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從28張牙椅起家到躋身華南專科聲譽前五,這家醫院用了10年

【溫馨提示:還沒關注廣東衛生在線的小夥伴們記得點擊右上角關注哦~】

沿著廣州荔灣區黃沙大道行走,這對於許多廣州人來說,無疑能勾起不少美好而深刻的記憶。

這條連接著荔灣湖公園到沙面使館區的馬路,也連接著“老廣”們的衣食住行:鱗次櫛比的上下九、狀元坊、如意坊是購物者的聖地,全天候生猛的黃沙水產市場是美食的天堂,沙面異國風情林立的建築則是攝影者的最佳取景地。當然,這些地標中還少不了矗立在珠江口的白天鵝賓館,這是國內首家中外合資的五星級酒店。

所以,在這條全長僅2公里的馬路上,一不留神,你可能就與“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這個招牌擦肩而過。

從28張牙椅起家到躋身華南專科聲譽前五,這家醫院用了10年

相比低調的門面和年輕的掛牌歷史,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最早可追溯到1950年開辦的廣鐵集團羊城鐵路總公司廣州醫院,這所企業辦的醫院也曾經風光一時。

2004年,醫院整體移交給廣州市,當年10月更名為廣州醫學院羊城醫院,2007年1月又增掛“廣州醫學院口腔醫院”。

經過10年艱辛探索,醫院取得長足發展,連續3年在華南地區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中排名前5,省內口腔科最強學科的排名進入前列,成為醫院改制探索過程中的一個傑出代表。

近日,《人之初》雜誌記者採訪了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廣州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葛林虎。

移交之痛:提出解放思想求生存謀發展口號

提起葛林虎,醫療界熟知的人都會叫上一聲“老虎”。

這位來自湖北的外科專家在出任口腔醫院院長前,已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工作了20多年,從醫院胸外科醫生到醫務部門負責人,再到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海印分院院長,無論是專業還是管理,他對醫院的運作都瞭如指掌。

但當他來到口腔醫院任職後,還是被眼前的情況嚇了一跳。時值2009年,醫院已經被廣州醫學院接管了5個年頭,增掛“廣州醫學院口腔醫院”也已有2年,但發展依然沒起色。

最大的癥結在於,作為廣州醫學院羊城醫院的前身,廣鐵集團羊城鐵路總公司廣州醫院有太多歷史遺留問題。

創辦於1950年的這所醫院,在計劃經濟時代的使命和任務是很明確的,主要服務於廣鐵集團鐵路沿線的列車和站臺,解決列車及站臺上的臨時突發醫療事件,保障司乘人員的健康問題,同時提供基本醫療服務。但隨著鐵路總體改革,再加上司乘人員對醫療服務的專業需求日益增長,醫院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2004年,廣州羊城鐵路總公司廣州醫院移交給地方,龐大的人員編制和無法預期的未來,讓其一時間成為燙手山芋。

“省內幾家大的醫學院和醫院都不願接收,後來就按照屬地給了廣州,廣州又指令性將其分配給廣州醫學院。”葛林虎介紹,當時整個醫院的年營業額沒有多少,但人員負擔卻有400多人,其中還包括100多名退休人員。

隨後的5年時間裡,易主後的羊城醫院陷入了發展迷茫期,醫院領導忙於應付各種歷史遺留問題,醫生們找不到職業方向,人心渙散,羊城醫院成了一個難題,甚至演變成一個社會問題。

轉機出現在2009年,廣州醫科大學(時為廣州醫學院)任命醫院新一任領導班子,葛林虎來了。

“剛來時確實有落差,醫院沒人員、沒編制、沒級別、沒業務。”在葛林虎的辦公室,他指著原全國政協副主席葉選平給醫院題寫的“艱苦創業、追求卓越”八個字,笑稱創業之初,醫院處於“四無”狀態。

從28張牙椅起家到躋身華南專科聲譽前五,這家醫院用了10年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廣州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葛林虎

他還記得醫院第一次開正式大會,議程是研討未來5年發展計劃,校領導擔心會議開不下去,特別從大學派來一位專職副書記鎮場,“一個醫院連內部會都擔心開不了,可想當時有多困難。”

正是在這次會議上,醫院喊出了“解放思想,求生存謀發展,為羊城醫院新一輪發展而努力奮鬥”的口號,雖然還不知道未來怎樣,但這口號讓很多職工覺得心頭一熱。

醫院領導班子主動放棄休息的時間,身先士卒,堅持每個雙休日和節日都來醫院上班,積極投入到醫院的建設與發展中,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帶動著身邊的每一個職工,全體幹部職工在醫院班子的感染下,大力弘揚“珍愛生命、崇尚科學、樂於奉獻、團結進取”的“廣東醫生”職業精神,頑強拼搏,銳意進取,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

