒,受到善神守护了,又能得到善友亲近依附,在现世的果报来讲的话,世间的事业就容易成办。那眷属又和乐,那这个是有福的人,因为善友都亲近,喜欢来亲近你,来依附你,那世间的事情,当然就会来助你成办。所以,三归五戒的人是有福的人。

如果说你能够进而来行十善,来调伏自己的习气烦恼,同时清净自己的身口意业;在消极面来讲,你要与灾祸灾难不相应,那是很容易的。因为你的身口意清净,你不会因为饮酒而放逸,同时你不会妄语,自然不会让人家觉得你在欺骗他,所说的是如实语的话,当然你会与这些灾祸就不能相应,那自然能够免除了。那在积极面呢,积极面的部分就是说,你除了自己能够免除这些灾祸灾难,同时因为自己在增广福业,你能够利益庇护你的眷属,以及有缘众生来消除灾难。假如说自己是进而能够修学十善的话,那当然是在增广福业,因为这个福的部分就是能够让你的眷属,也能够同时获得好处,让有缘众生因为你在植福,也能够因为你的因缘而消除灾难。

那前面这个消灾的部分,已经了解以后,我们再来说什么是延生。那延生的部分就是说,或者说叫延寿。那延寿是什么意思呢?指的就是说,在这一生里面不中途夭折。假如说过去世,你都是慈心不杀害众生,你不去断众生的命根,那么因为你不会损害别人命根,所以自己的命根就不会因为无缘无故而被损害,所以你就能够在人寿百岁的共业时期少出多减。人寿百岁的意思就是说,少出多减的结果,如果这一世的寿量是在八十到一百,那这样都算是寿终,寿尽命终。那大家求的不过是这一世为人能够寿尽命终吗,所以,延寿的意思,当然就是让自己不要中途夭折。

那么一期生死的果报寿量,如果说还没有到就舍报了,那就属于不是寿终正寝,这样子就称为横死,那这个横死就是一种灾祸。如果说受到横死那就是说,你如何可以免除横死,这个意思说,你可以有这个延生,能可以作到延生。那我们前面所说的,说你去受三归五戒,乃至于行十善就可以消除灾祸,就可以避开横死。

那横死指的就是说,有时候因为病不是很重,可是却一直都没有医药可以医治;因为没有医药可以医治,导致不是很重的病,却是因为这样子而非时而死,而丧失了这个生命。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个就是属于没有福,也就是说,会遭遇到横死者,就是福比较少。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有福的人,其实他在这个所谓的灾祸灾难,都会比较能够避免;如果说福比较少的,那么有可能只是因为一个小病,可是却没有医药,而没有办法有那个福可以得到医治的这个医药的话,那么就有可能让寿量还没到就死去了。

另外一种就是说淫醉无度,淫醉无度呢就容易受到这个非人的干扰,受到非人干扰,就有可能让这个命根损坏,就是让这个舍身丧命。因为在淫醉无度的情况之下,有一些这个鬼道众生,比较凶恶的、不是那么善良的,就会藉这个机会来侵扰你。所以,如果有福的话,也不太容易受到这个非人的侵扰。前面我们也说,如果你能够三归受五戒,只要有这个善神的守护,那么这些非人呢,他是不太容易能够亲近你的。所以,淫醉无度的情况之下,也是容易造成横死的。

那另外就是说,有的是饥渴而不能得到饮食,因为饥渴而不能得到饮食导致饿死,这个也是属于无福之人,这样子也是属于横死。如果说福够的话,那么就不至于因为饥渴而导致没有饮食而丧身舍命。所以这是其中一种横死的情况。另外就是说,譬如说被水所溺,被火所烧……福报不够,本身所植的福不够,那么这些灾祸,容易让自己在寿量未到的时候,这个性命就舍去了。

所以说所谓的这个延生,其实就是让自己能够在一期的人间的这个果报期间,寿量能够到达到共业的这个寿量。现代人共业的寿量是百岁,所以如果人你能够活到八十到一百中间,这个部分就是等于是寿终正寝。所以我们说,你要能够不横死,那就是要有福。

那怎么样可以避开横死呢?正受三归五戒以后,其实要精进的念佛。因为我们知道说,佛法本身是清凉的法,它是解脱的法,它是清净的法,它是至善的法,这些解脱的法、至善的法,它都是与福相应的。为什么?因为它都是功德的法,有功德的法一定是与福相应的。为什么呢?因为所谓的功德,指的就是说能够解脱,因为三界六道的有情愚痴,不知道真正的生命实相是什么,所以在三界中死生不断,那死生不断呢,这个部分本身就是因为没有功德,所以不能出离。那如果说你能够出离死生的这种系缚,那就是功德,就是等于自己能够离开这个系缚,因为有这样的德用,所以它就是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