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煙雲江湖」稅,一個永恆的話題,嘮嘮?(上)

我們記得2015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五大任務:

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那麼在2016-2017年去產能和去庫存基本完成,到今年去槓桿已經行至年中、步入穩槓桿,按照既定戰略,政策重心應逐步轉向降成本和補短板,從“三去”走向“一降一補”。今年又值美國佬叫囂,中美貿易戰拉開了帷幕,更需要鞏固和扶持優秀企業的信心、也關係能否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一個轉折點吧。是否可以考慮減減稅了呢?重新放水養魚?

「煙雲江湖」稅,一個永恆的話題,嘮嘮?(上)

美國特朗普打出的一張牌便是大幅減稅。那麼我國現行稅負高不高?中美的稅負和基礎性成本孰高孰低?我們此前強調,中美貿易戰應該也是國本之戰了,決定了未來世界的新走向,新格局。

先從中美宏觀稅負對比:

中國全口徑的宏觀稅負(四本賬)自2009年起高於美國,國民收入分配中政府佔比持續提高,存在大幅減稅降費空間。

我國自1994年分稅制實施以來,政府可支配收入佔比持續上升,近年略有下降;企業部門可支配收入佔比從2009年起下降。從國際看,我國政府在國民收入分配的佔比(18.5%)高於美國(17.2%)和日本(17.5%),但低於福利水平較高的挪威(38.2%)、瑞典(32.3%)、芬蘭(29.1%)和愛爾蘭(22.8%)。我國居民部門在國民收入分配的佔比61.6%低於美國(79.6%)、日本(75%)、德國(77.2%)和法國(73.7%)等。實事求是的說,我國收入分配的特點是政府高、家庭低。

「煙雲江湖」稅,一個永恆的話題,嘮嘮?(上)

分稅制以來,政府部門佔比高,居民部門佔比低

自今年上半年財政收入增速高於名義GDP增速,財政收入/GDP比重上升至1980年的較高水平,減稅呼聲比較大。

我們可以從《中美稅負和稅制比較》去發現,2015年,即是“三去一降一補”的開始年,中國的全口徑宏觀稅負為33.9%,略高於美國的33%,美國減稅後預計減少宏觀稅負0.8個百分點/年,對中國產生壓力。全口徑的財政收入包括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和社會保險基金收入。

「煙雲江湖」稅,一個永恆的話題,嘮嘮?(上)

2009年起,中國全口徑宏觀稅負開始高於了美國

考慮中國社會保障的層級和發達國家的高福利,中國宏觀稅負偏高,大量財政收入用於供養龐大的機關事業單位隊伍和建設性支出。從財政支出結構看,我國醫療、社保與就業等支出佔比近年來上升。客觀的說,仍低於美國,教育支出佔比與美國持平,大量財政支出用於財政供養人員及基建。

「煙雲江湖」稅,一個永恆的話題,嘮嘮?(上)

近年,我國財政支出開始優化。社保佔比增加,交運基建類佔比下降

據估計,財政供養人員為6400萬以上,財政供養人員/百萬美元GDP在國際處於較高水平,為美國的4.8倍。雖然大部分基礎設施投資具有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

「煙雲江湖」稅,一個永恆的話題,嘮嘮?(上)

中美醫療、就業,教育對比

依舊有相當部分無效投資浪費仍不可忽視,民生支出雖然增長較快但基礎薄弱仍有待提高。(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