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又见巨资团购微信公众号 平均每个可卖300多万 “玩”微信的你心动吧

又见巨资团购微信公众号 平均每个可卖300多万 “玩”微信的你心动吧

记者 | 段海涛

自己注册了微信公众号或经常刷微信公号的你知道吗?一旦被上市公司看中,微信公号那是相当值钱呦!

有多值钱?批量采购的话,也得每个值300多万元!更不用说“爆款”的号了。

不过,山东财经报道梳理发现,上市公司收购微信公号也都有自己的特点,并不是单个微信公号做的好人家就收。而媒体圈做微信的你或许也想象不到,一个运营微信公号的公司,一年的净利竟会达到三、四亿元,远超不少的传统媒体集团。

对于微信公众号的价值,我们不妨根据上市公司的几份收购计划,详加分析。

20亿-30亿的公号收购案频现

11日晚,上市公司利欧股份(002131)披露称,公司与宁波妍熙、宁波熙灿、张地雨签署了《苏州梦嘉传媒有限公司股权转让框架协议》,公司拟以现金收购上述各方所持苏州梦嘉75%股权。苏州梦嘉整体估值31.20亿元,本次交易对应的交易金额为23.40亿元。

据披露,苏州梦嘉是一家主营微信自媒体的内容营销公司,借助微信生态体系精耕内容下沉增量用户,以用户为核心,通过内容、产品以及服务来吸引、汇聚各类垂直用户。

天眼查显示,公司旗下主要公众号有六个,除了“招牌”的伴读书房外,还有运营母婴内容的小果妈咪、触摸福州,运营健康养生内容的每天健康养身等。

而据媒体报道,在此前接受媒体调研时,苏州梦嘉曾表示,公司自2015年成立至今,创立、运营的数千个微信号“活得”都很好,大部分粉丝达到了10万,最高的“伴读书房”微信号粉丝量达到了120万。

那么以31.20亿元的总价计算,每个微信公号到底可卖多少钱呢?

考虑到通常微信公众号都可以入驻多个平台,再形成相应的平台号,把去重因素考虑在内,假设按实际运营1000个公众号计算,每个就值312万元。

山东财经报道记者12日曾致电苏州梦嘉,欲了解其实际运营的公众号数量,但在按要求留下联系方式后,截至发稿并未收到任何回复。

因为苏州梦嘉并未公布实际运营的公众号具体数量,上述价格仅是估计,可能会有偏差。

不过,从瀚叶股份(600226)今年4月的收购预案看,一个微信公众号值300多万似乎是行价。

据披露,瀚叶股份拟斥资38亿元收购微信公众号运营公司量子云,量子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共981个,涵盖了情感、生活、时尚、亲子、文化、旅游等诸多领域,粉丝数量合计超过2.4亿(不考虑去重)。

以此价格计算,每个微信公众号的交易价格达到387万元。即便后来瀚叶股份把交易价格由38亿元调整为32亿元,每个公众号仍值326万元。

也许有人会说,这个价格对于粉丝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公众号而言不算高,但请注意,这是个平均价。以瀚叶股份为例,其收购的981个公众号中,有接近900个号的平均粉丝是在10万左右。

利润远超传统媒体

作为传统媒体尝试新媒体探路的一员,小编其实也没想到,微信公众号竟然这么值钱。而微信自媒体的赚钱能力,简直让一众传统媒体汗颜。

据披露,2015年9月成立的苏州梦嘉精耕生活、时尚、母婴、文学、搞笑、歌舞等领域,目前已积累约2.8亿名订阅用户;其核心团队社会化营销经验丰富,借助公司自研的MRP平台,将投放、编辑、运营、广告撮合交易、财务、内控等环节进行整合与自动化。

同时,通过强化内容运营及营销优化能力,苏州梦嘉每年为快消、服装、化妆品、3C、食品、家居、保健品、金融、小说、在线娱乐等行业约2500名客户提供基于社交自媒体平台的精准营销服务。

那么,苏州梦嘉每年能赚多少钱呢?

据披露,苏州梦嘉承诺,2018、2019、2020会计年度实现的年度审核税后净利润应分别不少于人民币2.6亿元、3.6亿元、4.5亿元。

而拥有981个微信公众号的量子云,主要收入来自于移动互联网推广和腾讯社交广告,其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1.32亿元,净利润8713万元;2017年营业收入为2.35亿元,净利润1.53亿元。

这速度简直让传统媒体汗颜。而据披露,截至2017年底,量子云及其子公司在职人数仅为115人。

更惊人的是,根据预估值,量子云未来五年的净利润将分别达到2.66亿元、4.13亿元、5.19亿元、6.01亿元和6.59亿元。

想被收购得“组团”发展

看了“别人家”的公众号,是不是有些运营微信公众号的小伙伴,也有被资本收购的想法呢?

怕不如人家赚钱不会被看上?其实门槛没有那么高。

山东财经报道梳理发现,上述两个上市公司收购微信公众号,都有一定的规律,掌握了规律,也许你就有机会被资本青睐。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资本收购的微信公众号都数量庞大,比如量子云有981个微信公众号,苏州梦嘉则号称在微信、微博、头条、UC大鱼、百度百家、一点资讯、喜马拉雅、腾讯视频等平台拥有自营媒体账号4000多个。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只有收购的公众号数量足够大,才能给公司带来营收、净利方面的变化,从这个角度看,单个的微信公众号即便做得很不错,由于体量有限,也很难入上市公司法眼。

不过,运营公众号的诸位也不必灰心。如果有资本先期分头洽谈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公众号,再组团与大资本或上市公司洽谈收购,那或许你的机会就来了。

当然,更重要的因素是,你的公众号一定要尽快盈利。其实,从瀚叶股份的收购预案来看,对于微信公众号的盈利门槛要求也不算高。

量子云2017年盈利1.53亿元,按981个微信公众号而言,每个的盈利要求是15.6万元。是不是觉得不那么难了呢?

封号、“刷流量”都被交易所关注

对于市场对上市公司收购自媒体的疑惑,利欧股份董事会秘书张旭波表示,看好自媒体行业,此次公司收购的标的客户结构与千万粉丝大号不同,单个公众号平均粉丝量在20W——30W左右,内容接地气,体量小而美,更有利于变现。

不过,交易所对上市公司收购自媒体还是颇为谨慎,上交所就两次下发关注函,关注了诸如封号、刷流量、粉丝真实性等问题要求瀚叶股份解答。

比如,有媒体质疑量子云目前运营981个微信公众号,以“卡娃微卡”为例,内容较为低俗,且有“标题党”之嫌。上交所即要求补充披露量子云旗下公众号历史上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记录,或因内容涉及虚假夸大宣传、色情低俗、诱导分享关注、内容抄袭、冒名侵权、虚假欺诈等被封号的情形。

要求核查主要公众号粉丝数、文章阅读量、点赞量、分享量的真实性情况;披露前十大公众号粉丝去重后的数量、活跃粉丝数量等。

上交所还要求财务顾问进一步说明:回复中所述核查手段是否能够保证量子云主要公众号粉丝数、文章阅读量、点赞量、分享量的真实性、业绩的真实性,是否能排除标的资产利用“网络水军”刷流量的情形。

看来,不管被不被收购,对于公众号而言,做好内容、为粉丝提供有用信息,形成正向反馈,仍是最重要的。

记者 | 段海涛

又见巨资团购微信公众号 平均每个可卖300多万 “玩”微信的你心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