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从28张牙椅起家到跻身华南专科声誉前五,这家医院用了10年

【温馨提示:还没关注广东卫生在线的小伙伴们记得点击右上角关注哦~】

沿着广州荔湾区黄沙大道行走,这对于许多广州人来说,无疑能勾起不少美好而深刻的记忆。

这条连接着荔湾湖公园到沙面使馆区的马路,也连接着“老广”们的衣食住行:鳞次栉比的上下九、状元坊、如意坊是购物者的圣地,全天候生猛的黄沙水产市场是美食的天堂,沙面异国风情林立的建筑则是摄影者的最佳取景地。当然,这些地标中还少不了矗立在珠江口的白天鹅宾馆,这是国内首家中外合资的五星级酒店。

所以,在这条全长仅2公里的马路上,一不留神,你可能就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这个招牌擦肩而过。

从28张牙椅起家到跻身华南专科声誉前五,这家医院用了10年

相比低调的门面和年轻的挂牌历史,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最早可追溯到1950年开办的广铁集团羊城铁路总公司广州医院,这所企业办的医院也曾经风光一时。

2004年,医院整体移交给广州市,当年10月更名为广州医学院羊城医院,2007年1月又增挂“广州医学院口腔医院”。

经过10年艰辛探索,医院取得长足发展,连续3年在华南地区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中排名前5,省内口腔科最强学科的排名进入前列,成为医院改制探索过程中的一个杰出代表。

近日,《人之初》杂志记者采访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葛林虎。

移交之痛:提出解放思想求生存谋发展口号

提起葛林虎,医疗界熟知的人都会叫上一声“老虎”。

这位来自湖北的外科专家在出任口腔医院院长前,已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工作了20多年,从医院胸外科医生到医务部门负责人,再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海印分院院长,无论是专业还是管理,他对医院的运作都了如指掌。

但当他来到口腔医院任职后,还是被眼前的情况吓了一跳。时值2009年,医院已经被广州医学院接管了5个年头,增挂“广州医学院口腔医院”也已有2年,但发展依然没起色。

最大的症结在于,作为广州医学院羊城医院的前身,广铁集团羊城铁路总公司广州医院有太多历史遗留问题。

创办于1950年的这所医院,在计划经济时代的使命和任务是很明确的,主要服务于广铁集团铁路沿线的列车和站台,解决列车及站台上的临时突发医疗事件,保障司乘人员的健康问题,同时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但随着铁路总体改革,再加上司乘人员对医疗服务的专业需求日益增长,医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004年,广州羊城铁路总公司广州医院移交给地方,庞大的人员编制和无法预期的未来,让其一时间成为烫手山芋。

“省内几家大的医学院和医院都不愿接收,后来就按照属地给了广州,广州又指令性将其分配给广州医学院。”葛林虎介绍,当时整个医院的年营业额没有多少,但人员负担却有400多人,其中还包括100多名退休人员。

随后的5年时间里,易主后的羊城医院陷入了发展迷茫期,医院领导忙于应付各种历史遗留问题,医生们找不到职业方向,人心涣散,羊城医院成了一个难题,甚至演变成一个社会问题。

转机出现在2009年,广州医科大学(时为广州医学院)任命医院新一任领导班子,葛林虎来了。

“刚来时确实有落差,医院没人员、没编制、没级别、没业务。”在葛林虎的办公室,他指着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给医院题写的“艰苦创业、追求卓越”八个字,笑称创业之初,医院处于“四无”状态。

从28张牙椅起家到跻身华南专科声誉前五,这家医院用了10年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葛林虎

他还记得医院第一次开正式大会,议程是研讨未来5年发展计划,校领导担心会议开不下去,特别从大学派来一位专职副书记镇场,“一个医院连内部会都担心开不了,可想当时有多困难。”

正是在这次会议上,医院喊出了“解放思想,求生存谋发展,为羊城医院新一轮发展而努力奋斗”的口号,虽然还不知道未来怎样,但这口号让很多职工觉得心头一热。

医院领导班子主动放弃休息的时间,身先士卒,坚持每个双休日和节日都来医院上班,积极投入到医院的建设与发展中,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带动着身边的每一个职工,全体干部职工在医院班子的感染下,大力弘扬“珍爱生命、崇尚科学、乐于奉献、团结进取”的“广东医生”职业精神,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

