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 這一民族被中國驅逐,消失千年,很多外國人自稱其後裔並以此為榮

秦朝時期,秦始皇派蒙恬攻打匈奴並修建萬里長城來抵禦其對侵犯,而早在先秦時期,就有匈奴的蹤影,屢次騷擾威脅中原勢力,在周王朝時便出現了長城的雛形“列城”和烽火臺,以此防禦北方匈奴南下。

這一民族被中國驅逐,消失千年,很多外國人自稱其後裔並以此為榮

匈奴一族極為兇悍,在秦末漢初雄踞北方,並且在很長一段時間不斷的對中原進行侵犯,史料中有說到,匈奴是夏朝後裔,與中原同為華夏一族,其本是夏桀的一分支後裔,在夏朝亡國後逃到了北方,吞併北方的各個遊牧民族形成了民族集團。

這一民族被中國驅逐,消失千年,很多外國人自稱其後裔並以此為榮

從西周起戎族開始侵擾中原王朝,犬戎攻陷了鎬京,滅掉了西周,逼得周平王遷都到洛陽建立東周,戰國時期侵擾趙國的林胡、樓煩被趙武靈王驅逐,在被驅逐後,林胡兩族融入了新匈奴中。

這一民族被中國驅逐,消失千年,很多外國人自稱其後裔並以此為榮

公元前三世紀,匈奴控制了北方大片領域,秦始皇在公元前215年派蒙恬領軍收復了河套地區,之後連接先秦時期修築的長城,並在其基礎上繼續修築,形成了一道完整的防禦工程萬里長城。並且在之後蒙恬鎮守的十餘年裡,匈奴不敢來犯。

這一民族被中國驅逐,消失千年,很多外國人自稱其後裔並以此為榮

而在西漢前期,匈奴再度強大起來,控制了西域並對西漢造成了巨大的威脅,匈奴趁著楚漢之爭,佔領了河套地區,在公元前201年,韓王信叛亂,勾結匈奴攻打中原,次年,劉邦率領32萬大軍對戰匈奴,鎮壓韓王信,正是這次發生了白登之圍,而在這之後劉邦決定採取和親的方法緩和與匈奴的關係,而不是靠著高風險高代價的武力去鎮壓。這一“和親”政策一直到漢景帝時期,到了漢武帝時期,漢朝已經有了足夠的力量去鎮壓驅趕匈奴,漢武帝派遣了衛青、霍去病去收復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區,並將匈奴驅逐出境,在漠北分成了五部。

這一民族被中國驅逐,消失千年,很多外國人自稱其後裔並以此為榮

在公元前53年,南匈奴投降西漢,在漢元帝時期,王昭君嫁給呼韓邪單于,維持了60多年的和平狀態。東漢之時,匈奴再次分裂成兩部,南匈奴投降,北匈奴不投,被東漢驅逐,西遷後導致羅馬帝國的消亡。在匈奴衰落後,鮮卑人趁機佔領了匈奴領地,並與匈奴通婚,生下的混血被稱為鐵弗人,其在中原建立過夏國。而隋朝建立之後,匈奴逐漸融入中華各民族,五胡十六國時期也是匈奴在中原活躍的最後時期,之後便逐漸湮沒在中原歷史長河中,而其所留後裔逐步被漢化。

這一民族被中國驅逐,消失千年,很多外國人自稱其後裔並以此為榮

多數西方歷史學家都認為匈奴人是在中原以北的遊牧民族集團,不是種族,在《史記》等史書中所記載的匈奴是夏族後裔,這個曾經漢族最大的敵人其實與漢族同屬一脈,這兇悍的一脈不僅影響了中國的歷史還影響了歐洲的歷史,他們無疑是強大而兇悍的一族,這也使得許多外國人自稱為是匈奴後裔,並以此為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