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我的铁兵藏品21—《青藏铁路》

我的铁兵藏品21—《青藏铁路》

时间:2018-08-27 来源:文苑群 原创:四师 朱德全 铁道兵战友网

我的铁兵藏品21—《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是我国铁路建设史上一项伟大的工程。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地质最复杂、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工程之艰巨、施工难度之大,世界绝无仅有。

从1958年起,铁道兵先后三上青藏线,为青藏铁路建设坚守了半个多世纪,为胜利建成这条高原铁路立下了汗马功劳。

现已出版发行的有关青藏铁路的图书不少,其中由朱海燕著,长征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的《青藏铁路--一个记者雪域高原的长征》最具权威性。

我的铁兵藏品21—《青藏铁路》

朱海燕原是个铁道兵,曾跟随部队亲自参加过青藏铁路一期工程建设,他后来成为记者,采访过多位青藏铁路建设的决策者和建设者,掌握了青藏铁路建设大量的第一手材料。《青藏铁路--一个记者雪域高原的长征》一书倾注了他大量心血和感情。该书对青藏铁路建设的前前后后,建设中的重重困难和建设者的艰难付出,作了客观、全面、真实的描述,是研究青藏铁路建设珍贵的资料。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英明地预见了西藏的形势,先后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解决制约青藏高原发展的交通问题。

1958年,在国家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党中央毛主席英明决策,决定开工建设青藏铁路。当年9月,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西格段(西宁--格尔木)分别在西宁市和当时中国海拔最高(海拔3690米)的关角隧道同时开工。铁道兵第10师担任关角隧道、风火山隧道的施工及青藏铁路冻土实验段的施工任务。但因种种原因,不久便停止了施工。

1974年,根据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指示,青藏铁路重新开工建设。铁道兵第10师所属部队陆续从陕西旬阳转战青藏高原,47、48团主攻关角山隧道,50团主战柯柯盐湖,部分兵力进驻风火山,开展高原冻土试验段的施工。铁道兵第7师则挥师格尔木,主攻察尔汗盐湖段和柴达木盆地沙漠戈壁段工程施工。

青藏铁路一期工程从青海的西宁出发到达进藏关口新城格尔木,全长845公里。铁路从西宁出发,越过天峻草原金银滩,爬上关角山,通过关角隧道后,进入柴达木盆地,过乌兰县城,进入沙漠戈壁地区,然后穿过我国最大的盐湖察尔汗,到达格尔木。

铁路所经地区的自然气候条件可用“高、寒、风、旱”四个字概括。铁路大部分路基在海拔3000米以上,空气稀薄,含氧量少,气压低,普通打火机难打着火,机械在这里功率要降低25-30%;人乍到这里,不干活也感到气短、胸闷、头昏、乏力。这里的冬季长达半年以上,6月飞雪是常见现象。风沙之大实属罕见,8级以上的大风每年至少要刮70天。有人形容这里是"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大风甚至可以把几百只的羊群一古脑儿刮到青海湖。沿线淡水资源非常匮乏,其中有350公里无水区,全年降水量少得可怜,蒸发量比降雨量多几倍乃至上百倍。

修建青藏铁路主要有两难:

第一难就难在气候恶劣,挑战人的生理极限。“到了昆仑山,如进鬼门关;过了五道梁,难见爹和娘;上了风火山,三魂已归天” 。听到这些普遍流传的民谣就能令人不寒而栗,止步不前。内地人来到青藏高原,会产生厌食、失眠、拉稀、头痛等高原反应,呆时间长了,人的生理机能会发生很多变化,消瘦、掉头发、脱皮、指甲下陷,嘴唇发青、心脏肥大等。在这块“空中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四季下大雪、风吹石头跑”的戈壁沙漠里,没有村庄,没有行人,没有树木,没有飞鸟,只有肆虐的狂风和荒凉的戈壁。缺氧、寒冷 、大风、缺水是建设青藏铁路铁道兵面临的四大考验。缺氧让人整天迷迷糊糊、浑身无力。初来乍到,说话、走路都得慢一点,要不然就会感到心颤气短,喘不过气来,过了一、两天,就会出现头痛、失眠、拉肚子、血压迅速升高或降低等高原反应。到了冬季,寒冷和大风对人是极大的考验。这里气候变化无常,阳光明媚、风和日丽下,突然会刮起大风,飘起雪花,大风能将人吹倒,帐篷掀翻。大风一刮,沙尘飞扬,天昏地暗,刮的人嘴里,耳朵里,脖子里,浑身上下都是沙土。这里淡水贵如油,水成了生活的第一宝贵资源。第一期工程西格段开工时,中间120多公里地段,只有两处可供饮用的水源。部队施工用水,生活用水,全靠汽车从10多公里乃至几十公里外运来。日常每个班每天只配给一汽油桶水,这一桶水是全班10个人洗脸漱口、洗脚、洗衣服的全部用量,只好节约使用,循环使用。缺水的情况下,洗澡是个奢望,不少战士一年难洗一次澡。饮食方面,基本常年没有新鲜蔬菜,干菜、冻菜、罐头、蛋粉、压缩饼干等也不能保证,时常断供。