光有口号可远远不够,医院领导班子考虑的是,

这所医院未来的定位是什么?医院所在的地段,是广州地区仅次于东山口医院圈的第二大医院资源集聚地,直线3公里范围内有中国第一家西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有“南粤杏林第一家”广东省中医院、有钟南山院士领衔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还有广州市儿童医院、广州市中医院等大大小小5家大型三甲医院。

群雄环绕下,定位就更为重要。跟以前一样走综合医院的道路,明显很难走通,以口腔作为突破口,这个步子要怎么迈?如何协调好综合医疗和口腔医疗的关系,以稳定住队伍人心?要发展肯定要有地方,去哪里找?这些问题都摆在葛林虎面前。

最让医院班子感到头疼的还是资金问题,账上没有流动资金,每个月能用来发工资的只有三四十万,但要拿工资的却有286人,职工收入只能拿到工资的70%。

“有个员工告诉我一个事情让我觉得很心酸,他说每天起来最担心的就是孩子的奶粉钱要找谁借。”困难越大,葛林虎的虎性越勃发,他和医院班子成员决心要大干一场。

在充分考察后,葛林虎更坚定了发展口腔专科的信念。虽然此前挂牌口腔医院已有2年,但牙椅只有28张,充其量只是羊城医院里的一个科室,无法施展拳脚。但就是这28张牙椅,每年的营业收入却是其他综合医疗收入的两倍,“严重的贫富差距衍生出新的问题,科室间矛盾不断升级,甚至出现不同科室间互搞破坏。”

最后,医院班子取得共识:将综合医疗和口腔医院分开发展,综合医疗充分放开由各站点自主经营,依靠原本铁路资源充分发挥特色;口腔医疗另立炉灶,从零开始做强做大。

这一精准定位马上就被证实是正确的,而且在随后10年发展中也屡被验证。

综合医疗得到解放后,原本各铁路站所通过合并优化,充分发挥优势,大力开展体检服务和社区服务,业务和经营权落实到站所负责人,调动了基层积极性。

“第一年大家的收入就上来了,业务从一千多万翻到了两千多万,收入稳定后也就不存在矛盾和纠纷了,大家都认真做精业务,做好服务。”葛林虎介绍,由于和铁路部门有几十年千丝万缕的联系,综合医疗的业务基础是不错的,只要理顺了就能自我造血。

相比而言,口腔医院的创业几乎是从零开始。最基本的是场所受限,原本的口腔门诊面积还不到1000平方米,住院面积更是只有可怜的700平方米。

从28张牙椅起家到跻身华南专科声誉前五,这家医院用了10年


办医院,肯定要先“筑巢引凤”,葛林虎开始捣鼓一些办法。原本医院业务用房只有2000平方米,办公用房却有3000平方米, “我们商量了一下,用铁路沿线一些业务比较少的站所跟广铁集团再做置换,换多了1000平方米出来,加起来就有6000多平方米了。”这成了口腔医院业务用房的基本盘。

葛林虎还有个更大胆的想法,他看中了原本用于口腔住院部的那栋小楼。

当时正值广州亚运会前夕,全市都在对楼宇外立面进行“穿衣戴帽”,“与其做形象工程,不如把旧楼拆掉,我们建一个新楼作为门诊大楼,既解决政府困难,也解决我们自身发展障碍”,葛林虎这个想法很快在现实中碰壁。首先是审批极为困难,学校领导和院领导想尽了一切办法,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拿到了批文。但医院所在的白鹅潭地块此时正处于控规阶段,虽然批下来了,却一时很难有拨款和投资。

没有钱,怎么建楼?他们大胆向银行提出贷款,可医院当时还没发展起来,银行有所顾虑,提出要反抵押,需要有实物担保才可以放贷。

“我们班子开了个会,觉得这个时机不能错过,于是我带头,大家拿出个人的车子和房子作为担保。”葛林虎坦言,当时顶着巨大压力,一度不知如何跟家人交代,房子车子都押上去了,万一医院业务还上不来怎么办。

巢很快就筑起来了。医院将原办公大楼二、三层装修改造成口腔系临床与教学基地,将住院部改造成口腔门诊大楼。口腔业务使用面积由1000平方米扩大到17000多平方米,牙椅数增加到260张,一下子升级为现代化口腔医院,面貌焕然一新。

