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0 养成一种做善事的思维模式

养成一种做善事的思维模式,善事无时无刻都可以做,在没有人的时候可以帮自己做善事,在有人的时候可以帮别人做善事。当我们拥有了做善事的思维模式时,我们自私的思维模式会越来越弱,整个人将会充满正能量。做善事能给我们带来喜悦,而自私使我们痛苦。普通人在一些小的事情方面过于忽视,本来可以把这件小事做得更好却没有去做,总认为这些小事不值一提。成功的人总是踏踏实实的把每一件小事做好,看上去微不足道,但日积月垒最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养成一种做善事的思维模式

把小事做好就是最大的善事。真正善良的人都是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的人。别人认为善人在做善事,而善人认为自己只是用心把小事做好而已,别人认为善人在帮助他人,而善人看到的是别人给了一次自己实现价值的机会。普通人认为做好事是亏本的行为,而善人认为做好事是在创造价值。

好人不一定有好报,但善人一定有善报,因为这个世界上每一人都认为自己是好人,但真正的善人却廖廖无几。每一个好人都渴望干一件大事,成就一番伟业,但却忽略了小事,总认为自己怀才不遇,渴望某天遇到一个贵人。善人渴望为社会创造价值,他们踏踏实实把每一件小事做好,他们帮助别人不求任何回报,反而他们会感恩接受他们帮助的人。

养成一种做善事的思维模式

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在追求财富,但穷人还是那么多,富人还是那么少,可见追求财富不能使人变得更富有。财富是果,福报是根。舍弃行善积福而去追求财富,最后发现自己仍然没有更富足,而自己的青春年华已经逝去,悔恨时已经太晚了。行善积福多么的简单,只要用心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就可以了,而这么简单的真理却很少有人做得到。

跟人交往时,起心动念应当想着如何帮助对方,这是人际交往最核心的智慧。做善事是一种可以时刻都能保持的一种习惯,就像人时刻都要呼吸一样。就像雷锋能时刻想着做善事一样,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像雷锋一样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做善事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意愿度的问题。选择成为一个善良的人还是成为一个自私的人都是由我们自己决定。

养成一种做善事的思维模式

把自己当下的事情做好就是做善事。很多人认为舍去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才是做善事,而真相是把自己做好就是做善事。有德行的人把自己与他人看成一个整体,成就自己与成就他人一样都是做善事。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种整体观,所以有德行的人做善事才不会有一种吃亏的想法,在善人看来不做善事才是吃亏的行为。而事实也正是这样,不做善事就是就是丢掉了一种实现价值的最大机会,做善事的思维模式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思维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