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 小年到!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小年到!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如果說,

立春是春天的起始,

那麼小年,

就是春節的第一幕序曲。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

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祭灶日,

又稱“小年”。

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

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

部分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

小年到!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這句話體現了,

中國人,

對春節對團圓的期盼。

幸福是一種期盼

溫暖是一種圓滿

不論身在何處,

離家多遠,

那份對於家、

對於親人的思念,

總會因為這馬上到來的團圓,

而顯得愈加強烈。

小年習俗

臘月二十三就是小年,民間有祭祖、祭灶的習俗,提前一週進入過年氛圍。民諺: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寫福字,二十五掃塵土,二十六燉牛肉,二七二八把面發,二十九對聯貼門口,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小年的習俗:祭灶

小年到!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這算是一個民間傳說了,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於是小年這天,人們會擺一些甜瓜啦,灶糖啦什麼的在灶王像前,以表自己真誠祭拜灶王爺,為的就是讓灶王爺在玉帝面前多說好話。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於男子。

小年的習俗:大掃除

小年到!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北方人稱“掃房”;南方人稱“撣塵”。要過年了,自然要把家裡大掃除一下下嘍!據《拾遺記》記載,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當時為驅疫鬼,祈安康的宗教儀式。後“塵”與“陳”諧音,故掃塵也就是把陳舊的東西一掃而光,這既指庭院內的陳年積垢,也指舊歲中遇到的不快。

小年的習俗:沐浴理髮

小年到!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而沐浴理髮的活動,多集中在小年前後進行。

小年的習俗:趕亂婚

過了二十三,民間認為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民謠有“歲晏鄉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燈前姊妹私相語,守歲今年是洞房”的說法。

小年到!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小年的習俗:吃糖瓜、麻糖

小年到!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灶糖,外面有一層芝麻,裡邊是用麥芽糖凝固而成的。一個傳說是,“小年”是上古神獸“年”的夥伴,喜吃灶糖,於是人們為了“小年”和灶王爺能“上天言好事”,就形成了中國人過小年吃灶糖的民俗。

小年的習俗:貼窗花

小年到!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過了臘月二十三,挨家挨戶就開始裝飾自己的家裡了。窗花一般都是自己剪,手巧的老年人帶著孫子孫女一起剪漂亮的窗花貼上。如今在城市,多數人都是去買窗花了,少了一絲喜悅也少了一種剪窗花的那種年味。

小年的習俗:吃餃子

小年到!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北方小年晚上習慣吃餃子,意為給灶王爺送行,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想想看,一家人坐在一起吃著熱乎乎的餃子,其樂融融的樣子才是有年味兒啊!

小年的習俗:貼春聯

小年到!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很多地方小年就開始了,算是比較早進入春節了。農村一般都會請村裡寫字比較好的來書寫春聯,也有自己家寫春聯的,用最普通的紅紙黑毛筆,簡樸但卻並不缺少年味,尤其是一大家子在一起出謀劃策寫什麼的時候最溫馨了。

小年的習俗:備年貨

小年到!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這小年離大年不過就是剩個不到十天,人們開始提前買好年貨。很多東西比如菜、飲料什麼的都是要小年開始備貨的。農村的年貨相對簡單,殺豬灌腸就可以搞定,當然這些活也不是說一天就能幹完,所以從小年開始就得準備。

小年到!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對在四海打拼的遊子來說,

離家千萬裡遠,但心一直很近,

而小年的到來,

提醒著,

歸期已不遠。

小年到!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小年已至,

大年不遠。

小年夜,你是否也將陪在親人身邊,

祭灶神、吃糖瓜、圍爐夜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