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5 全国10省市已出台改革方案!绝大多数事业单位不发车补!

随着各省市相继推出改革方案,事业单位公车改革最近又成为热点了。从目前公布的信息来看,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后,多数省市都是实行实报实销进行车改,而不是像行政机关那样发放补贴。因此,事业单位发车补,恐怕只是个梦。

一、车改的初衷决定了事业单位发车补希望的渺茫。国家实行机关事业单位车改,并给予一定的货币补贴,根本目的是节约行政成本,减少财政支出。目前,全国大概有700万公务员,而事业单位在编人员超过3000万,公务员发放车补后,如果事业单位再发,财政负担就不是减少,反而会增加,这与车改的初衷无疑是相悖的。当然,同样是为党打工,公务员发事业单位人员却没有,肯定存在现实的不公平,但这没什么好说的,一个制度肯定不可能全面兼顾事事公平。车改方案的制定者,没有理由不先保障自身的利益,既然你想要有车补,那么唯一的出路就去考公务员。

二、目前已有10个省市出台事业单位公车改革方案。今年4月8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消息,称今年3月29日—30日,中央车改办在甘肃兰州召开车改会议,明确要求全国事业单位在今年6月30日前完成车改。时至今日,这个会议精神应该说没有得到贯彻落实。但是,各个省份还是相继开始推行车改。官方信息显示,全国目前已有山西、湖北、青海、重庆、广东、广西、陕西、安徽、四川、江西等9个省市出台了事业单位公车改革方案,在全省(市)内实行公车改革。

三、事业单位车改后多数不会发车补,实报实销是大势所趋。像山西、湖北、广东等省,都采用了报销公务交通费用的方式进行车改。

1、山西。2017年底就在粮食局系统启动了事业单位车改试点,明确提出,车改后将采取报销公务交通费用、发放公务交通补贴或其他符合规定的社会化方式实现补贴。

2、湖北。2017年12月12日启动了事业单位公车改革。湖北省直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以报销公务交通费用为主,以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及其他符合规定的社会化方式为补充,保障参改人员正常公务出行。

3、广东。统一在事业单位实行对参改人员在规定区域内的公务行为,实行定额报销公务交通费用为主、个别特定岗位发放交通补贴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车改。

4、江西。将分级分类进行全省事业单位的车改,合理规划车补或者报销的范围、方式、标准或额度;参改范围包括全省各级党委、直属非参公事业单位;参改人员为所有在编在岗的事业单位人员。

5、广西。目前已下发方案在各地市征集意见,要求8月31日前上报反馈意见。从初步通报的情况来看,基本上可以确定是采用实报实销的方式,进行事业单位公车改革。

当然,也有事业单位发放车补的,比如说青海省。该省在2017年12月8日启动了事业单位公车改革,把事业单位分为两类,分别施策推进改革。一类是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车改方式参照执行党政机关车改政策,适度发放车补;另一类是部门所属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车改按照当地全省方案执行。车改后,绝大部分人员通过实报实销公务交通费的方式予以保障。

四、小结。从目前各地出台的方案以及试点的情况来看,事业单位车改,预料不会像行政机关那样采取一刀切的办法,按照科员发多少,科级发多少、厅处级发多少这样的“普惠制”方式来发放车补,而很可能采取实报实销、少量补贴加实报实销的方式进行。在单位的涉及面上,也不会全覆盖,更可能会对像青海省那样,对事业单位进行分类,有区别地进行车改、发放车补。一句话,全国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后,可以肯定的是,绝大部分人是不可能有车补的

,所以,那些老是问什么时候发车补的事业单位的小伙伴们,还是早点洗洗睡吧,别做梦了。

全国10省市已出台改革方案!绝大多数事业单位不发车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