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基督教刊|聖經預言以色列復國後就不會再被消滅,直到基督再來

自從以色列復國後,阿拉伯各國就一直要攻打以色列,他們發動了五次中東戰爭。

按以色列的被包圍是極容易受攻擊的,但以色列在這五次戰爭中逐漸收回失土,越戰越強,共得面積達21,501平方公里,佔全地81.6%,因而約有150萬至250萬巴勒斯坦人往異鄉異國去,成為難民。

其實是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人分散天下時霸佔了以色列的地土,而不是以色列人回國與復國後“霸佔”了他們的地土。

從1948年到1982年,阿拉伯各國曾發動過五次的中東戰爭。

一、五次中東戰爭

基督教刊|聖經預言以色列復國後就不會再被消滅,直到基督再來

1.第一次

1948年5月15日至1949年1月7日(約8個月)。

本來幾次中東戰爭都是為要消滅以色列的,但第一次是最明顯的,就在復國後的第二天開始了。

以色列於5月14日復國,復國後叄個小時,四圍的阿拉伯國家聯合來攻打它。5月15日正式開戰。

(1)阿聯6國和兩個單位圍攻以色列:

阿解放軍5,500人,救世軍5,000人,黎巴嫩2,000人,敘利亞5,000人,外約旦7,500人,埃及5,000人,伊拉克10,000人,沙烏地阿拉伯和也門兩個連,合共10萬人,而以色列只有30,000人。

以色列復國後數小時,約旦國王阿布杜拉·候賽因AbdullahHussein與阿聯軍率領精銳的“外約旦軍團”從東面攻入以色列,強佔了橄欖山與錫安山,又攻河西大片領土,計劃把它併入“約旦哈希姆王國”HashemiteKingdomofJordan(1951年7月20日,阿布杜拉國王到清真寺禮拜時,腳一入寺門,就被子彈射死了。)

第叄天,埃及從南面西乃分兩路進攻特拉維夫Tel-Aviv和耶路撒冷。

約旦佔耶路撒冷舊城及河西地帶。

敘利亞奪加利利湖南邊拿撒勒戰略要地。

黎巴嫩搗拿撒勒西的平原。

伊拉克佔耶路撒冷北的納布盧斯山區。

阿聯行動叫“馬斯坦計劃”:開始勢如破竹,數日後有所轉變。

5月19日,以色列在加利利湖擊敗敘利亞。

5月29日,聯合國命停火,但雙方不停。

(2)阿聯內部矛盾(阿拉伯人向來互相猜忌):

埃及、敘利亞與黎巴嫩從南北壓進,伊、約過了約但河直逼耶路撒冷並夾攻海法Haifa.

阿軍佔優勢,但內部矛盾:外約旦王要當總司令,敘、埃不服指揮。事前雖有“馬斯塔聯戰計劃”,但進入聖地後就各自為政。一個月後,阿聯受挫。

(3)以色列7月反攻,反敗為勝:

7月9-18日,以色列全面反攻,是“十天進攻”。

最烈是加利利湖西南的Nahrel-Mugatta河(即詩83:9的基順河)流域一帶。

以色列制定“迪凱爾作戰計劃”,實行夜襲,攻下拿撒勒,進入加利利湖區。

從7月18日至10月15日,歐洲60萬猶太人回國,每天都有軍事和物資的援助。

10月15日,以色列全面反攻,反敗為勝:以色列在河谷立住了腳。仇敵的下場有如西西拉,他們遺遍野。巴勒斯坦有100萬難民。

以色列得勝後,分兩路進入:北佔加利利山區,南逼埃及在特拉維夫內格夫沙漠防線。

11月16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命令停火。停火後,全世界富裕的猶太人用錢購買軍火,特別是空軍的裝備。

(4)1949年1月7日,以色列奪回大片領土(但未奪回耶路撒冷兩山):由1.4萬平方公里擴至2.1萬平方公里。

神責備以色列的仇敵說“……將我的地(以色列地)歸自己為業……總要擔當自己的羞辱”(結36:5-7)。

以色列復國時是烏合之眾,更談不上什麼武器(參看耶31:4),但戰爭後,由輕武器的3萬軍擴至有機械化裝備的10萬國防軍,最後在迦薩戰勝了,應驗了以賽亞43:1-3.

