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历史上的武松到底是不是梁山好汉?

晕海的感觉


历史上真实的武松,当然是梁山好汉。但或许又不是。

很矛盾的一个结论,但历史的吊诡和魅力也正在于此。


先看第一个结论:武松是梁山好汉。

历史上真实的宋江起义发生在1119年-1121年之间,最厉害时“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但和《水浒传》里俨然一国,横扫朝廷、辽国和方腊三方,相去自然不可以道里计。

他们翻起的水花着实有限,先被知州张叔夜招降,后来的结局经鲁迅先生考证,是被户部侍郎蔡居厚全干掉了:

侍郎去年帅郓时,有梁山泺贼五百人受降,既而悉诛之……

他们被杀之时,大概在宣和六年(公元1125年),第二年、第三年便是北宋亡国的“靖康”年号。

《水浒》的早期资料,我知道的(一家之言)有这么几种:

1、《宋史·侯蒙传》说:

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这其实已经提供了一个故事演义的主干:36天罡,打官军,讨方腊。

当然,“讨方腊”的事并没有发生。

鲁迅先生认为侯蒙这封上疏便是宋江招安后征讨方腊有功、并封节度使的稗史所本。

哪本稗史呢?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种资料。

2、《大宋宣和遗事》。

这本书很怪异,体裁似是讲史的笔记小说,但是“先后文体,致为参差,灼然可见”,就是说前后文体相差极其之大。

全书讲到宋江等人的文字大概有2900多字,我曾全部节录出来,发在头条号上,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这2900字节选自大宋宣和遗事,是96万字水浒传的最早蓝本》)。

这里面提到了宋江等三十六人的姓名,里面有大大的“行者武松”四字。

这本书大概是宋元之交时的作品。

3、《宋江三十六人赞》。

年代又能往前推不少。

作者龚开,约在靖康之耻后一百年左右的1222年出生,作这篇赞时大概是1242-1262年时。

这里面也有“行者武松”的大名。

汝优婆塞,五戒在身。酒色财气,更要杀人。

真是杀气盈野。

龚开也明确记载了武松的名字,那么他是基于什么所记载的呢?

4、李嵩

《宋江三十六人赞》赞序第一句即云:

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不足采著,虽有高人如李嵩传写,士大夫亦不见黜。

李嵩是南宋画家,是龚开的前辈,生卒于1166-1243年。龚开说李嵩曾经创作宋江等人画像,而且士大夫阶层并不认为此事有什么不妥。

可以确定,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一定是在看过李嵩的创作之后。为了与先贤一致,且为尊者讳的缘故,两人的三十六人画像,其名字肯定是一样的。

而李嵩的资料来源是什么呢?

当然是在他儿童及青少年时期所听到的街谈巷论,以及有资料甄别能力后的筛选和复核。

目前我们只能认为李嵩的说法最为可信。

那么如此一来,“武松”的名字,有据可查的还要前推到1176年左右,其时李嵩10来岁,正是少年对传奇故事感兴趣的时候。

按1176年,离宋江等横行山东,不过过去五六十年。

综合上述四种资料,通过层层推进,我们可以说,在宋江起义中,三十六位好汉之中,只怕真有一位叫“武松”的好汉,酒色财气,杀人无算。


第二个结论:武松并非梁山好汉,他只是作为一个虚构的民间义士而被附会到了水浒英雄的故事里。

这个故事大家可以在网上搜到,也是流传最广的版本。

说:

武松原系卖艺人,武艺高强,浪迹江湖。后受杭州知府高权提拔,当了都头,并因功升为提辖,成为高氏心腹(注意这句话)。高权因得罪权贵罢官,武松也被赶出衙门。新知府是太师蔡京的儿子蔡鋆,倚仗其父的权势作威作福,人称其为“蔡虎”。武松对这个奸臣恨之入骨,决心为民除害。

一日,他身藏利刃,隐匿在蔡府之前,候蔡鋆前呼后拥而来之际,箭一般冲上前去,向蔡鋆猛刺数刀,当即结果了他的性命。官兵蜂拥前来围攻武松,武松终因寡不敌众被官兵捕获。后惨遭重刑死于狱中。
当地“百姓深感其德,葬于杭州西泠桥畔”,后人立碑,题曰“宋义士武松之墓”。

我对这个故事的结论是:很值得怀疑。

首先,按《宋史·蔡京传》记:

(蔡京)子八人,儵(tiáo)先死,攸、翛(xiāo)伏诛,絛(同“绦”,tāo)流白州死,鞗(音tiáo)以尚帝姬免窜,余子及诸孙皆分徙远恶郡。

这里很清楚的交待了正史上蔡京八个儿子的下落:蔡儵早死;蔡攸、蔡翛被杀;蔡絛流放而死;蔡鞗因为是驸马逃过一劫,然而后来靖康之耻被掳往金国;剩下的子子孙孙都被流放到穷山恶水。

不愧是奸臣,这些名字中,除了一个“攸”字,别的字我一个也不认识。

无疑,这里面并没有一个叫“蔡鋆”的儿子,而且按蔡京为儿子行名的尿性,一定是“亻”加一竖,又怎么可能是一个毫无干系的“鋆”?