第二难是施工难。沙漠、盐湖、冻土等多种地质,给铁路工程增添了许多难题。施工部队依靠科学与实干的结合、智慧与勇气的结合、实事求是态度与艰苦奋斗精神的结合,施工部队与科研队伍的结合,科学实验,科学施工,攻克了道道难关。那时的施工,设备十分落后,没有多少机械。每项工程的完成无疑都是一场令鬼神泣、感天地的艰苦鏖战。如果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没有甘愿奉献的思想,没有敢打敢拼的勇气和意志,难以完成如此艰巨的工程任务。同时,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持和充足的经验智慧也寸步难行。

关角山是天峻草原与柴达木盆地的分界岭,是通向柴达木的东大门,是青藏铁路从西宁出发遇到的第一隘口。打通长4010米的关角隧道,是青藏铁路一期工程最难啃的骨头。这座隧道经过的地段有多处断层带,有的地段岩石破碎,极易塌方;其中一段岩石含有几种膨胀土,遇水就会膨胀,软硬不吃。洞内地下水特别多,一昼夜最大涌水量可达万吨有余;此外,由于隧道位于海拔3700米的高原,空气稀薄,严重缺氧,在隧道深处,火柴都划不着。人在里面呆久了,就会因缺氧而昏厥。隧道施工期间,先后发生过大小塌方130余次,一次昏倒32人的严重问题。一次大塌方,把正在施工的127名干部、战士封堵在了里面。经过洞内洞外战友14个小时的奋战,终于在52米长的塌方体上部挖出了一条小小的生命通道。关角隧道施工,部队付出了巨大牺牲,55名战士永远长眠在了隧道里。

我的铁兵藏品21—《青藏铁路》

壮观的 盐湖铁路大桥

我的铁兵藏品21—《青藏铁路》

正在施工的关角隧道

青藏铁路跨越我国最大的盐湖察尔汗。察尔汗盐湖是青藏铁路的必经之地,其中一处叫做饱和粉细沙震动液化地段,施工遇到了难题。离地面10米以内都是粉末状的细沙粒,结构松软,就像棉花包一样;受到震动,立即会变成稀泥。别说在这里建铁路,就是人走在上面,稍一晃动,也会陷下去。国家组织了一批从事科研、设计工作的工程技术专家们和施工部队一起研究攻关。经现场实践和设计部门大量调查研究,技术专家提出了往松软的地层里打进几万根沙桩,灌入几万立方米的粗颗粒砾砂,以增强地层的密实度,提高承载力。这一难题的成功突破,是科学与实践结合的结晶,艰苦精神与脚踏实地工作结合的结果。现在,这里建起的“万丈盐桥”成为青藏线壮观一景。

经过参战铁道兵部队的艰苦奋斗,1979年7月,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胜利完工。

我的铁兵藏品21—《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第一期工程格尔木通车庆典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格拉段(格尔木--拉萨),全长1100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科技含量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工程。铁路离开格尔木,渐渐爬坡进入昆仑山脉,经过纳赤台、玉珠峰、昆仑山口、不冻泉、可可西里、五道梁、风火山、“三江源”、唐古拉山口、安多、错那湖、那曲、当雄、羊八井,到达拉萨。沿线风光无限,景色美丽,蓝天、白云、阳光、草原、冰川、湖水,藏羚羊,加上逶迤盘旋的钢铁巨龙,组合成世界屋脊最壮美的画卷。

200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二期工程格拉段(格尔木--拉萨)正式拉开了施工序幕。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两大铁路建筑企业调集精兵强将上场。中国铁建第11—20工程局(原铁道兵的10个师)再上青藏线。已经脱下军装的铁道兵纷纷请缨,重上青藏线。他们不服老,不服气,终于盼到了这一天,等的头发都白了,就是要上青藏线。施工队伍、冻土、桥梁、水土生态保护等各方面专家以及医疗卫生人员云集高原,展开了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原铁路施工大战。面对恶劣气候和生命极限的挑战,他们喊出了“缺氧不缺精神”、“气压低意志不低”的口号,科学施工,环保施工,精心施工,为打造世界上海拔最高、科技含量最高、工程质量最高的高原铁路而拼搏。经过建设者们的顽强奋斗,青藏铁路二期工程于2001于6月29日开工,2006年7月1日建成通车。至此,2000公里的青藏铁路全线贯通。铁路如一条献给藏族同胞美丽的哈达,又如一条钢铁巨龙,成为西藏地区各族人民的幸福路。

我的铁兵藏品21—《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最后一排轨枕在拉萨站落地

   2018年8月27日

我的铁兵藏品21—《青藏铁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