光有口號可遠遠不夠,醫院領導班子考慮的是,

這所醫院未來的定位是什麼?醫院所在的地段,是廣州地區僅次於東山口醫院圈的第二大醫院資源集聚地,直線3公里範圍內有中國第一家西醫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有“南粵杏林第一家”廣東省中醫院、有鍾南山院士領銜的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還有廣州市兒童醫院、廣州市中醫院等大大小小5家大型三甲醫院。

群雄環繞下,定位就更為重要。跟以前一樣走綜合醫院的道路,明顯很難走通,以口腔作為突破口,這個步子要怎麼邁?如何協調好綜合醫療和口腔醫療的關係,以穩定住隊伍人心?要發展肯定要有地方,去哪裡找?這些問題都擺在葛林虎面前。

最讓醫院班子感到頭疼的還是資金問題,賬上沒有流動資金,每個月能用來發工資的只有三四十萬,但要拿工資的卻有286人,職工收入只能拿到工資的70%。

“有個員工告訴我一個事情讓我覺得很心酸,他說每天起來最擔心的就是孩子的奶粉錢要找誰借。”困難越大,葛林虎的虎性越勃發,他和醫院班子成員決心要大幹一場。

在充分考察後,葛林虎更堅定了發展口腔專科的信念。雖然此前掛牌口腔醫院已有2年,但牙椅只有28張,充其量只是羊城醫院裡的一個科室,無法施展拳腳。但就是這28張牙椅,每年的營業收入卻是其他綜合醫療收入的兩倍,“嚴重的貧富差距衍生出新的問題,科室間矛盾不斷升級,甚至出現不同科室間互搞破壞。”

最後,醫院班子取得共識:將綜合醫療和口腔醫院分開發展,綜合醫療充分放開由各站點自主經營,依靠原本鐵路資源充分發揮特色;口腔醫療另立爐灶,從零開始做強做大。

這一精準定位馬上就被證實是正確的,而且在隨後10年發展中也屢被驗證。

綜合醫療得到解放後,原本各鐵路站所通過合併優化,充分發揮優勢,大力開展體檢服務和社區服務,業務和經營權落實到站所負責人,調動了基層積極性。

“第一年大家的收入就上來了,業務從一千多萬翻到了兩千多萬,收入穩定後也就不存在矛盾和糾紛了,大家都認真做精業務,做好服務。”葛林虎介紹,由於和鐵路部門有幾十年千絲萬縷的聯繫,綜合醫療的業務基礎是不錯的,只要理順了就能自我造血。

相比而言,口腔醫院的創業幾乎是從零開始。最基本的是場所受限,原本的口腔門診面積還不到1000平方米,住院面積更是隻有可憐的700平方米。

從28張牙椅起家到躋身華南專科聲譽前五,這家醫院用了10年


辦醫院,肯定要先“築巢引鳳”,葛林虎開始搗鼓一些辦法。原本醫院業務用房只有2000平方米,辦公用房卻有3000平方米, “我們商量了一下,用鐵路沿線一些業務比較少的站所跟廣鐵集團再做置換,換多了1000平方米出來,加起來就有6000多平方米了。”這成了口腔醫院業務用房的基本盤。

葛林虎還有個更大膽的想法,他看中了原本用於口腔住院部的那棟小樓。

當時正值廣州亞運會前夕,全市都在對樓宇外立面進行“穿衣戴帽”,“與其做形象工程,不如把舊樓拆掉,我們建一個新樓作為門診大樓,既解決政府困難,也解決我們自身發展障礙”,葛林虎這個想法很快在現實中碰壁。首先是審批極為困難,學校領導和院領導想盡了一切辦法,克服了重重困難,終於拿到了批文。但醫院所在的白鵝潭地塊此時正處於控規階段,雖然批下來了,卻一時很難有撥款和投資。

沒有錢,怎麼建樓?他們大膽向銀行提出貸款,可醫院當時還沒發展起來,銀行有所顧慮,提出要反抵押,需要有實物擔保才可以放貸。

“我們班子開了個會,覺得這個時機不能錯過,於是我帶頭,大家拿出個人的車子和房子作為擔保。”葛林虎坦言,當時頂著巨大壓力,一度不知如何跟家人交代,房子車子都押上去了,萬一醫院業務還上不來怎麼辦。

巢很快就築起來了。醫院將原辦公大樓二、三層裝修改造成口腔系臨床與教學基地,將住院部改造成口腔門診大樓。口腔業務使用面積由1000平方米擴大到17000多平方米,牙椅數增加到260張,一下子升級為現代化口腔醫院,面貌煥然一新。

葛林虎對家人的擔憂很快也煙消雲散,第二年的業務量馬上就飆升了上來。

人才戰略:引進院士助陣建立三級人才庫

築巢固然重要,引鳳才是目標。

葛林虎一直記著剛來醫院時的一件事,當時醫院從湖南招來一名博士,雙方意向都不錯,大學還專門給這名博士安排了一套兩房一廳的房子,但最後博士還是跑到佛山南海區的一家醫院去了,理由是覺得那邊的平臺更大。

