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6 世界大戰結束後,一位元帥預言:這是20年的休戰 後來果然應驗

斐迪南·福煦是法國曆史上最著名的元帥之一,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協約國軍隊的總司令。

世界大戰結束後,一位元帥預言:這是20年的休戰 後來果然應驗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福煦率部先後參加了第一次馬恩河戰役、第一次伊普爾戰役、第一次佛蘭德戰役、索姆河戰役。1918年4月,福煦擔任協約國軍隊總司令,指揮部隊對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發動總攻,迫使德國於11月11日投降,從而結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世界大戰結束後,一位元帥預言:這是20年的休戰 後來果然應驗

憑著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作出的貢獻和犧牲,法國理所當然地獲得了在戰後談判階段領導者的地位。戰爭讓法國損失慘重,同時也為自己的前景感到惶恐不安。如何才能保障法國的安全,成為了全體法國人最關切的問題。由於擔心德國在今後捲土重來,所以法國人決定以最嚴厲的手段來遏制德國的發展。經過長達6個月的談判,一份苛刻到令人無法想象的《凡爾賽條約》正式簽署了。

根據《凡爾賽條約》中的規定,德國必須繳付高達2260億馬克(約合113億英鎊)戰爭賠款,事實上這樣鉅額的一筆賠款在當時是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支付得起。不過,勝利的協約國並沒有過多的考慮客觀現實,而是要堅持對德國進行不斷的壓榨,要德國交出“最後一分錢”。

世界大戰結束後,一位元帥預言:這是20年的休戰 後來果然應驗

當福煦元帥聽到《凡爾賽條約》的內容時,他做出了這樣的預言:“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因為鉅額的戰爭賠款完全超出了德國的支付能力,所以德國根本不可能做到老老實實的繳付這樣的賠款。而且《凡爾賽條約》中的各項苛刻規定引發了德國民眾強烈的反抗情緒,德國人的民族熱情被徹底激發出來。

1923年1月,法國彭加勒政府藉口德國沒有按期支付賠款,悍然出兵佔領德國魯爾地區。這一行動立刻激起了德國民眾極大的憤慨,德國國內的反抗情緒更進一步高漲。

世界大戰結束後,一位元帥預言:這是20年的休戰 後來果然應驗

在此背景下,一個野心勃勃的陰謀家開始走上了歷史舞臺,他就是德國納粹黨領袖阿道夫·希特勒。

希特勒利用德國國內的經濟危機和民眾的反抗情緒,掌握了德國的最高權力,成為德意志第三帝國元首。

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一場人類歷史上空前的災難(第二次世界大戰)拉開了序幕。此時離《凡爾賽條約》簽訂剛好過了20年,福煦元帥當年的預言精準的應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