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南唐後主李煜,文藝青年的亡國之路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一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葬送了自己年僅四十二歲的生命,李煜 的愁無人能夠理解,卻因這愁,惹怒了趙光義,一杯毒酒,結束了這位詞壇大家的生命。

南唐後主李煜,文藝青年的亡國之路

李煜劇照

李煜,南唐最後一個皇帝,南唐朝在他的手上徹底滅亡,可是唐朝的滅亡其實早已成為定數。李煜即位時,由於李璟時期戰爭連綿,南唐早已國庫空虛,國勢早已不在,而此時的宋朝卻正當風華正茂。李煜即位後很多舉措也觸犯了很多官僚地主的利益,遭遇了激烈的 抵抗,本來就風雨飄零的國家更加的雪上加霜。宋朝與南唐開戰後,李煜積極應戰,同時也展開外交尋求幫助。雖然小有成效金陵久攻不下。但最終不敵國破被俘。

南唐後主李煜,文藝青年的亡國之路

李煜劇照

李煜天性好生戒殺,尊釋重佛。他並不喜歡打打殺殺,也不擅長於兵法韜略。他喜歡的僅僅就是琴棋書畫,佳人作樂。興致起時作詞一曲。倘若不是命運讓他成為了一國之君,也許他也會是才子佳人流傳於世間吧。但在他前期的作品中大概也能看到他在位時期縱情聲色,多少也有些驕奢淫逸。

南唐後主李煜,文藝青年的亡國之路

李煜劇照

公元976年,李煜被俘,宋太祖將他軟禁在開封,從此,他開始了他的囚徒生活。也許是從皇上到囚徒的身份轉變,在此之後,他達到了他詩歌創作的 巔峰。無不流露出他對故國的 哀愁,對曾經的嚮往。也許正是詩詞給予他的力量,他在亡國之後一改曾經的風格,寫下無數令人讚歎的詩歌。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秋風庭院蘚侵階。一任珠簾閒不卷,終日誰來?

金鎖已沉埋,壯氣蒿萊。晚涼天淨月華開。相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南唐後主李煜,文藝青年的亡國之路

李煜劇照

公元978年七夕前夜,四十二歲的前南唐皇帝李煜,被宋太宗趙光義賜予一杯毒酒,永遠的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生於七夕,死於七夕。也許,命運就是安排要做一個滿是情懷的文藝青年,但卻陰差陽錯做了十五年的皇帝。但也正是亡國之恨,讓他能有更與眾不同的情懷,更與眾不同的愁。讓他能留下 許許多多優美的作品。讓我們更多的能記住他的詩詞大作!國雖亡,但他的魂卻一直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