既然蔡京没有一个儿子叫蔡鋆,那么武松杀人这件事便很不靠谱。

其次,按网上所言,记载这事儿的是《临安县志》、《西湖大观》、《杭州府志》及《浙江通志》这些书。我当然没有渠道亲自翻阅这些书,所以不能肯定其有无。

不过我的怀疑是,既然好几本地方志都记载了武松杀蔡鋆,那没有理由竟然不引用原文啊?

可是他们引用的是什么?就这么几句:

1、貌奇伟,尝使技于涌金门外;

2、非盗也;

3、百姓深感其德,葬于杭州西泠桥畔;

4、宋义士武松之墓。

对于最重要的杀人事件竟不涉一字,抱歉,请允许我合理怀疑一下:那就是,或许这件事从头到尾都只是民间传说,地方志上未予记载。1894年时工人发掘出的“武松之柩”,既未经严格的检验,又无可靠的证人证词。我们是不是可以怀疑,是先有了这具棺材后才写的地方志?或者说压根儿就没有这具棺材?

因此我的结论是:

即使看到了地方志的原文记载,这也有一个审慎的考证和证伪过程,而不是这样笼统的单凭一具1894年发掘出的且仍然未经证实的棺材,便堂而皇之、大言不惭的说史上真有一个叫武松的人、且安葬在西泠桥畔。

这无疑是对历史的最大不尊重。


1、《中国小说史略》

2、《宋史》

3、网络百科


——————完——————

率意谈噱,靡所不包;或曰无心,或抒怀抱。本人尽量专注神话历史、武侠历史及南北朝历史揭秘,欢迎点赞、转发、评论及关注~~~~





王事情


武松,这个(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他的故事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谈论的话题。武松高大威猛,善恶分明,行侠仗义的形象深深的刻在了人们心中。


然而小说终归是小说,(水浒传)里刻画的武松形象,以及他的英雄事迹,只是作者施耐刻意描绘出来的一个英雄好汉,与历史上生活中真实的武松是有很大差异的。

在历史上,确实有武松这个人,而且也是生活在北宋年间。武松出生在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的一户普通人家,从小武松就喜好练武,长大后走南闯北,拜了很多名师,练就了一身好武艺。

但是这个武松从来就没有上过梁山,因此说历史上的武松根本不是什么梁山好汉,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跟他不搭边,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武松,根本就不是一个人。

历史上的武松长得比较高大,有勇有谋,因早年父母双亡,无牵无挂,因此他浪迹江湖云游四方,靠卖艺为生,勉强维持生计,混得一口饭吃。

一日武松来到杭州地界,在涌金门外打把式卖艺,拉开了场子。正赶上杭州知府高权路过此地,他发现武松武艺高强,一表人才,是个难得的人才。于是就邀请武松到他的知府当了一名督头。

由于武松优越的表现,不久就被提拔为提辖,成为了知府高权的得力助手。但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知府高权就被人陷害无奈罢官而去。他这一走武松没了依靠,后来也受了牵连,被新任知府赶出衙门。

这个新任知府是太师蔡京的儿子,人送外号“蔡虎”,是个狗仗人势的纨绔子弟,仗着父亲的权势,在杭州城里无恶不作横行霸道。百姓们是怨声载道,不敢得罪这个“蔡虎”。

武松为人耿直,具有一副侠肝义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就是他的性格。见蔡虎在当地如此嚣张,武松决定铲除这个宦官,为民除害。

一日,武松准备就绪,他事先埋伏在了蔡府附近,过了一会,蔡虎在仆人前呼后拥下回来了,武松见机会来了,于是一个箭步就窜了出去,手起刀落向蔡虎头上猛砍数刀,还没等他来得及反应,就当场结果了这小子的狗命。



蔡虎虽然死了,但是武松却被闻讯赶来的官兵围困起来。武松虽然纵有一身武功,终因寡不敌众被官兵擒获,后来被打入死牢。不久武松便被“重刑”折磨,最后惨死在了狱中。

武松死后,杭州的老百姓被他的英雄壮举所感动,自发的将他葬在了杭州的西湖旁边,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义士,在他的墓地前立碑,上题“宋义士武松之墓”。


说到这,我们就了解了历史上真实的武松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结局和(水浒传)中的武松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历史上的这个武松根本不是梁山好汉。他只是一个为民除害的义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