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經濟改革成功讓他有了對戰匈奴的資本,也為王莽亂政埋了隱患

漢武帝劉徹是漢景帝的第二個兒子,也是西漢王朝的第七位繼任者,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戰略家。在我國曆史上,人們對他有很高的評價。公元前156年,漢武帝出生了,雖然漢武帝出生的時候,天上沒有什麼異象,但是他的母親懷孕的時候,卻夢到太陽進入了她的肚子裡面。在她告訴漢景帝之後,漢景帝對她說:“這是吉兆啊。”

經濟改革成功讓他有了對戰匈奴的資本,也為王莽亂政埋了隱患

就在漢武帝出生的前一年,他的爺爺漢文帝去世了,他的父親漢景帝登基稱帝。劉徹自幼聰明過人,天資不凡。在漢武帝劉徹三歲的時候,他的父親曾把她抱到自己的膝蓋上問他:“你想當皇帝嗎?”劉徹回答說:“這件事情是由老天決定的,不由兒臣,我想要每天都在皇宮中,在父親您的身前玩耍。”他的父親聽了非常高興,並且對他另眼相看。

經濟改革成功讓他有了對戰匈奴的資本,也為王莽亂政埋了隱患

公元前150年,劉徹被漢景帝,封為了太子,在劉徹16歲還沒有成年的時候,他的父親漢景帝駕崩了,劉徹登基稱帝,但是由於年幼並沒有掌管國家實權,等到竇太后駕崩之後,漢武帝才算掌握大權。然後就正式開始了他一生的奮鬥史。他先通過頒佈《推恩令》進行削藩,來削弱各個諸侯國的實力,使他們不能對中央朝廷造成威脅。同時,他又在各個地方設置刺史一職,加強中央朝廷對地方的監管。他又把鑄錢的財政大權收歸國有不允許各個諸侯國再私自鑄造錢幣。還把鹽,鐵,釀酒等生意收歸國家管理。同時他還採用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加強對人們在思想上的控制,讓男尊女卑,忠君愛國,仁義孝悌的思想在人們的心中根深蒂固。他在用儒家的仁孝治理天下的時候,也沒有放棄法家的法治思想,具體的來說就是以儒家為主,法家為輔。

經濟改革成功讓他有了對戰匈奴的資本,也為王莽亂政埋了隱患

但是在漢武帝時期他卻非常重用酷,因為漢武帝時期地方豪強非常厲害,漢武帝就借這些酷吏的手來打壓那些地方豪強,但是也資生了這些酷吏們的腐敗,給平民百姓帶來了很多災難。漢武帝也是第一個使用年號紀年的皇帝,而且他也是在歷史上年號最多的皇帝。他還創建了當時國家的最高學府太學,太學裡的太學生都是將來文官的儲備人才。漢武帝還曾經治理黃河,他甚至調用了幾十萬的部隊,把黃河沿岸修整了一個遍。

經濟改革成功讓他有了對戰匈奴的資本,也為王莽亂政埋了隱患

漢武帝在位時期也對外不斷征戰,他跟匈奴打了一輩子的仗,也湧現出了很多著名將領李廣,衛青,霍去病等等,但是這些人最終到漢武帝死的時候也沒有把匈奴滅掉。不單單是和匈奴,漢武帝和南邊的越南也是打了一輩子,打來打去,終於把現在的西南,東南等等納入到了他的治理之下。打仗就要花錢,打大仗就要花大錢,連年打仗就要年年花錢。漢武帝在位的時期,從他青年到晚年可以說是一直在對外征戰,所以還一直在對外花錢。如果不是當初漢武帝對國內經濟進行改革,把鹽鐵和釀酒收歸中央管理,又把各個諸侯國的鑄錢權利收了回來,他根本沒有能力連年對外征戰。

經濟改革成功讓他有了對戰匈奴的資本,也為王莽亂政埋了隱患

這也可以說是漢武帝在經濟方面的改革成功,讓他有了對外征戰的資本。但是這也為後來王莽亂政埋下了隱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