一個是位於省城的大學附屬醫院,一個是地級市的區級醫院,後者的平臺竟然比前者還大?這對葛林虎刺激很大,他知道光有樓還是不行的。

他首先廣開渠道,向國內高等院校招聘各類人才,從武漢大學口腔醫學院、南方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河北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吉林大學口腔醫學院等高等醫學院校引進了學科帶頭人和技術骨幹,組建了一支共同創業的專家隊伍。

與此同時,他深知附屬醫院一定要傍著大學這棵大樹,吸取養分和資源。在醫院創業初期,學校領導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給予大力支持,聘請了具有豐富管理經驗和較高學術地位的國內知名專家樊明文教授為醫院名譽院長指導醫療、教學、科研、管理等工作,有力推進了口腔醫院取得較快發展。

2010年1月11日,口腔醫院接管口腔系,實現院系合一;

2011年12月29日,廣州醫學院批准同意將口腔系更名為口腔醫學院,作為學校內設教學機構;

2013年6月,醫院隨大學更名為廣州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

2014年,經廣州市編辦批准,加掛廣州口腔疾病研究所牌子,實現了口腔醫院、口腔醫學院、口腔疾病研究所三位一體的管理模式。

更讓醫院班子感動的是,廣州醫科大學看到口腔醫院的發展,充分考慮到臨床教學實踐基地用房不足,捨棄原來豐厚的租金,將東風西路195號A棟劃拔給口腔醫學院使用,醫院又啟動了東風西大樓的裝修改造,目前已完成全部裝修工程並正式啟用,一座嶄新、闊氣的醫院大樓傲然挺立,醫院總建築面積達30000平方米,成為多院區,多門診輻射服務廣大市民的新型三級醫院。

“醫院發展起來了,政府和社會各界自然會關注。”葛林虎介紹,2013年,廣州市編辦將醫院正式定級定編,一下子給了500多個編制,按照三級醫院架構打造,向著口腔專科三甲醫院的目標衝刺。

從28張牙椅起家到躋身華南專科聲譽前五,這家醫院用了10年


▲10年發展,醫院迎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對於葛林虎來說,現在招人已經不是難題了。醫院自帶“流量”,甚至能吸引到大師助陣。

2017年7月7日,醫院與目前國內口腔醫學僅有的兩名院士之一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志願共建院士工作站,張志願將定期帶領團隊到醫院開展專家門診、疑難手術、教學查房和學術講座等活動,這給了年輕醫生極大的精神動力。

為了讓年輕醫生不斷接班,為醫院發展注入動力,葛林虎還實施了四大計劃,“趕著大家向前走”。

從2011年開始堅持不懈地實施“五個一”工程,要求青年職工“參與一門教學,手抓一項課題、精通一門技術、掌握一門外語、精讀一本專著”,促進人才的快速成長。對初級人才實行春蕾計劃,對骨幹人才實行雛鷹提升計劃,對高層次人才實行精英計劃,三級人才庫給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創造條件。

展望未來:錯位尋發展力爭衝三甲

廣州地區目前有三家公立口腔專科醫院,分別是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南方醫科大學口腔醫院和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在華南地區穩居前幾位,其中前兩家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良好的口碑。

作為創辦只有10年的新醫院,雖然短期內取得了長足發展,但葛林虎也看到了未來的挑戰。相比而言,自己的醫院缺乏傳統,人才儲備不足,要超越必須進行錯位發展,他計劃重點打造三張名片:兒童口腔、數字化口腔和微創口腔。

2013年12月,醫院率先在廣東省成立了第一個獨立建制的顳下頜關節科,目前年門診量8000多診次,年手術量200多臺,患者遍及省內外和東南亞等地。

“我們還看準了兒童口腔的未來,健康中國的未來重在預防,肯定要從兒童抓起。”葛林虎介紹,醫院打造了高端的兒童口腔中心

,在廣東省率先開展了全麻下或鎮靜下兒童牙病治療,2017年完成203例,比去年同期增長79.6%。

第三張名片則更為前沿,醫院早在2014年底就成立數字化口腔醫療中心,逐漸將數字化輔助精密加工技術常規化地應用於臨床診療過程中,不斷拓展3D打印技術在口腔臨床的應用。

“我們今年的目標是繼續衝三甲,爭取成為省內第二家三級甲等口腔專科醫院,但長遠來說還是要提高醫療質量,醫療服務是永無止境的”。採訪將近結束,葛林虎又笑著指著那幅“艱難困苦,追求卓越”的題字表示,醫院仍在創業,今後將有更大發展平臺,希望有志口腔事業之士一起創業。

採寫|李楠楠

來源|《人之初》雜誌

廣東衛生在線全媒體團隊出品

歡迎分享此文,

從28張牙椅起家到躋身華南專科聲譽前五,這家醫院用了1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