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9 工人新村的記憶

工人新村的記憶

說起上海城市文化地標,大概多數人想到的是萬國建築群落、教堂建築,或者石庫門。但事實上,20世紀50、60年代出現的“工人新村”,以及1970、1980年代興建的住宅中心,同樣是巨大的歷史變動在上海城市空間上留下的烙印,而且直接影響了當下的上海城市生活。

工人新村的记忆
工人新村的记忆

曹楊新村:第一個工人新村

舊上海原本就是中國的工業中心。1949年共產黨進入上海以後,在蘇聯模式影響下,將工業化作為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提出“通過增加產業工人數量,把畸形的消費型城市轉變為生產型城市”,再加上“低工資高就業”的經濟政策,上海工人數量連年增長。這裡成為新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同時聚集了大量的產業工人,其中僅紡織工人就有四五十萬之多,居住環境普遍很差。

工人新村的记忆

解放前工人居住的窩棚

1950年,根據中央的指示,上海市長陳毅指出:“目前經濟情況開始好轉,必須照顧工人的待遇和福利”。1950年代初,上海市所確立的市政建設的方針就是:為生產服務,為勞動人民服務,並且首先為工人階級服務。

工人新村的记忆

最早建成的曹楊一村

在此背景下,曹楊新村“1000戶”工人住宅(實際建造1002戶,即曹楊一村)和“兩萬戶”住宅先後應運而生。曹楊新村算是現行試點單位,曹楊新村之後,上海又在滬東、滬西兩個工業集中分佈區建設了多個工人新村,諸如鞍山新村、江寧新村、大連新村等。這批住宅後來被稱為老公房。

工人新村的记忆

很多曹楊一村的老居民回憶起當年搬進來時的場景,

都會說“以為搬進了洋房”

曹楊新村不是歐洲式的街坊,也不是老上海的傳統里弄,而是郊區型花園式的居住區,這是以政府為主導的大型城市公共住宅建設的首例,此後,在上海乃至全國都開展了一場大規模的工人新村建造活動。

工人新村的记忆

1954年,曹楊新村環浜及公園

然而,就解決廣大工人階級的住房困難來說,曹陽新村的“1000戶”,甚至“兩萬戶”也是杯水車薪,不僅建築數量有限,而且限於國家經濟條件,住房面積也很有限,通常一戶也就十餘平方米,一層四、五戶,合用洗手間以及廚房。而就房屋的使用對象來說,這批工人住宅優先分配給普陀、閘北、長寧三個區各工廠的勞動模範、先進生產者以及部分住房困難的老工人使用,覆蓋範圍也相對有限。

工人新村的记忆

由於沒有獨立的煤衛,新村內設有公共浴室。

上世紀50年代初,為解決大城市工人住宅問題,上海建成了一批由蘇聯專家幫助設計建造、樣式參照蘇聯集體農莊的工人住宅。住宅為磚木結構,每幢房有兩個公用廚房和兩個公用廁所,上下兩層各5間房,住10戶人家;每一二百戶住房排列成組,中間有5畝空地,為綠化和活動場所,房屋前後間距為房高1倍至1.5倍,室內可得到充足陽光。當時,上海總共建造了21830戶這樣的住宅,可容納10.2萬餘人,主要集中在楊浦區和普陀區,俗稱“兩萬戶”。

工人新村的记忆

鞍山新村的兩萬戶

78天建成的閔行一條街

1957年,上海提出有計劃地在市區的邊緣地帶和郊縣闢建衛星城鎮,第一個將此設想轉化成現實的就是閔行衛星城。當時閔行的定位是一座以電站設備工業為特色的衛星城鎮。區域內有上海電機廠、上海重型機器廠等國有企業,這些職工及其家屬大多居住在距離廠區不遠的閔行老鎮。後來,隨工廠集聚效應的顯現,老鎮人口猛增,簡陋的基礎設施難堪重負。於是,為閔行各大企業職工及家屬解決住房困難,建設配套生活區又成為一項市政建設的任務。

工人新村的记忆

此時正值“大躍進”高潮時期,為趕時間節點,工程建設只爭朝夕。最終,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條件下,閔行一條街的建設工作僅僅用了短短78天就完成了,還創造了“一天一層牆,二天一層樓”的閔行速度。

工人新村的记忆

1958年,剛剛建造好的閔行飯店

相較於1950年代初的工人新村,這一時期國家經濟稍好,投入增多,住宅條件即所改善。此時的工人住宅面積有所增加,已經達到一戶二十餘平方米,而且各戶有獨立使用的衛生間。就整個社區而言,1950年代初期的工人新村主要是解決工人住房困難的問題——有的住就可以了,而這一時期則採用“一條街”的建築結構,一樓是商鋪,上面住人,滿足了人們日常所需的購物、休閒、娛樂等需求,還有街心花園等綠化帶,可以說已經是一個不錯的“社區”了。

工人新村的记忆

60年代路兩邊的俄式公房

而且,在建築形式上,五十年代初的工人新村採用的是中國傳統廟宇式的屋頂,而“兩街一弄”採用的則是現代化的平頂,這也是受國際社會追求現代化的影響。婁承浩說,2000年左右,上海的這些老平頂建築又開始了“加頂”工作,改為中國傳統的廟宇式屋頂。這一方面是為了防漏水,另一方面傳統的坡頂有利於空氣流動,夏天頂樓不至於太熱,再者,又有傳統建築之美觀。可以說,隨時代的變化,建築也在發生著變化。