1955年4月起,蘇聯聲明:“中東是蘇聯的近鄰,蘇聯對該地區發生的事情不能置之不理。”9月,蘇聯向埃及大量供應武器。

2.第二次

基督教刊|聖經預言以色列復國後就不會再被消滅,直到基督再來

1956年10月29日-11月6日(打了8天)

即“蘇伊士運河SuezCanal戰”,約旦、埃及、敘利亞與以色列戰。

(1)原因:1952年7月23日,納賽爾GamalAbdelNasser政變為總理。1956年6月23日,蘇聯貸款給埃及建設阿斯旺水霸。又助埃及建設國防軍。蘇埃結成“莫斯科開羅軸心”。

埃及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這就觸犯了英法在這裡的利益。

在這裡成立了埃及、敘利亞間聯合司令部,發誓要掃除第一次中東戰爭的恥辱。

(2)開戰:1956年10月29日下午,以色列戰機在西乃上空與埃及戰。11月30日,英法轟炸埃及空軍基地,毀滅埃及飛機260架,埃及從西乃撒軍。以色列得回迦薩地帶和西乃一些要地。埃及死了1600人,傷5000人,被俘和失蹤6200人。

(3)以色列以少勝多(申32:30):

以色列用100多個小時橫掃西乃半島直到運河。後來由蘇聯作調解,否則就要打到埃及的首都開羅去了。之後,埃及與蘇聯訂了15年條約。

3.第叄次

基督教刊|聖經預言以色列復國後就不會再被消滅,直到基督再來

1967年6月5-10日(“六·五戰”又叫“六日戰”)

埃及和周圍的阿拉伯國家要消滅以色列,但被以色列預先知道了,於是以色列就有所準備。

(1)戰前情況:

埃及要雪恥,它於1958年2月成立埃敘合併的“阿拉伯聯幫共和國”,南北配合。同年,叫伊拉克退出美控制的“巴格達條約”。1964年支持巴解PLO的成立。1969年初與蘇結盟。

1967年3月中,蘇聯發動埃及把聯合國部隊從西乃半島趕出去。

以色列邊境空戰,1967年4月7日,6架蘇制米格式的敘利亞戰鬥機被擊落了。當時新上臺的敘利亞總統阿薩德HafezAssed是個反以強人。

蘇聯製造假情報說:“以色列準備入侵敘利亞和埃及”。於是埃及派副總統沙達特訪蘇。4月29日,蘇說:“既不要求,也不希望中東發生軍事衝突。”沙達特傷心了!他於5月4日離開蘇訪北朝。當他13日回莫斯科時,蘇又提供假情報。14日,沙達特把這假情報帶回埃及,形勢十分緊急。15日,埃及決定向西乃增兵,要求聯合國部隊撤出,從而走上戰爭道路。

5月22日,納賽爾宣佈封鎖蒂朗海峽StraitofTiran,截斷以色列通往紅海和蘇伊士運河的通路。埃及向以色列開火;23日,以色列決戰;30日,敘埃又與約旦結盟。

(2)正式開戰:

①6月5日上午9時許(第一日),以色列向埃及、約旦、敘利亞和伊拉克四圍的25個機場轟炸。

最大戰役是以色列空軍偷襲埃及10個機場。以色列第一波40架“幻影式”和“神秘式”戰鬥機起飛,幾分鐘後,第二波40架起飛。

以色列知道埃及用的蘇制雷達是有缺點的掃瞄的盲點。埃及雷達部隊無法分辨。因此,以色列飛機從地中海低飛進入埃及10個機場上空。當時,埃及飛行員正起床不久,而指揮官又未上班。以色列在3個小時內把300-400架埃及飛機全部炸燬了,1/3的飛行員喪生。下午,由英國栽培的約旦軍全軍覆沒,敘機52架被殲滅,以色列又消滅30多處阿拉伯雷達站。

埃及有蘇制軍用飛機580架(其中380架是戰鬥機);敘利亞有蘇制軍用飛機172架(其中136架是蘇制米格式戰鬥機)。

以色列發動對埃、敘、約叄空軍基地閃擊戰,不到半日,全毀叄國空軍主力。

②6月7日:

北方敘利亞攻北加利利,被以色列逐出。同日,以色列攻入敘利亞境,佔了戈蘭高地GolandHeight.

