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頻頻遇冷的奢侈品電商只能自救

時至今日中國已經成了全球奢侈品行業最大的消費市場,根據速途研究院發佈的《2018年Q2奢侈品電商行業研究報告》來看,我國奢侈品的消費群體已經向年輕人靠攏,而且男女比例相對均衡。

頻頻遇冷的奢侈品電商只能自救

隨著消費升級,本來屬於小眾的奢侈品變得更加日常化。巨大的市場潛力也引來了巨頭的佈局,2017年天貓上線了奢侈品頻道Luxury Pavilion、京東打造獨立奢侈品平臺TOPLIFE,國內奢侈品電商平臺出現了多種形態。

垂直奢侈品電商不好混

垂直奢侈品電商在國際奢侈品電商平臺、綜合型電商平臺的奢侈品頻道、奢侈品自建電商平臺的夾擊下日子並不好過。

以天貓和京東為代表的綜合型電商競爭力日益增強,綜合型電商種類更加豐富而且擁有龐大的基礎用戶資源。因此Luxury Pavilion和TOPLIFE剛一上線就有大批奢侈品牌爭先恐後的入駐,對於大平臺而言,在品牌資源和供應鏈方面是不用發愁的。

反觀垂直奢侈品電商,缺乏足夠的吸引力,不得不向奢侈品牌索求品牌授權和邀請入駐。品牌授權是垂直奢侈品電商發展的重要一環,因為奢侈品不同於普通商品,它的價格更高,用戶忠誠度也更高。用戶對品牌有追隨心理,拿下品牌授權對用戶採取的便是心理攻勢,畢竟無論從何種渠道購買首先都要保證是正品。

對於奢侈品品牌來說,試水電商也是有所擔憂的,之所以集中試水電商主要是因為大環境的不景氣而被動選擇。然而,進入平民化的電商渠道容易失去高貴的象徵,影響消費者對品牌的原始定位。

天貓的Luxury Pavilion並不向所有用戶開放,用戶的消費記錄和淘氣值等條件決定了是否能夠進入Luxury Pavilion入口,沒有達到標準的用戶是無法進入的。這一舉措似乎也是出於保護奢侈品牌本身的高格調,努力維持其尊貴的身份象徵。

價格問題嚴峻

價格戰一直存於奢侈品電商行業,一方面電商需要低價沖銷量,另一方面則是由於奢侈品行業假貨氾濫。大部分電商在搶佔用戶流量上選擇了促銷或打折等形式,過多的折扣實質上是在擾亂市場秩序,造成奢侈品品牌感降低。並且過低的價格也是品牌方不想看到的,在價格戰的問題上,品牌方與電商始終站在對立面。

綜合來看,奢侈品電商的發展還面臨著多重問題,如何治理假貨無疑是奢侈品電商必須要解決的首要問題,畢竟有數據表明,市場上約半成奢侈品並非正品。為了解決貨源問題,奢侈品電商也在試水O2O模式。

其中,寺庫網作為垂直奢侈品電商領跑者已經率先嚐試該模式,在短期確實有不錯的效果。在與力誠百貨達成戰略合作後,雙方將推動境內、境外和線上、線下的O2O運營模式,這意味著最致命的貨源問題有望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