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1 它失传了700年、被日本奉为国宝,在一个中国人手上复烧成功

它失传了700年、被日本奉为国宝,在一个中国人手上复烧成功

宋代曜变天目盏 日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

从一只茶碗中,能看见宇宙的真相?

这样的茶碗,定不是一般的凡品。它就是藏于日本静嘉堂文库的曜变天目盏,被日本列为国宝级的藏品。

它失传了700年、被日本奉为国宝,在一个中国人手上复烧成功

黑底釉色中,散发着银色的斑斓,如璀璨星辰,如浩瀚宇宙;三三两两的斑点如陨石坑,周围泛起蓝色的幽光,随着角度、光线的变化焕发出彩虹般的光芒,变幻莫测、诡异绮丽。

有人说曜变天目盏中蕴含了宇宙万物的奥秘,故日本人称其为“碗中宇宙”、“天下第一名碗”。

它失传了700年、被日本奉为国宝,在一个中国人手上复烧成功

被日本视为国宝的曜变天目盏,为中国福建建阳水吉建窑所烧制的建盏,南宋年间传入日本,被日本称为“曜变天目盏”。

现存于世完整的宋代曜变天目盏,仅有三件,全部藏于日本。中国仅有半件杭州出土的曜变天目盏残品。

几百年来,这三件曜变天目盏在日本被奉为圣物,均被小心翼翼保存下来,被定为国宝级的文物,藏于博物馆中。

它失传了700年、被日本奉为国宝,在一个中国人手上复烧成功

成书于1511年的日本古代文献《君台观左右账记》记载:“曜变,建盏之无上神品,乃世上罕见之物,值万匹绢。”到16世纪,日本发展到一只“曜变”茶碗,可换一座城池。

现藏于日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的曜变天目盏,就曾为德川家康所得,并作为镇家之宝世代相传。

再后来,这只碗又在明治年间被三菱总裁岩崎小弥太所得,但是他说,这是天下的名器,不是我配用的,所以一生都没用它喝过茶。最后,他将这只国之重宝送给静嘉堂美术馆珍藏。

它失传了700年、被日本奉为国宝,在一个中国人手上复烧成功

宋代曜变天目盏 日本藤田美术馆藏

曜变天目盏为什么现世仅存三件,被称为建盏中至高无上的神品呢?

一是因为曜变天目盏烧制难度极大,成品率极低,要从数10万建盏里才能偶有所得,珍稀非凡,在宋代也极为稀有,是可遇不可求的神品;

二是因为曜变天目盏的七彩斑斓的斑纹,是在1300℃的窑火中纯天然形成的,形成过程有如神助,人意不可为;

三是因为自宋亡之后,这项烧制技艺已失传700年。对于如此神物,吸引了无数陶艺名家为之倾倒,有些大师倾一生之力,力图复原曜变天目盏,但烧制出的品相却与三件宋代藏品相去甚远。

它失传了700年、被日本奉为国宝,在一个中国人手上复烧成功

曜变建盏复烧第一人 陆金喜

在当今陶艺界,至今还没有人能成功复原曜变天目盏,

但有一个人,所复烧的曜变天目盏,被公认为最接近宋代曜变天目盏原品,

他,就是被誉为曜变建盏复烧第一人的陆金喜。

它失传了700年、被日本奉为国宝,在一个中国人手上复烧成功

陆金喜复烧的曜变建盏内壁光斑与宋代藏品对比图。

和宋代藏品相比,陆金喜复烧的曜变建盏,在器形、釉色和本质结构上均达到“形似、神似 、质似”的艺术水平。

它失传了700年、被日本奉为国宝,在一个中国人手上复烧成功

陆金喜与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馆长出川哲朗(左一)

陆金喜与静嘉堂文库美术馆馆长河野元昭(右上)

陆金喜与藤田美术馆馆长藤田清(右下)

陆金喜的曜变作品陆续被中国美术馆、英国V&A博物馆、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等国内外众多知名博物馆收藏。

2017年,陆金喜受日本博物馆邀请,访问了东京静嘉堂美术馆、大阪藤田美术馆、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东京国立博物馆、东京出光美术馆,交流曜变烧制技艺。

它失传了700年、被日本奉为国宝,在一个中国人手上复烧成功

2016年保利拍卖会上,陆金喜创作的“新建窑曜变天目盏”

