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 抗戰時最特殊的手榴彈,威力堪比山炮炮彈,不是用扔而是靠滾!

在抗戰時期的山西,有一位軍閥叫閻錫山,在他當山西省省長的時候,為山西做出過許多貢獻,最重要的是他發明了一件裝備,成了軍隊打鬼子的利器,當時不僅是他手下的晉綏軍在使用,全國的許多抗日部隊,都配備了他發明的裝備。

閻錫山發明的裝備就是手榴彈。我們都知道在抗戰時期,我軍的裝備相對於日軍的裝備來說,已經是很差了,手榴彈方面更是沒得比。日軍手裡拿的是九七式手榴彈,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香瓜手榴彈,這種手榴彈在抗戰前期,給我軍帶來了很大的麻煩。

抗戰時最特殊的手榴彈,威力堪比山炮炮彈,不是用扔而是靠滾!


後來為了彌補我軍裝備的不足,許多地方都開辦了兵工廠,還有一些小型的工廠。這些工廠就是負責製造裝備,為前線供給的。不過當時我國的科技不發達,做出來的武器和手榴彈也只是勉強能用,威力上還是和 日軍差了一大截。

當時在山西當省長的閻錫山看到了這一情況,就打算進行一番改革,為此他還親自去了一趟兵工廠,觀看工人們製作武器的流程。在兵工廠裡他看到了工人正在做手榴彈,但是這些手榴彈非常小,而且重量也很輕,這就導致了手榴彈的威力並不大。

抗戰時最特殊的手榴彈,威力堪比山炮炮彈,不是用扔而是靠滾!


當時中國的士兵普遍瘦弱,最輕的手榴彈也有兩斤多,這對中國士兵來說,是很難扔到遠處的,如果減輕手榴彈的重量,就會大大地削減威力。為此閻錫山想出來一個辦法,他讓工人們把手榴彈做到了將近十斤重。

當時大家都十分地不明白,最輕的手榴彈士兵都扔不出去,做成十斤重的,估計還沒扔出去,就炸到自己人了。很多軍閥和將領都不理解,甚至有人還嘲笑了他的做法。閻錫山不光改變了手榴彈的重量,還改了使用的方法。

抗戰時最特殊的手榴彈,威力堪比山炮炮彈,不是用扔而是靠滾!


他改良的這種手榴彈,不是讓人往空中扔的,而是讓士兵們從地上滾,只要用力一推,手榴彈就會靠著自身的重量往前滾動,這樣就能夠炸到日本人了。在日本人攻打山西的時候,這種手榴彈就發揮了大作用,一顆手榴彈的威力都快接近山炮炮彈了。

再加上日本人也從來沒見過這樣的手榴彈,結果日軍在戰鬥中被炸的傷亡慘重,不得不暫時撤退。經過這一戰之後,大家也是對這種手榴彈刮目相看,甚至有很多部隊還配備了它,這就是閻錫山發明的抗戰利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