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2 巾幗風采|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十一)

改革開放伴我成長

集安市第一小學 李桂峰

生於1980年的我,是幸運的,遠離了“食不裹腹”的年代,也沒有經歷“十年文革”。作為80年代初出生的第一撥人,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緊跟著改革開放的步伐,享受著改革開放的成果,伴著改革開放共同成長。在這樣一個和平的、發展的40年裡,在祖國日益強盛的自豪感中,我們80後,從一個個年幼無知的懵懂孩童成長為祖國承上啟下的中堅棟樑。

1980年,我出生在鴨綠江畔一個小村子。我記事的時候,聽媽媽說那時家裡的條件很艱苦,冬天晚上燒好的炕頭,不到半夜就會變得冰涼,早上起來水缸都會凍上一層厚厚的冰蓋,每天早上起來都需要鑿冰取水。現在住著地暖的房子,寒冬臘月屋裡也有近30度,聽著媽媽的話就像聽故事一樣,彷彿那些事情離自己很遙遠。

模糊的記憶中,小時候除了和房前屋後的小朋友開心地過家家、躲貓貓,最開心的事情就是村裡放電影的時候。每到村裡放電影的日子,吃完晚飯,我就和二舅家的姐姐搬著小板凳迫不及待地來到村裡的場院,在幕布的正前方搶一個好位子。有些時候,因為去的晚了,就只能跑到幕布的後面看,畫面都是反著的,有時看一會兒,膠片燒了還得等一會兒,師傅接上了才能繼續看。現在想想改革開放初期人們的精神生活是多麼的匱乏。隨著改革開放,從黑白電視到稀罕的平面直角彩電,再到現在家家幾乎都有一兩臺液晶電視、數字電視,人們家庭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文化生活也極大豐富,給我們帶來的多方面的精神享受。

1987年,我上了小學,小學就在家的旁邊,能有二、三百米遠,媽媽是學校的老師,每天領著我上學、放學。那時國家也非常重視教育,幾乎村村都有學校,校舍也幾乎是村裡最好的標誌性建築物。但是那時經費有限,老師的工資不高、有時開資也成問題,學校裡的條件也一般,沒有什麼現代化的教學設別,兩人一張的長條實木課桌,桌面寫滿了前輩們的“心得”,一個實木長條凳,凳子腿補了又補,如果一人起立沒有告知同桌,那必然會引發一場,摔“屁墩兒”的鬨堂大笑。兩根圓木樁釘上木板支在牆邊、用墨汁刷成黑色就是黑板,學校裡唯一的電器設備可能就是電鈴,每到下課刺耳的鈴聲就像仙樂一般,讓我們蜂擁到操場。那時,學校也組織二課,記得學的是毛筆字,每週有1、2節課,那時沒有專門的書法紙,就連報紙也很金貴,於是乎,大家都用上墳的黃燒紙,條件很是艱苦。再看現在的學校,國家投入大量資金,新建了標準化、現代化教學樓,各類現代化教學設施一應俱全,還成立了鄉村少年宮,有專門的老師根據孩子們的不同興趣愛好專門指導,免費提供材料、設備,為孩子們開闢了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改革開放的成果真正的惠及到了每一名學生。

1993年,我上了鄉里的初中,是爸爸的學校,每天坐著爸爸的摩托車在4公里的路程上來回往返上學、放學。那時除了學雜費,學生還需要勤工儉學,春天的蕨菜、秋天的山芝麻種、冬天的柴火,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花樣。特別是冬天,同學們交的柴火在教室的角落裡堆成一座小柴垛,每天值日生都需要早早地來把汽油桶做成的鐵爐子燒暖。我們這些遠道帶飯的,每當下了第三節課就會把鋁飯盒放到爐筒上熱飯,教室裡都是滿滿的飯香……。而今,不僅取消了學雜費,每所學校還配備了若干輛校車,家長再也不用為接送孩子而操心了。

1996年,我考入了師範中專,那時考中專最簡單的想法就是中專包分配,上班早。四年的師範生活,也是我人生最充實的四年。2000年,我如期畢業,那時正處在政策的變革期,以前讀了中專就包分配的慣例已經改變,就業壓力非常大,於是我在爸爸爭取下,在鄉里的學校當了一名代課老師,在這所學校,我的進步非常大,積累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經驗,也為我的教師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03年,全國人民協同作戰,同舟共濟,眾志成城,最終戰勝了非典的那一年,我考入了市區學校、有了正式編制。在這裡我非常感激改革開放的好政策,有了“凡進必考”的考錄政策,讓我們這些普普通通的年輕人能夠有了公平的競爭上崗的機會。這以後,工資逐年上漲、教學水平逐年提升、榮譽一個接著一個,我也結了婚,生了大娃、有了二娃,生活一天比一天幸福,我相信還將一天比一天更美好,還將繼續幸福下去。

改革開放40年間,就是這麼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我及身邊每一個人的生活,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幸福得像花兒一樣的我們,我們清醒地認識到祖國的現狀和我們肩負的責任,我們要用自己奮鬥的青春來書寫祖國更加美好的明天!

巾帼风采|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十一)
巾帼风采|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十一)
巾帼风采|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十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