以112.7万元的成交价,刷新了同类作品的国内拍卖最高纪录。

它失传了700年、被日本奉为国宝,在一个中国人手上复烧成功

陆金喜曜变建盏 9口径

它失传了700年、被日本奉为国宝,在一个中国人手上复烧成功

陆金喜曜变建盏 8.5口径

它失传了700年、被日本奉为国宝,在一个中国人手上复烧成功

陆金喜曜变建盏 7.5口径

它失传了700年、被日本奉为国宝,在一个中国人手上复烧成功

陆金喜亲制宋代兔毫建盏 9口径

它失传了700年、被日本奉为国宝,在一个中国人手上复烧成功

从左至右依次是8.5、7.5、9口径的曜变建盏、大师亲制兔毫盏。

现在,联合广诚行,为陆金喜曜变建盏及兔毫盏,发起众筹。

众筹支持价为:488~28000元

● ● ●

建盏 宋朝的内敛与风雅

它失传了700年、被日本奉为国宝,在一个中国人手上复烧成功

南宋刘松年 《斗茶图》

宋代建盏,是南方黑瓷的代表,也是我国古陶瓷中珍品之一,主要烧制黑釉茶盏,为宋朝皇室御用茶具之一,是中国宋代八大名窑之一。

宋人喜欢“斗茶”,上自宋徽宗、达官贵人、文人雅士,下至民间普通百姓,“斗茶”是风靡全国的时尚雅好。

斗茶讲究的是斗色,当时喜用白茶,黑白对比最为分明,所以“建盏”这种黑瓷茶盏便成为斗茶的珍品。

它失传了700年、被日本奉为国宝,在一个中国人手上复烧成功

宋徽宗《文会图》(局部)

宋代大儒蔡襄曾在《茶录》中写道:“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点茶茶汤呈白色,适合用黑釉盏。建安所造茶盏,色泽深黑,斑纹如兔毫,坯体微厚,烫过之后,能长时间保持温热,不易变冷,很适合点茶、斗茶。其他地方所产黑釉盏,要么更薄,要么釉色不够黑,都不如建盏。

它失传了700年、被日本奉为国宝,在一个中国人手上复烧成功

建盏外观自然古朴、静穆简素,充分表现了宋人内敛与风雅的审美观。

建盏的曜变之美,崇尚自然,成为陶瓷史上千年绝唱。宋徽宗在《大观茶论》里提出了茶盏的审美:“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燠发茶采色也。”

玉毫即兔毫盏。宋瓷名窑重多,宋徽宗偏偏独爱建盏,而建盏之中,兔毫盏又被奉为绝品,成为宋朝皇族与重臣不惜重金也难以得到的宝物。

它失传了700年、被日本奉为国宝,在一个中国人手上复烧成功

然而就连宋徽宗所撰写的《大观茶论》,也未提及曜变盏,说明曜变茶盏出现在大观次年之后,数量非常稀少,珍稀程度可想而知。

曜变盏的出现非常偶然,当时的窑工从未见过这种现象,觉得不可思议,于是就从迷信的角度来理解,认为它是“妖器”。

在宋代建窑中,也把曜变盏当做“妖器”,一经发现,便予废弃,这或许是建盏曜变天目至今存世极少的缘故。

它失传了700年、被日本奉为国宝,在一个中国人手上复烧成功

转动曜变盏时,随着角度和光线的变化,内壁的曜变斑纹展现出梦幻般的光彩,让人如痴如醉。

日本将曜变建盏的出现,归为受到天神的意志干预而成的神器,将其奉为神物,列为国宝,并给予几乎痴迷的崇拜。

它失传了700年、被日本奉为国宝,在一个中国人手上复烧成功

陆金喜曜变建盏

灿若云霞、变化莫测的曜变之美,美得让人惊叹,让人痴迷。

虽然陆金喜研究曜变天目盏20多年,终将其复烧成功,但因为成品率和产量极低,陆金喜所烧成的曜变天目盏也只有数十盏而已。

而且,陆金喜大师所珍藏的曜变天目盏,这些年除了少量被博物馆收藏及拍卖外,从未在市场上流通,珍稀程度可想而知。

它失传了700年、被日本奉为国宝,在一个中国人手上复烧成功

曜变天目盏艺术观赏价值极高,加上天生稀贵,收藏价值不可限量,能收藏一件曜变第一人陆金喜创作的曜变建盏,也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幸事。

人烧一半,天烧一半

它失传了700年、被日本奉为国宝,在一个中国人手上复烧成功

建窑建盏烧制技艺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2011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盏烧制要经过选瓷矿、瓷矿粉碎、淘洗、配料、陈腐、练泥、揉泥、拉坯、修坯、素烧、上釉、装窑、焙烧等13道工序。

它失传了700年、被日本奉为国宝,在一个中国人手上复烧成功

建盏的特点在于一次上釉、一次烧成,足部不施釉,泥胎外露。

它失传了700年、被日本奉为国宝,在一个中国人手上复烧成功

陆金喜曜变建盏 内壁细节

曜变天目盏神奇之处就在于,只施一种釉色,经过烧制后,出现七色斑斓、变化莫测的晕光色彩。

它失传了700年、被日本奉为国宝,在一个中国人手上复烧成功

陆金喜曜变建盏 内壁细节

建盏釉料含铁量高,当窑火温度达到1100℃时,釉面开始融熔;

