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教育部要求给学生减负,有些老师却还指定学生购买大量的教辅书籍和资料,对此你怎么看?

韦显2


编者按:确实很多学校的老师有这种现象。想了很久,也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为了想让学生多考些成绩而已。但是,我总觉得教育局或者《教师法》不规定的事情(比如指定学生去购买额外的教辅、布置过多的作业等等),老师们还是少做为好,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为什么现在还有指定学生购买教辅的教师? 教师教书,学生学习,家长配合教师教育学生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只不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种天经地义的事情就出现了一些奇妙的变化。



学习知识是一件繁杂的事情,同时也是一种信息处理的过程。知识通过外界的各种人为或者非人为的引导,通过学生的五官和大脑等器官处理成为电子信息,最终转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其实是经过多重过程的处理后才完成任务。 学生写作业就是这一个过程的一个环节之一。

通常,教师讲解完成一个公式后,为了让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和运用,教师就会给学生布置作业。写作业的目的就是经过动手,动脑,使学生对公式形成条件反射,每当学生再次遇见类似运用到类似公式解决问题时,就会快速的反应。 但是,自从素质深入开展以来,通过写作业的方式来训练学生,使学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的方式已经不被大众接受,他们认为这样的训练会使学生变成考试的机器,而不是变成可以灵活变通,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因此,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大力禁止教师布置过多作业,以使来减负学生的大脑机械训练的负担,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 国家教育部门的禁止教师布置过多作业的方式之一就是严管教师滥定教辅,以及规定学生做作业的时间来控制学生的作业量。但是,很多教师偏偏逆潮流而上,除了上级规定的教辅,还另外要求学生去购买教辅,很多老师也因此遭到严肃处理。

为什么有些教师会违反规定要求学生去购买教辅呢?有网友认为是老师想赚外快,或者是教师没有用心教,就想用多做作业的形式来提高分数。还有网友认为教师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更有网友认为这是教师没有师德的表现,理应严肃惩罚。

我想,这不仅仅是教师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长、社会都有责任。如果教育主管部门真的把减负落实到实处,学校不要用成绩排名考核教师,家长不要只看学生成绩好坏来判定教师的教学能力,社会招聘不要用985等规定来判定人才,高考可以像美国一样宽进严出,国家建立一套合理的诚信评价体系,那么我想教师也不会为了捞点外快而违禁指定学生购买教辅了。

本来,教师要求学生到指定的地方去购买教辅真正目的只有想让学生多考点分数,最多是想赚点外快,这样一举两得的事情,最后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 试想,一个社会出现了很多人做很多坏事,那指责的应该是现在的人素质不高还是社会的管理出了问题呢?这个问题大家好好思考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