兩街一弄

所謂“兩街一弄”是指閔行一條街、張廟一條街以及蕃瓜弄。這是1950年代末,上海興建的工人住宅之代表。閔行一條街建成之後,上海即仿照閔行建設了張廟一條街,以解決上海鋼鐵廠、上海鐵合金廠等職工及家屬的住房需求。 另外,閘北棚戶區改造中的蕃瓜弄也是這時期居民住宅的一個代表。

工人新村的记忆

40年代的蕃瓜弄

蕃瓜弄位於上海閘北區中部,在舊社會是上海典型的棚戶區,居住條件本就惡劣。解放後,這裡住戶多是運輸工人、紗廠女工,人口多,衛生環境也很差。

工人新村的记忆

改造後的蕃瓜弄

在眾多改建方案中,上海最終決定改建居住街坊,原地安置拆遷戶。於是,這裡採用街坊佈局,即所謂“七坊八街”。 這裡的住宅設計,人均居住面積在3.5-4.0平方米,每戶在30平方米上下,兩戶或三戶合用廚房及衛生間。社區配套建設有設在底層的商店、託兒所、菸紙店、公共浴室以及老虎灶等。

寶鋼新村:郊區新型工人住宅中心

在“兩街一弄”之後,最具代表性的工人住宅是建於1973年的金山石化新村和建於1978年的寶鋼新村,這兩處也是應寶山鋼鐵廠和金山石化廠的需求而建。

工人新村的记忆

上世紀80年代寶山百貨商場

寶山鋼鐵廠和金山石化廠都是在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下建成的新型工業基地,兩個都在郊區,距離工人居住的市區較遠。為了解決這兩個廠工人的通勤和住宅問題,上海在工業區附近興建住宅區,而且以居住面積大,建築質量高,吸引工人前往廠區附近居住。

工人新村的记忆

1983年金山石化生活區

在寶鋼和金山石化生活區的建設上,非但有工人住宅建築,還興建了影院、醫院、賓館等一系列配套設施,滿足工人和廠區的需要——當時建設賓館主要是考慮到外地專家前往廠區指導工作所需。康健新村:買房走入市民生活改革開放後,中國放開市場經濟。康健新村正是上海民用住宅從計劃走向市場的一個例子。

工人新村的记忆

康健新村位於上海市西南近郊槽河徑地區滬閡路沿線,東起柳州路,西至桂果路。1980年代國力增強,於是上海要建造一批創新新型社區,康健新村就是一個代表——曾獲得過建築設計的金獎。原本這個住宅小區是供教授、醫生等專家居住,後來在市場經濟的氛圍下即成為商品房,可供一般市民購買使用。

從僑匯房到商品房

在實行計劃經濟配給制的年代,並不存在“買房”的概念。直到1980年代,“買房子”“商品房”才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上海最早可以購買的房子是復興公園附近雁蕩路上的雁蕩大廈。“這是上海第一批批租土地建造的 僑匯房 ,當時的投資方是一個香港商人。所謂 華僑房 ,就是專門賣給歸國華僑的,而且要求以港幣、美元等外幣購買,非華僑不能購買。”之後,上海又出現“外匯房”。上海有不少人雖不是華僑,但有海外關係,手裡持有一定的外幣,外匯房即是賣給這些人的。之後很快的一段時間內,房地產市場開放,“商品房”、“買房”也就走入了市民生活。

工人新村的记忆

位於雁蕩路上的雁蕩大廈

其它幾個典型的工人新村

工人新村的记忆

鞍山新村

鞍山新村始建於上世紀50年代,之後不斷擴建,現在已有8個新村。鞍山新村位於上海市楊浦區,控江路、大連路、四平路、彰武路、鐵嶺路、鳳城路範圍之內,是一片老式新村,後不斷擴建。曾經是上海市最大的新村之一,也是上海市最早的工人新村之一。

工人新村的记忆

同濟新村

同濟新村是同濟大學為了解決教師職工等住宿問題而在解放初期建造的一批住宅公房,最早的樓宇建設於1954年,最新的建造於上世紀90年代初,毗鄰同濟大學,文化氣息非常濃厚,整個社區規模較大,樓與樓之間的質量包括層高、材質、樣式都有很大的不同,整個社區包括周邊的氛圍都比較適合居住。

工人新村的记忆

彭浦新村

彭浦新村由1958年開始建設到上世紀90年代結束,大多由多層公房組成。體量非常龐大。位於閘北區境西北部,東起嶺南路,西到東茭涇河,南臨場中路、走馬塘,北接共康路和高壓線走廊。整體的房型設計為35平米-60平米左右,居住者以工薪階層的中老年為主。

點擊回顧上海各區縣老照片:

工人新村的记忆工人新村的记忆

看懂上海粉絲群

長按識別二維碼,添加“看懂上海管理員”申請入群(申請時請註明“看懂上海入群”字樣)。

等儂來吃一杯老上海的茶!

點擊“閱讀原文”還可下載看看新聞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