1200℃时,铁成分开始分解,产生气泡;

当窑温达到1300℃时,釉面气泡增大、胀破,釉中有机物质由气孔排出,剩余则为含金属较多的酸铬釉层。这个过程停留很短,稍纵即逝。

当窑温下降到1100℃左右,气态的“铬”才会凝结在铬蓝釉表面的“釉疹”周围,形成铬蓝彩色釉面与斑纹。

它失传了700年、被日本奉为国宝,在一个中国人手上复烧成功

陆金喜曜变建盏

内壁上的斑纹、光晕在阳光下焕发出如彩虹般斑斓色彩,影影绰绰,飘忽不定,玄之又玄,真乃是无上妙品。

它失传了700年、被日本奉为国宝,在一个中国人手上复烧成功

有些部位呈放射性流淌状,好似东方朝阳,霞光万丈。

它失传了700年、被日本奉为国宝,在一个中国人手上复烧成功

置于阳光下,转动角度,可欣赏到彩虹般的七色斑斓。

它失传了700年、被日本奉为国宝,在一个中国人手上复烧成功

还可以用高倍放大镜细细欣赏“碗中宇宙”的无穷奥妙,让人爱不释手。

它失传了700年、被日本奉为国宝,在一个中国人手上复烧成功

底足刻有“晦翁”二字,外露的泥胎部分有“喜”字印戳。这是陆金喜作品标志。

由于曜变天目盏成品率极低(万分之三也不敢保证),所以底款是非定制的。

它失传了700年、被日本奉为国宝,在一个中国人手上复烧成功

陆金喜亲制的兔毫盏,温润晶莹,釉面上布满密集的筋脉状黑褐色纹饰,犹如兔子身上的毫毛一样细,闪闪发光。

它失传了700年、被日本奉为国宝,在一个中国人手上复烧成功

这是由于瓷土含氧化铁成分高,在高温烧制过程中,釉受热产生的气泡将熔入釉中的铁微粒带至釉面,

当温度达到1300℃时,釉层流动,富含铁质的部分便流成细长似兔毫的条纹。

它失传了700年、被日本奉为国宝,在一个中国人手上复烧成功

由于建盏采用的都是正烧法,釉在高温中容易流动,因此盏口沿部分釉层较薄,内底聚釉较厚;

外壁往往施半釉,由于釉在高温中易于流动,因此有挂釉现象,俗称“釉泪”、“滴釉珠”。这是建盏的特点之一。

它失传了700年、被日本奉为国宝,在一个中国人手上复烧成功

兔毫盏是宋徽宗最爱的茶器之一,在宋代就已成为名品,受到不少文人雅士的追捧。

苏东坡在《送南屏谦师》冲云:“道人绕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乎;忽惊午盏兔毫斑,打出春瓮鹅儿酒。”杨万里也有“鹰爪新茶蟹眼汤,松风鸣雪兔毫霜”之说。

它失传了700年、被日本奉为国宝,在一个中国人手上复烧成功

虽然现代人已不时兴宋时的“点茶”,但用兔毫盏饮茶,可欣赏茶盏中的氤氲雾气,

斟茶入盏,水光摇曳之间,雾气蒸腾,虚无缥缈又如真似幻。

它失传了700年、被日本奉为国宝,在一个中国人手上复烧成功

建盏中的曜变、兔毫在高温烧制过程中,全凭天意自然形成,人力不可为之,

因此,每一盏的曜变光晕、纹路都是独一无二的,也可以说,每一盏都是孤品。

它失传了700年、被日本奉为国宝,在一个中国人手上复烧成功

众筹分档设置

伯乐兔毫盏 1只

它失传了700年、被日本奉为国宝,在一个中国人手上复烧成功

支持488元,可获得价值888元的广诚行 × 陆金喜 “大师监制兔毫建盏”一只。

大师亲制兔毫建盏 1只

它失传了700年、被日本奉为国宝,在一个中国人手上复烧成功

支持1588元,可获得价值2688元的广诚行 × 陆金喜 “大师亲制兔毫建盏”一只。

曜变建盏 7.5口径 1只

它失传了700年、被日本奉为国宝,在一个中国人手上复烧成功

支持15000元,可获得价值23000元的广诚行 × 陆金喜 “曜变第一人 第九代曜变7.5口径杯(无定制)”一只,限量30只。

曜变建盏 8.5口径 1只

支持18888元,可获得价值28000元的广诚行 × 陆金喜 “曜变第一人 第九代曜变8.5口径杯(无定制)”一只,限量20只。

曜变建盏 9口径 1只

支持28000元,可获得价值38000元的广诚行 × 陆金喜 “曜变第一人 第九代曜变9口径杯(无定制)”一只,限量10只。

在读睡销售的每一个产品所带来的收益,都将用于读睡的诗歌活动,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祝各位在读睡玩得愉快。

▼ 点这里,参与曜变建盏众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