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這些車企危險了!

上半年車市兩級分化明顯,排在末位的車企銷量大幅縮水。下半年末位淘汰將加劇,部分品牌面臨退市危機。

近日,車企半年財報紛紛出爐,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中國品牌中,吉利、眾泰盈利明顯,一汽夏利、海馬大幅虧損。儘管車市旺季到來,但淘汰賽愈發慘烈,弱者幾無翻身之力。

這些車企危險了!

看未來:後十名能否翻身?

微增長下,當多數人盯住銷量前十名的位次變動時,在車市的另一極——銷量後十名車企下半年正愈發艱難。

盯住後十名,才發現淘汰賽已異常緊迫,部分品牌下半年退市風險極大。據統計,上半年後十名中有8家企業銷量下降,其中5家降幅在30%以上。這些企業中,不乏非常努力但業績起色不大的案例。以排名倒數第十的一汽夏利為例,該公司上半年雖然推出多款新車努力脫困,並累計銷售12523輛,同比增幅高達11.3%,但依舊陷入虧損的泥潭中難以自拔。據一汽夏利公佈的業績預告顯示,上半年該公司虧損達6~6.7億元。可見,淘汰賽壓力下,弱勢企業想翻身已是異常艱難。

如果說後十名的境遇異常險惡,那麼逃離這一區域的車企是否就一定安全?

看財報:幾家歡喜幾家愁

上半年財報顯示,吉利、眾泰大幅盈利,海馬出現鉅額虧損。

毫無疑問,中國品牌中,上半年吉利盈利能力最強。吉利2018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該集團實現營業收入537.1 億元,同比增長36%,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達到66.7 億元,同比增長54%。

儘管利潤總額與吉利相差甚遠,但眾泰利潤增幅同樣不小。眾泰2018年半年度報告顯示,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2.51億元,同比增長77.15%;淨利潤3.05億元,同比增長37%。

與吉利、眾泰顯著盈利相比,上半年海馬出現大幅虧損。據海馬汽車公佈的業績預告顯示,該公司上半年虧損達2.4~3.2億元。而去年同期,海馬還實現盈利2437萬元,今年下降幅度高達1085%~1413%。

從盈利看,吉利、眾泰應當高興,而從銷量折射出的問題看,某些企業似乎高興得太早。

看銷量:漲跌背後有緣由

如果脫離低端邁向中高端是吉利走向成功的秘訣,那麼依舊在低端市場掙扎的眾泰、海馬其實是殊途同歸。

品質升級推動品牌升級,產品溢價能力顯著增強推動吉利盈利增長。吉利財報顯示,該集團上半年總銷量達到766630輛,較去年同期增長44%。吉利稱,其業績增長主要原因在於其產品組合(即高利潤車型佔比較高)及經濟規模有所提升。據瞭解,近兩年,吉利高端產品結構持續優化,單車售價也在逐年攀升。目前,吉利8萬~15萬元產品銷量比重佔6成。其中,8萬~10萬元產品銷量比重最大,佔比從2013年的10%上升到2017年的38.74%;10萬~15萬元車型銷量比重超過20%。隨著熱銷車型週期變長,吉利單車平均壽命也在加長,而高端車盈利能力不斷增強,意味著該公司搶佔合資車市場取得了階段性勝利。

這些車企危險了!

與不斷向上的吉利不同,經常“推陳出新”成為眾泰銷量增長的訣竅。乘聯會數據顯示,眾泰2018年上半年總銷量為146115輛,同比增幅為37.5%。其中,眾泰T300、T500、T700三款新車累計銷售76934輛,佔比高達52.7%。同時,統計顯示,眾泰在售、停售的20餘款產品中,每款車的平均壽命只有2.82年,遠低於一款車5年的行業平均壽命。可見,趕在消費者審美疲勞之前快速“換裝”是眾泰取得成功的秘訣。而嚐到甜頭的眾泰將繼續加大新品投放力度。眾泰財報稱,該公司在2020年之前將推出10款新產品。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未來兩年中,雖然眾泰新車不少,但或許也會有相應數量的車型逐漸退市。”

相比於眾泰源源不斷地新品上市,海馬虧損則要歸因於新車“健康狀況”不佳。海馬業績預告中,該公司給出的上半年業績變動原因是:“銷量同比大幅下降導致業績大幅下降”。乘聯會數據顯示,海馬上半年僅售出41291輛,同比增幅為-42.38%。而上市一年左右被寄予厚望的海馬S7、S5H表現不佳,或是導致銷量下滑的重要原因。

這些車企危險了!

正則ALI(阿里指數,以下簡稱“指數”)顯示,海馬S7、S5H“健康狀況”堪憂。“指數”的計算方法是,把海馬新車從誕生之日起,到下一代全新車型上市作為一個生命週期。以該款車生命週期內月銷量數據,對比乘用車市場所有車型總銷量的平均值,從而得出其成長過程中是否能夠達到均線標準。生命週期內銷量在均線之上的車型,意味著其擁有“健康”的成長軌跡。從銷量軌跡看,作為主力的兩款新車競爭力有限,隨著淘汰賽加劇,海馬整體業績下滑也在意料之中。業內人士指出:“雖然後十名車企退市風險極大,但是業績下滑明顯的企業同樣面臨著被淘汰的危機。”

專家認為:“宏觀看,淘汰賽是大勢所趨,由於弱勢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認可度本就不高,未來被邊緣化的速度會加快。具體看,規模小、自主研發能力不強的企業將越走越窄,走抄襲仿製之路更不是長久之計。大企業平臺化、模塊化已是輕車熟路,小企業仿製的成本未必小於正向研發,加之產品生命週期過短,競爭力會越來越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