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5 阿冷讀書,項梁會敗,宋義的戰略錯了,章邯的投降錯了嗎?

阿冷讀書,項梁會敗,宋義的戰略錯了,章邯的投降錯了嗎?

阿冷讀書,項梁會敗,宋義的戰略錯了,章邯的投降錯了嗎?

定陶大戰,項梁輸在哪裡?宋義的戰略錯了?

陳勝起義失敗以後,項梁聽取範曾的建議,立原楚懷王的嫡孫做楚懷王,自封武信君。雖說打了幾個勝仗,但威信還不是很高。想讓齊國幫助自己去攻打秦國,沒想到齊國卻和自己討價還價。項梁也急需幾場大仗來提高自己的威望。這時,沛公和項羽在攻打定陶時,沒有攻下。項梁如果能夠拿下這場大仗,必然會提高自己的威望。

公元前208年,項梁一路連勝,輕視了不斷增加的秦軍,又不聽宋義的建議,最後被不斷增援的秦軍在定陶戰敗,自己也戰死沙場。

阿冷讀書,項梁會敗,宋義的戰略錯了,章邯的投降錯了嗎?

鉅鹿之戰的戰略分歧

章邯在大敗楚軍後,又去攻打更大威脅的趙國(當時諸侯之中,抗秦實力最強的國家),趙軍大敗,趙王歇逃入鉅鹿(今河北)城,被秦軍包圍。趙向楚國求援。楚懷王十分欣賞判斷項梁必敗的宋義,各路部隊歸宋義統領去救援趙國。大軍行至安陽,停留四十餘日。項羽認為:應該馬上過河,與趙國裡應外合,打敗秦軍。宋義則認為:秦國攻打趙國,不管是輸是贏,部隊都會消耗,想坐收漁翁之利。

在部隊糧草匱乏之際,項羽誅殺宋義,渡過黃河後,只帶了三日糧草,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破釜沉舟的來由,率領兩萬楚軍,解了鉅廘之圍。之後,成為各路諸侯的上將軍。

阿冷讀書,項梁會敗,宋義的戰略錯了,章邯的投降錯了嗎?

​秦將章邯為什麼投降

章邯與項羽進入相持戰,秦二世派人來責問,擔心趙高的殘害,因為在前朝有大將白起、蒙毅皆沒有得善終,再三思考,投降了項羽,被封為雍王。項羽集團因擔心二十萬秦軍不聽指揮,全被坑殺,估計這也是章邯沒有預料到的結果。

不管怎樣,章邯的投降,加速了秦國的滅亡,準確的說,是趙高寵臣之流所賜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