葛林虎对家人的担忧很快也烟消云散,第二年的业务量马上就飙升了上来。

人才战略:引进院士助阵建立三级人才库

筑巢固然重要,引凤才是目标。

葛林虎一直记着刚来医院时的一件事,当时医院从湖南招来一名博士,双方意向都不错,大学还专门给这名博士安排了一套两房一厅的房子,但最后博士还是跑到佛山南海区的一家医院去了,理由是觉得那边的平台更大。

一个是位于省城的大学附属医院,一个是地级市的区级医院,后者的平台竟然比前者还大?这对葛林虎刺激很大,他知道光有楼还是不行的。

他首先广开渠道,向国内高等院校招聘各类人才,从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等高等医学院校引进了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组建了一支共同创业的专家队伍。

与此同时,他深知附属医院一定要傍着大学这棵大树,吸取养分和资源。在医院创业初期,学校领导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聘请了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和较高学术地位的国内知名专家樊明文教授为医院名誉院长指导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有力推进了口腔医院取得较快发展。

2010年1月11日,口腔医院接管口腔系,实现院系合一;

2011年12月29日,广州医学院批准同意将口腔系更名为口腔医学院,作为学校内设教学机构;

2013年6月,医院随大学更名为广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2014年,经广州市编办批准,加挂广州口腔疾病研究所牌子,实现了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口腔疾病研究所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更让医院班子感动的是,广州医科大学看到口腔医院的发展,充分考虑到临床教学实践基地用房不足,舍弃原来丰厚的租金,将东风西路195号A栋划拔给口腔医学院使用,医院又启动了东风西大楼的装修改造,目前已完成全部装修工程并正式启用,一座崭新、阔气的医院大楼傲然挺立,医院总建筑面积达30000平方米,成为多院区,多门诊辐射服务广大市民的新型三级医院。

“医院发展起来了,政府和社会各界自然会关注。”葛林虎介绍,2013年,广州市编办将医院正式定级定编,一下子给了500多个编制,按照三级医院架构打造,向着口腔专科三甲医院的目标冲刺。

从28张牙椅起家到跻身华南专科声誉前五,这家医院用了10年


▲10年发展,医院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对于葛林虎来说,现在招人已经不是难题了。医院自带“流量”,甚至能吸引到大师助阵。

2017年7月7日,医院与目前国内口腔医学仅有的两名院士之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志愿共建院士工作站,张志愿将定期带领团队到医院开展专家门诊、疑难手术、教学查房和学术讲座等活动,这给了年轻医生极大的精神动力。

为了让年轻医生不断接班,为医院发展注入动力,葛林虎还实施了四大计划,“赶着大家向前走”。

从2011年开始坚持不懈地实施“五个一”工程,要求青年职工“参与一门教学,手抓一项课题、精通一门技术、掌握一门外语、精读一本专著”,促进人才的快速成长。对初级人才实行春蕾计划,对骨干人才实行雏鹰提升计划,对高层次人才实行精英计划,三级人才库给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展望未来:错位寻发展力争冲三甲

广州地区目前有三家公立口腔专科医院,分别是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在华南地区稳居前几位,其中前两家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口碑。

作为创办只有10年的新医院,虽然短期内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葛林虎也看到了未来的挑战。相比而言,自己的医院缺乏传统,人才储备不足,要超越必须进行错位发展,他计划重点打造三张名片:儿童口腔、数字化口腔和微创口腔。

2013年12月,医院率先在广东省成立了第一个独立建制的颞下颌关节科,目前年门诊量8000多诊次,年手术量200多台,患者遍及省内外和东南亚等地。

“我们还看准了儿童口腔的未来,健康中国的未来重在预防,肯定要从儿童抓起。”葛林虎介绍,医院打造了高端的儿童口腔中心

,在广东省率先开展了全麻下或镇静下儿童牙病治疗,2017年完成203例,比去年同期增长79.6%。

第三张名片则更为前沿,医院早在2014年底就成立数字化口腔医疗中心,逐渐将数字化辅助精密加工技术常规化地应用于临床诊疗过程中,不断拓展3D打印技术在口腔临床的应用。

“我们今年的目标是继续冲三甲,争取成为省内第二家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但长远来说还是要提高医疗质量,医疗服务是永无止境的”。采访将近结束,葛林虎又笑着指着那幅“艰难困苦,追求卓越”的题字表示,医院仍在创业,今后将有更大发展平台,希望有志口腔事业之士一起创业。

采写|李楠楠

来源|《人之初》杂志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欢迎分享此文,

从28张牙椅起家到跻身华南专科声誉前五,这家医院用了1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