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火葬是否意味著不能“入土為安”?為啥農民寧可挨罰也要土葬?

原來在農村去世後直接埋在自家祖墳裡是約定俗成的事,並且農村也講究一個說法叫“入土為安”。這個習慣在中國農村延續了幾千年之久。

建國後推行了火葬制度,但是農村一直是火葬制度的盲區,因為農民心中很在意一個詞叫做“死無全屍”,人燒掉就等於沒有全屍了,沒有全屍何來“入土為安”?

火葬是否意味著不能“入土為安”?為啥農民寧可挨罰也要土葬?

今年,國家選擇了全國80多個地區和單位作為全國殯葬改革的試點地區。所以以前處於灰色地帶的農村地區,是不是也要全部施行火葬了?

火葬是否意味著不能“入土為安”?為啥農民寧可挨罰也要土葬?

土葬的傳統主要來源於“入土為安”的思想。千百年來,農村都流行著要厚葬先人的傳統。如果對先人進行火葬,那就是大不敬,是要被鄉村鄰里罵的。所以親人過世之後,很多農村人冒著被罰的風險,也要留全屍,這也是讓自己寧可花錢買個安穩,讓良心上過得去的一種做法。

火葬是否意味著不能“入土為安”?為啥農民寧可挨罰也要土葬?

再有就是火葬增加了農民的喪葬成本。他們認為火葬就是要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多花一筆冤枉錢。以前的土葬是人死後屍體直接放入棺材後下葬,而火葬則是裝入骨灰盒後再次下葬,這裡增加了火葬的費用和骨灰盒的費用,這樣的結果是造成了本來就高昂的喪葬費又貴了。

火葬是否意味著不能“入土為安”?為啥農民寧可挨罰也要土葬?

並且還有不少農民認為火葬其實也並不比土葬能省地方。因為農民們的做法是,先火葬,然後把骨灰再次按照土葬的形式放入棺材中。這樣其實火葬只是為了應付差事和裝裝樣子,完全變了原有的初衷。

雖然火葬不會在農村永遠的存在下去,但是如果要讓農民們從心裡接受火葬恐怕還真不是一個短時間能完成的任務。

火葬是否意味著不能“入土為安”?為啥農民寧可挨罰也要土葬?

近期江西的一些地區因為強收棺木,在朋友圈裡廣為傳播,造成了一定的社會恐慌。說明殯葬改革這種風俗改革,是需要過程的,是依靠群眾而不是強迫群眾的,也必須尊重傳統習慣,否則很容易激化本不應該有的矛盾。

火葬是否意味著不能“入土為安”?為啥農民寧可挨罰也要土葬?

殯葬制度改革的初衷,是為了讓殯葬規範化,生態化,對於土葬時候造成土地浪費的現象,堅決避免,減少對土地資源的損耗。並對“厚葬薄養”的不好的風俗進行優化改革。

但是現在的農村畢竟還是傳統思想為主導,現在80、90後的年輕農民來說,接受火葬的程度高一些,但是老一代人還是願意土葬。我們應該循序漸進,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違背老人的意志,強制實行,您說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