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2 漳州:文化名城的标志——香港路文牌坊

旧城区牌坊:文化名城的标志

漳州最具代表性的古牌坊在旧城区,共4座,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4座牌坊中有两座文牌坊、两座武牌坊。牌坊所在的历史街区由于整治保护较好,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

漳州:文化名城的标志——香港路文牌坊

两座文牌坊位于香港路,一座称为“尚书探花坊”,一座称为“三世宰贰坊”,相距约30米。两者体式相仿,规模也差不多,都是面宽约8米,高约11米,都是表彰科场登第的文士的。尚书探花坊是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为林士章而立。林士章,字德斐,漳州漳浦县人,明嘉靖年间考中进士第三名即探花,后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正面牌匾刻“尚书”二字,为其官职;背面刻“探花”二字,为其科名。三世宰贰坊是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为蒋孟育及其父蒋玉山、祖蒋相而立。蒋孟育,字道力,于明万历年间考中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祖孙三代都有才华,有地位。正面牌匾刻“三世宰贰”,意为三代出了二位高官;背面刻“两京扬历”,意为在朝为官时间长。

漳州:文化名城的标志——香港路文牌坊

漳州:文化名城的标志——香港路文牌坊

漳州:文化名城的标志——香港路文牌坊

漳州:文化名城的标志——香港路文牌坊

漳州:文化名城的标志——香港路文牌坊

漳州:文化名城的标志——香港路文牌坊

漳州:文化名城的标志——香港路文牌坊

漳州:文化名城的标志——香港路文牌坊

漳州:文化名城的标志——香港路文牌坊

漳州:文化名城的标志——香港路文牌坊

两座武牌坊位于新华东路,一座称为“勇壮简易坊”,一座称为“闽越雄声坊”,相距约150米,体式相仿,规模也差不多,都是面宽约11米,高约12米,都是褒奖沙场建功的武将的。勇壮简易坊是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为蓝理而立。蓝理,字义甫,号义山,漳州漳浦县人,曾随靖海将军施琅平澎台,腹受重伤,拖肠血战,救施琅出重围,功勋显赫,被称为“破肚总兵”。康熙皇帝曾要他脱下衣服,亲手抚摸他的伤痕,并两次亲笔题匾赐他。这两次御书就是分别镌刻于牌坊两面的“勇壮简易”、“所向无前”八个大字。闽越雄声坊是清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为许凤而立。许凤曾任荣禄大夫左都督、漳州镇总兵。牌坊两面分别镌刻“闽越雄声”和“楚滇伟绩”。大概因为是武牌坊,所以这两座牌坊比香港路的两座文牌坊要高大一些。

4座牌坊分立两条街,分别颂扬文士和武将,牌坊都是三间五层十二柱,跨街矗立,十分雄伟壮观。它们用青白石相间建造,石头上面刻着许多人物、花卉、鸟兽和各种图案,雕镂十分精致。每座楼的楼顶都置有一龙衔顶、双龙盘边、云气托底的竖匾,上书“恩荣”或“御书”二字。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新华东路上建造于清初的两座牌坊都刻有洋人形象,有的头戴礼帽,有的卷发虬髯,有的手舞足蹈,有的与人交谈,举止不同,神态各异,这在中国古代石牌坊中是绝无仅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