下午,以色列毀了約旦機場,佔據全部約旦河西,正應驗了詩篇第85篇。

下午10時15分,以色列奪回東(舊)耶路撒冷。國防部長達揚MosheDayan到“哭牆”朝聖說:“我們已回到聖地的至聖所,永遠不再離開這城了。”他下令把哭牆前約旦人的小屋剷平,開為廣場,又把東西隔牆及障礙物拆除,成為一完美的城市。

③6月9日,以色列攻抵蘇伊士運河東,只叄日,佔領全部西乃半島(80%埃及石油井是在西乃),關閉蘇伊士運河,又佔了迦薩地帶。

(3)結果:

1967年,以色列開始統一全國國土。六天之內(僅130個小時),埃及失敗如山倒,擄獲大批蘇制武器和彈藥。

以色列閃擊戰,打敗南北13國,佔地比原來多4倍。以色列死了679人,而阿拉伯軍死了4.5萬人。以色列消耗1億美元武器,而阿軍損失達20億美元。

這應驗了彌加5:8-9的預言,神使外邦擔當自己的羞辱。

埃及總統納塞爾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他推翻法魯克王朝,擺脫了殖民統治,是阿、非首領,但他一落千丈。六日戰後,他召開兩次會議,一次在蘇丹首都喀土穆:堅持不與以色列言和,不承認以色列,不與以色列談判;一次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但因六日戰,阿拉伯損失了20億美元,他們就不再聽他了。他統一了埃及,再統一非洲,最後要統一回教國。他原是要毀滅以色列,但他吃了敗仗,到1970年9月28日,他因心臟病突發而告終。埃及人真的懼怕以色列人了(賽19:16-17)。

4.第四次:1973年10月6-24日

基督教刊|聖經預言以色列復國後就不會再被消滅,直到基督再來

打了18天,叫“贖罪日戰”,又叫“聖戰”。敘、埃再攻以色列,他們稱“紐吉普戰役”YomKippur.多人預測以色列必定亡國,但以色列初敗後勝。

(1)戰前情況:

納賽爾又要雪恥,他於1970年1月訪問莫斯科,與蘇聯簽了協定。3月,蘇2萬人插進海陸空,形勢十分緊張。40部薩姆式SAM導彈發射器,並100架米格式戰鬥機從蘇聯開進蘇伊士運河西岸。埃及人不會操作,蘇聯派人員前往埃及。

9月,蘇聯幫助敘利亞完成蘇導彈基地的建設。

埃、敘要求蘇批准開戰雪恥,但蘇要維持不戰不和的局面,以便培植政治代理人。

蘇又要控制敘、伊。它要駐軍並建導彈基地,將美第五、第六艦隊置於孤立與被圍狀況。蘇花了100億美元軍費,但正當足夠力量發動戰爭時,納賽爾於1970年9月28日死於心臟病(連遺囑也來不及寫)。1971年5月13日,埃及就政變了。瓦爾·沙達特AnwarSadat任總統。他是回教遜尼派教徒,反猶不極端。他一上臺就清洗左派。他知道蘇聯製造“不戰不和”的局面,而並不是真誠地要援助阿拉伯國家的。

1972年6月1日,他向莫斯科提出七項質問,遭到勃列日涅夫的冷落。7月,他把蘇2萬人趕走。17日,蘇聯憤恨而退!

沙達特和敘利亞總統阿薩德HafezAssed協商,趁以色列贖罪日(10月6日),全部放假,他們就從南北突擊,東西又有約旦,準備叄面進攻,使以色列不再成國。

埃、敘有蘇制米格新式戰鬥機832架、圖爾-16和伊爾28轟炸機48架、大型軍用運輸機86架、直升飛機(米-6、米-8)118架,共1084架。

以色列軍只有468架。

(2)正式開戰:

10月6日是以色列的“贖罪日”,什麼工都不作,前面部隊撤到後方禱告。恰好這日又是回教徒齋戒的第四日。623年前,穆罕默德就在這一天攻陷麥加,同時創辦了伊斯蘭教。

敘利亞總統阿薩德與埃及總統開會,決定在這日開戰。他們計算出蘇伊士運河在這日潮水最低,流水速度慢,極容易搭橋。

這日是星期六(以色列的安息日)。神曾說,誰犯安息日,的忿怒就要臨到他們。

蘇聯衛星觀察以色列坦克在後退。

先是敘利亞第一批300輛坦克於下午1時50分攻過戈蘭高地,如入無人之境。以色列軍撤退,因為在節日,他們沒有準備。敘利亞衝過戈蘭前線,直入耶路撒冷東北的庫納特猶太地區約但河上的班諾·雅可夫大橋。這橋一失,耶路撒冷就不保。

埃及於10月6日強渡蘇伊士運河,在蘇伊士前線突破以色列沿運河的巴列夫防線。7日早上,埃及坦克勢如破竹,分叄路攻佔通往耶路撒冷的叄個戰略要道:密特拉、古迪和長特米。

(3)以色列反敗為勝:

敘利亞的坦克進攻耶路撒冷,但正當坦克離耶路撒冷只有8公里時,突然坦克沒有汽油了,後面供油車還沒有到,幾百輛坦克停在約但河邊等候油車。

當時正是黃昏,以色列的“幼獅”(鬼怪式)飛機從約但河低飛而來,投下膠質汽油彈。不到半小時,把300輛蘇制坦克全部毀滅!以色列得到比以前更多的領土。

以色列回頭討伐埃及於“大苦湖”:次日早上,太陽特別強烈,埃及坦克從南往東北,正朝著太陽的方向,坦克瞄準鏡無法起作用。蘇聯給埃及的坦克,只適用於寒帶,沒有冷氣。以色列的坦克來自美國,有冷氣,它們往南走,正揹著陽光。以色列雖然只有100多輛坦克,但只用兩個小時就把埃及坦克全部毀滅了。以色列逼近開羅,切斷西乃島的後路,結果,反敗為勝。

埃及進攻了3天就失敗了。如果當天沒有太陽,埃及必得勝。但神用烈日使他們眼眩。以色列真如“產難的婦人”(彌4:9-12)。

聯合國命令停火,在基辛格的勸告下,以色列才肯在10月22日停火。

5.第五次:1982年6月6日

基督教刊|聖經預言以色列復國後就不會再被消滅,直到基督再來

在"兩伊(伊拉克和伊朗)戰爭"期間。第五次中東戰爭是敘利亞和黎巴嫩與以色列開戰。

(1)戰前概況:

1973年蘇聯開始武裝敘利亞。敘利亞雖然損失300輛坦克,但蘇聯後來援助敘800輛更新型的T-62型坦克,還增加6000枚反坦克導彈。1973年戰後,美國始創和平。以色列從蘇伊士撤退一些,讓運河能於1975年得到開放。以色列將從西乃得的石油還給埃及。

1974年,巴解PLO雖不是國家,只得聯合國允許永為觀察員的地位。1975年聯大安理會UNSecurityCouncil允許巴解為流動政府,但以色列極力反對。

1974年之後,黎巴嫩成為中東戰地。巴解計劃傾覆約旦王侯賽因Hussein,但被趕出約旦,他們就遷移到黎巴嫩。

1977年埃及沙達特AnwarSadat總統為和平訪問耶路撒冷,震驚了世界。但幾個月後失敗了。美於1979年調解,立和平條約。以色列把西乃還給埃及。

1980年10月8日,蘇聯與敘利亞簽訂20年“友好互助條約”。

1981年4月,敘利亞攻黎巴嫩,在貝卡谷BekaaValley部署蘇制導彈,支持駐黎巴嫩南面的“巴解”,在以色列北面攻加利利湖以西。以色列反擊,敘和巴解失敗。

1981年6月7日,以色列派一個飛行中隊投下16枚炸彈,僅兩分鐘把伊核設施全部摧毀。

1981年10月6日,埃及總統瓦爾·沙達特在開羅慶祝檢閱。正當他興高采烈地在檢閱臺時,突然有一卡車經過,從卡車跳出幾個殺手,把總統殺了。請參閱(出31:14)!

(2)正式開戰:

1982年6月6日戰勝敘黎:以色列6分鐘內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的貝卡山谷摧毀敘的薩姆6導彈基地。接著兩次空戰,先後擊落敘利亞80架戰鬥機,但以色列一架也沒有損失。這次戰爭稱為“明日戰爭”(電子戰),轟動了世界,而“英國與阿根廷戰爭”也不過是“昨日戰爭”而已。請看申32:30,利26:8!

以色列真如“林中的獅子”(彌5:8-9)。

幾次中東戰爭,阿拉伯國家內部分化了。他們動員了22個國家的兩億人,又有石油為武器,還有蘇聯大力支持,結果屢次被以色列打敗了。

其它中東戰爭都是為消滅以色列的,但以色列是不會再被拔出的(摩9:11-15)。他們經過各個階段仍是滅不了的“景況好象人躲避了獅子又遇見熊,或是進房屋以手靠牆,就被蛇咬。”(摩5:19)

“躲避獅子”,獅子表明英國。巴勒斯坦地原來為英國治理。以色列復國是“躲避了獅子”。“又遇見熊”,熊預表蘇聯(宏大)。蘇聯首先承認了以色列,後來與以色列為敵,介入了中東戰爭。特別在七年災難前期要受俄國和北方國的壓制(結38:-39:)。“就被蛇咬”,蛇預表敵基督。以色列在七年災難特別是後叄年半大災難要受敵基督的追擊(啟12:7,9),2/3要死於災中,只有1/3(全家)得救。

以色列復國後不再亡國(珥3:20)。

二、兩伊戰爭

基督教刊|聖經預言以色列復國後就不會再被消滅,直到基督再來

1980年9月22日至1988年,打了8年。

1.戰前情況

伊拉克準備核彈最早:

1974年,法國助它建核子反應堆,稱“德西拉克”,因為當時法國總理名“希拉剋”。價值為2750萬美元。1980年建成,並以5000萬美元從義大利購入製造核彈的重要設備熱室hotcell.

以色列總理貝京制定了摧毀這反應堆的“巴比倫行動計劃”:1980年6月7日黃昏,六架F15戰鬥機和八架F16轟炸機於日將落時進入伊拉克。當伊拉克雷達部隊發現它們並用無線電查詢時,以色列飛行員則用流利的英語和阿拉伯語回答:“我們是約旦飛機,正在編隊飛行訓練。”約旦國素來與伊拉克國有關係,飛機常有來往。以色列機於6時30分飛入那研製原子彈“德西拉克”研究中心,從2000尺高空擲下16噸烈性炸藥,兩分種內,炸燬了它。伊拉克高射炮沒有命中,保衛核工廠的伊拉克截擊機也不動,而蘇制“薩姆6式”地對空導彈又沒有發射。之後,以色列無損地飛返。阿拉伯國家於6月11日,在巴格達召開“阿拉伯聯盟”外長會議,發誓要報復。

1980年7月29日,聯大通過限期以色列於11月15日(100日)前撤出它在1967年6月以前所佔領的“阿拉伯領土”,包括耶路撒冷,但以色列不肯撤。次日,即7月30日,以色列議會通過一項法案,宣佈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永遠不可分割的首都”。

伊拉克與沙烏地阿拉伯國家於8月7日確定,將同那些承認以色列的國家斷絕外交關係。4天內,已有9個阿拉伯國家支持這個決議。看來,阿拉伯國家快要聯攻以色列了!

2.兩伊(伊拉克和伊朗)戰爭

正在緊張時刻,1980年9月22日,兩伊戰爭爆發了。原來兩伊都是伊斯蘭國家,一同敵擋以色列。但現在它們有了矛盾,整個阿拉伯世界也就分為兩派。為了解決矛盾,它們就無法與以色列作戰了。

1980年9月16日,40多個伊斯蘭國家開會,無法調解,因而9月22日正式打起來了。這就給阿拉伯國家造成分歧。

8年戰爭結束:雙方死亡達50多萬人,是五次中東戰爭的兩倍多。雙方損失約5000億美元。

當阿拉伯國家要消滅以色列的時候,“兩伊戰爭”就一直打了8年,接著“敘黎矛盾”又持續了幾年。這當然是有神的手在其中。

叄、海灣(波斯灣)戰爭

基督教刊|聖經預言以色列復國後就不會再被消滅,直到基督再來

1991年1月17日。

伊拉克說,“如果它受到進攻,它就先要消滅以色列。

當伊拉克等國正要進攻以色列,突然來個“伊侵科”(伊拉克侵略科威特Kuwait)問題,波斯灣就出現了多國部隊(應驗了以賽亞13:3-4)。因此,阿拉伯國家對以色列又打不起來了。

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侯賽因SadamHussein說,“我是尼布甲尼撒第二”。在戰爭開始不久,他曾多次向以色列發射飛毛腿導彈,希望以色列回擊,這樣就會引起阿拉伯國家轉移視線,同攻以色列國。但美國叫以色列不要還擊,結果,以色列傷亡不大。

戰爭結束了,伊拉克失敗而以色列平安無事!

在過去的五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每打必勝”,而這次海灣戰爭,它“不打而勝”。

聖經預言以色列復國後就不會再被消滅,直到基督再來(珥3:20,摩9:14-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